持之以恒 砥礪前行
開創新時代關心下一代工作新局面
廈門市思明區關工委
思明區是廈門市的中心城區,這里長年活躍著一支一心向黨、心系未來、默默奉獻的“五老”志愿者隊伍,他們以執著的信念和崇高的歷史擔當,為新時代廣大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把關定向。經過20多年的不斷發展,全區2個系統(政法、教育)、10個街道、98個社區,88所公辦中、小學、幼兒園實現關工委組織全覆蓋,并向部分民辦學校延伸。有145個非公企業建立關工委。“五老”志愿者隊伍232支,6964人。社區青少年志愿者隊伍287支,8185人。全區關心下一代工作始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圍繞中心,主動作為,持之以恒,砥礪前行,十八大以來先后5次被評為全國和福建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集體和創“五好”基層關工委優秀組織獎。
堅持黨委領導,突出黨建帶關建引領的核心作用。區委始終將關工委工作納入黨建工作總體部署,由區委副書記兼任關工委主任,區委常委、組織部長,區政府一名副區長聯系關工委,由一名副廳級區級老領導主持工作。區關工委從組建之初就作為一個正處級工作部門獨立編制,專門配備5名在職工作人員。歷任區委書記都高度重視關心關工委工作,現任區委書記廖華生上任伊始,就到關工委看望慰問老同志,為大家加油鼓勁。區委常委會定期聽取工作匯報,明確工作要求,每年由區委辦及時轉發關工委年度工作意見。區委始終重視關工委骨干隊伍建設,結合區、街換屆,通過提前摸底,組織談話,把熱心關心下一代工作的退下來的“年輕干部”及時補充到各級關工委崗位,形成了“有進有出、進出有序”的良好機制,使骨干隊伍始終充滿活力,緊跟時代。專門建立表彰制度,區委、區政府堅持每屆召開一次“雙先”表彰會,定期對重視支持關工委工作的基層現任領導及“五老”予以表彰。專門下發文件,把關工委經費納入年度財政預算,老同志返聘補貼從一開始就全部兌現到位。配備專門辦公場所、桌椅和電腦,訂閱《中國火炬》、《福建老年報》等期刊,為老同志開展工作創造條件,拓展了工作空間,提供了舒心的環境。為使部門協作功能最大化,區委支持區關工委率先提出并建立“群團聯席會議制度”,從過去的“借臺唱戲”到現在的“共同搭臺唱戲”,不僅主動拓展了關工委工作的內容空間,也極大促進了關工委工作與其它相關部門工作的深度融合。與區臺辦合作,舉辦“相聚廈門,兩岸小學生閩南文化尋根”等體驗式交流活動。與團區委協作開展“家、校、社”聯動“垃圾分類”實踐活動,“教育一個學生、帶動一個家庭、文明一個社區”的積極效果在城市文明創建中得到很好體現。實現了具有思明特色的“四納入、四同步、四到位”的領導體制和運行機制。
堅持夯實基礎,突出創“五好”活動的典型示范效應。從2000年開始,區關工委就在全市率先開展創“五好”基層關工委活動,按照“高位啟動,高標準要求”、“精心指導,高質量推進”、“鞏固提升,力求高水平發展”、“探索創新,力爭深層次突破”的要求,制定了《思明區“五好”基層關工委達標考核評估辦法》,經過不懈努力,首輪創“五好”達標率94.39%。2010年區關工委又適時提出開展新一輪“五好”關工委爭先創優活動,把非公企業也納入其中,并作為“基層工作年”活動的主要內容和抓手。經過近10年的基層“工作年”、“深化年”、“創新年”活動不斷推向深入,全區基層關工委組織網絡已由黨政機關、街道社區、公辦中小學、幼兒園,向非公企業、民辦學校延伸,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上下貫通、左右相聯的組織網絡。按照中關工委“五好”標準,結合實際不斷豐富細化標準內容,適時開展“回頭看”,確保“五好”達標關工委能夠立得住、叫得響、可復制、可持續,全區關工委“五好”達標率98.2%。先后為78家在創“五好”活動中表現突出的非公企業和3家民辦學校頒授“五好達標關工委”牌匾。活動中充分發揮書院文化優勢,利用筼筜書院、金榜書院、愛心書院等有利平臺,多視角、全方位展示教育內容,使青少年在潛移默化中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為進一步弘揚“五老”精神,與區委宣傳部共同舉辦“余熱生輝、禾苗茁壯”為主題的“價值觀論壇”,邀請創“五好”活動中的典型代表現身說法,反響熱烈。以建設“學習型、創新型”關工委為目標,充分發揮“互聯網+”的平臺優勢,積極引入微信、QQ、美篇、抖音等新媒體,通過線上線下實時互動交流,使教育形式更加靈活,教育內容更加富有趣味性,使青少年更加易于接受。目前,各種新媒體手段已經深入到關工委工作的方方面面,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堅持政治引領,突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時代主旋律。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后投入億元以上巨資打造“鼓浪嶼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實踐基地”、“英雄小八路紀念館”、“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廣場”等一批區級教育實踐基地,極大地豐富和拓展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平臺和空間,受到廣大師生和家長的熱情點贊。區關工委始終圍繞黨的中心,深入一線搞調研,立足時代主題抓教育,教育青少年聽黨話、跟黨走,幫助他們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由區、街(系統)關工委組建的14支隊伍118人組成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宣講報告團,把黨的十九大精神、改革開放四十年取得的偉大成就、喜迎建國70周年等重要內容通過精心準備和激情演繹,源源不斷地傳遞給廣大青少年,為他們做好成長過程中的“正能量”儲備。講師團成員深入學校、社區、企業,與廣大師生和青年志愿者座談,面對面溝通,在交流中碰撞思想火花,形成有針對性的、更加貼近當前青少年思想實際的活動方案。利用區內豐富的紅色資源,福建省第一個黨支部的誕生地--廈門大學、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誕生地、英雄小八路紀念館等31處紅色舊址,通過“三個結合”,把紅色基因注入未來接班人的血脈中。把“傳承紅色基因”主題教育與宣講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結合起來。既講清紅色基因的孕育發展、深刻內涵,又突出紅色基因的時代價值和現實意義,從而更加堅定對黨對國家未來發展的信心。把“傳承紅色基因”與“兩史”教育結合起來。開展“學長征精神、做紅色傳人”、“頌歌獻給黨”等講座,“黨史國史”、“傳承紅色基因、踐行偉大精神”等知識競賽,宣傳改革開放40年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發生的歷史性變革,家鄉和家庭發生的歷史性變化,深刻領悟當代共產黨人賦予紅色基因的時代內涵。把“傳承紅色基因”與“三愛”教育結合起來。以喜迎黨的十九大、紀念建軍90周年、“樹文明新風,迎金磚賓客”和鼓浪嶼申遺等重大活動為契機,舉辦“踐行三愛、爭做紅色傳人”、“激揚申遺夢,少年勇擔當”等系列夏(冬)令營,教育引導青少年當好紅色基因的傳承者、實踐者,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近年來,全區基層關工委開展各種教育活動6420場,受教育青少年132萬人次,舉辦夏(冬)令營3834期,參加中小學生19.2萬人次。
堅持關工委工作進網格,突出創新社會治理新模式。采取先試點后推廣的模式,在全區10個街道98個社區依托“黨建帶關建”,與區民政局合作,搞好日常工作的結合融合,并形成圖文并茂、數據詳實的網格態勢圖,全面推廣關工委工作進網格入樓院,“五老+網格員”的工作模式,使得關工委工作網格化的“末端效應”在網格樓宇中得到很好體現。中華街道黨工委書記吳成灶,應邀在全省關工委培訓工作會議上,專題介紹了街道黨工委創造性推進關工委工作網格化的經驗。2018年3月中關工委顧秀蓮主任在廈門調研時,中華街道鎮海社區匯報了網格化服務的新做法,受到了顧主任的高度肯定,并在《中國火炬》刊登。網格細化進一步促進了關工委工作落實更具體、效果更明顯。建立“以街道為依托、以社區為平臺、以共建為載體”的“三結合”教育網絡,及“關工、義工、社工”三工合一的“大關工”模式,形成了“組織聯體、工作聯動、活動聯手、資源共享”的教育新格局。發揮共建優勢,各級關工委建立共建單位675個,由軍地、警民、校社向民營企業、民主黨派、社會團體等社會化共建發展。由218名“五老”志愿者組成的網吧巡查隊伍,不管刮風下雨、酷暑嚴寒,數年如一日,始終堅守在網吧督導第一線。“廈門金磚會晤”期間,專門成立了“五老網吧督導小分隊”,為社會環境的凈化做出了積極貢獻。在網格中逐步深化“七五”普法教育,不斷推動法律進學校、社區、家庭,進一步擴大“零犯罪學校”、“無訴訟社區”的覆蓋面。按照網格劃分,全區98個社區的774名幫教員組成210個幫教組,對847名幫教對象進行結對幫教和社區矯正,效果明顯。全區建立44個關愛基金,僅2018年就募集資金273.2839萬元,2256人受到資助。通過整合社會各種教育資源,依托關工委工作進網格,還創建了一批“社會化共建平臺”、“公眾化教育平臺”和“民間關愛助學平臺”,為全區8萬多名中小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提供了良好條件。
堅持“品牌”示范,突出“亮點-特色-品牌”三級培育模式的新效應。區關工委始終致力于打造“品牌特色工程”,以品牌特色為牽引,通過以點帶面,促進全面工作整體提升。廣大“五老”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一定有我”的崇高境界,老驥伏櫪,默默耕耘,精心打磨,逐步培養形成了一批有影響力的活動品牌,受到省、市關工委的充分肯定,其中榮獲省、市級品牌榮譽的以“海軍少年軍校”為代表的區級品牌有12個。由區關工委與海軍原廈門水警區關工委歷經20年、創辦29期的“海軍少年軍校”夏令營,培養了3000余名小營員,“愛祖國、愛海洋、愛海軍”的軍校主題已經深深烙印在心中并伴隨他們一路成長,現已成為廈門市軍民融合關心下一代和創建文明城市的一張亮麗名片,多次被中央及省、市和部隊多家媒體報道。區法院連續17年舉辦了17期的“小法官夏令營”,被省高院推薦評為全國“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法治保障制度創新事例評審”50件優秀事例之一。廈港街道鴻山社區創建的“未成年人社會實踐教育基地”被省關工委確立為社會化教育平臺的典范。經過多年的實踐努力,基層社區、學校培育形成了50個特色亮點,具有社區特色的“午托班管理模式”、發揮共建優勢的“多元化共建模式”、堅持不懈全面推廣的“五好小公民讀書活動”等,這些不同層面的品牌特色亮點不僅為全區的關工委工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領,更為新時代關心下一代工作在新征程中持續創新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 |
Copyright©1990-2024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http://www.195055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內大街225號 郵編:100010 京ICP備18034403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7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