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市高新園區關工委事跡材料
高新區作為對外開放的先導區、科技興市的示范區,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區視察時,“高新區要又高又新”的重要指示,我區關工委按著區黨工委要把貫徹落實“又高又新”要求貫穿到全區各項工作的總體思路,堅持關工委工作也要切實體現又高又新。近年來我們在大連市關工委指導下,認真學習貫徹省關工委趙國紅主任在我區中心小學調研座談會上講話精神,以黨建帶關建為引領,聚家校(園)社區和五老的合力,圍繞推動攜手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的活動與時代同行,強組織、壯隊伍、建陣地、設載體、抓典型、創品牌,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構建了與時代同行的精神家園。近幾年我區關工委在中央文明辦、中國關工委等八部委共同開展的“健康上網、拒絕沉迷”幫助未成年人戒除網癮大行動中榮獲全國十大貢獻獎;在中國關工委副秘書長主持召開的全國家校(園)社區共育時代新人示范區創建活動現場會上,被中國關工委公益文化中心授予“全國家校(園)社區共育時代新人示范區”,中國關工委主任顧秀蓮連續兩年在北京頒獎現場為我區關工委頒發第五屆、第六屆全國兒童主題教育活動“全國優秀組織獎”。2015年7月被授予遼寧省優秀“五老”報告團1個,優秀“五老”報告團員2人;2017年12月榮獲遼寧省宣傳報道工作先進集體。中國關工委李國強副秘書長、省關工委趙國紅主任、省關工委單成繁執行副主任來我區工作調研時都給予充分肯定。
我們主要做法是:
一、創新思路,著力夯實家校(園)社區攜手鑄魂育人活動與時代同行的根基
一是把選派與選聘相結合,建強各類組織,為推動攜手鑄魂育人活動與時代同行夯實組織根基。區黨工委把關心下一代工作擺上工作日程,納入黨建與精神文明建設規劃,主要領導多次作出批示,明確要求要把創建全國家校(園)社區攜手鑄魂育人示范區納入區黨工委“掛圖作戰、跑表計時”的考評項目,各級黨組織堅持把選派優秀在職領導和選聘優秀五老相結,配齊配強4級關工委班子,確保了全區攜手鑄魂育人活動,有組織、有人抓、有人管。我們還指導各級關工委制定規劃、措施和制度,組建了有戰斗英雄、全國道德模范、全國勞動模范、省優秀五老報告員、參戰老戰士等參加的220余人,30余支五老宣講團、思政理論課講師團、跟著郭明義學雷鋒愛心團隊、跟著全國勞模顧慶泰志愿服務愛心團隊,還組建了100多個學雷鋒中隊、300多個學雷鋒小組,近萬人參加的學雷鋒做義工志愿服務隊等各類組織,為攜手鑄魂育人活動與時代同行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二是把經濟投入與活動需求相結合,建立各類陣地,為推動攜手鑄魂育人活動與時代同行夯實了物質保障根基。區街村黨政領導非常支持關工委鑄魂育人活動,共同投資2000余萬元,在大山村建設了黨史、國史教育基地、學雷鋒展館、雷鋒雕像,2500平方米的集校外教育基地、學雷鋒大講堂、家長學校、假日學校、各類培訓、展演于一體的文體中心,占地近萬平方米的雷鋒廣場,大連詩墻、論語長廊、藏有7300余冊圖書的圖書館、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等,打造了鑄魂育人的特色社區的教育實踐陣地。在中心小學建設了學雷鋒長廊、雷鋒公園、兩處雷鋒雕像、8冊學雷鋒德育教材,學雷鋒講壇等于一體的特色雷鋒學校教育實踐基地。凌水街道黨工委積極支持街道關工委開展家校(園)社區攜手鑄魂育人活動,利用12000余平方米5層樓的市民文化健身中心,增建了家校(園)社區攜手鑄魂育人教育示范基地(建設中)。為少年兒童、廣大青少年提供了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實踐的綜合基地。全區共建立各類教育基地46個,中國關工委授予凌水街道“全國家校(園)社區共育時代新人示范基地”榮譽稱號。為推動攜手鑄魂育人活動與時代同行提供了廣闊的施展平臺和豐厚的物質保障。
三是把完善制度與創新機制相結合,形成長效,為推動攜手鑄魂育人活動與時代同行夯實規范科學運行的根基。為了規范運行,首先創建更多能擔負組織、協調、指導攜手鑄魂育人活動的“五好”關工委、一區多元聯工委,目前全區有關工委組織209個,實現了區、街、社區(村)樓院全覆蓋,已達“五好”關工委的占89%,組建4個一區多元聯工委,聘請五老志愿者2133人,“五老”宣講骨干210人,建立各類關愛組織68個。其次是區分責任,形成合力,構建協同合作的鑄魂育人活動新格局,協調學校、幼兒園建立健全協助社區、家庭鑄魂育人的工作機制,統籌家長學校、家長委員會,選派優秀教師走進社區、走入家庭指導服務;協調街道社區關工委,充分發揮五老作用,辦好家長學校、社區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站,發揮好校外教育基地、4點半課堂、假日學校、道德大講堂的作用。為校外鑄魂育人營造良好的環境;協調家長履行家庭教育的主體責任,改變重智輕德、重知輕能、過分寵愛、過高要求的現象,樹立為國教子,以德育人的理念,不做“虎媽、狼爸”,辦好孩子的第一課堂,當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切實構建起黨委領導,關工委作為、家校(園)社區攜手鑄魂育人活動全方位、全時空有機聯系、相互作用、無縫鏈接、協同合作的新格局。再次建立激勵機制,持續開展鑄魂育人示范家庭、學校、幼兒園、社區創優爭先活動。開展爭做優秀家長、最美“五老”,時代新人等活動,發揮典型的教育、示范、引領作用。為推動攜手鑄魂育人活動與時代同行提供了科學規范的運行機制。
二、創新載體,著力打造家校(園)社區攜手鑄魂育人活動與時代同行品牌
一是以聚力創建品牌為抓手,為攜手鑄魂育人活動與時代同行構建精神家園。首先聚軍民、老少、師生和家校(園)社區合力,傾心打造特色雷鋒學校鑄魂育人品牌。我區中心小學有63個班3000多名在校生,8年來每逢歲末年初都要召開提升特色雷鋒學校品牌創建水平研討會,制定年度提升計劃和舉措,4次到撫順雷鋒團、雷鋒紀念館、雷鋒學校學習取經。今年春節剛過,隋鑫校長組織關工委班子、師生代表、五老志愿者等28人到遼陽、鞍山、錦州雷鋒紀念館,鞍鋼博物館、戰斗老英雄蔣慶泉展室、遼沈戰役紀念館追憶雷鋒的足跡、傳承紅色基因,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學雷鋒活動的囑托和期望,他們到雷鋒團、撫順雷鋒小學、遼陽雷鋒小學、鞍山新陶小學和郭明義學雷鋒愛心團隊、錦州大嶺村拜師學藝,并簽訂共建雷鋒學校培養雷鋒傳人的合作協議,聘請了全國道德模范、當代雷鋒郭明義、全國青少年道德培養導師、雷鋒班第二任班長龐春學、“向我開炮”第一人抗美援朝一級戰斗英雄蔣慶泉、雷鋒生前的4位戰友、雷鋒連27名官兵為中心小學學雷鋒名譽校長、校外輔導員、思政理論課兼職講師。汲取他們的紅色基因、學習他們學雷鋒的經驗,對雷鋒精神的感覺更加形象、感受更加直接、感悟更加深刻。他們注重把學雷鋒活動與培養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結合,與傳承紅色基因,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時代新人相結合,使傳承雷鋒精神更具鮮明的時代性。他們先后榮獲全國家校社區共育時代新人示范校園、中國青少年心靈成長示范校園、遼寧省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設先進校園、大連市學雷鋒標兵校園等市以上榮譽30余項,5次在全市學雷鋒座談會上匯報創辦雷鋒學校的經驗做法,校長、校關工委主任隋鑫榮獲遼寧省“五一”勞動獎章,遼寧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個人,去年被評為正高職稱。中國關工委付秘書長李國強在中心小學舉辦的全國現場會上指出,中心小學學雷鋒培養的時代新人是有底線、有底色、有底韻的,可供全國學習借鑒。我們市關工委方軍主任,5次到中心小學調研指導工作,在全國現場會上講話指出,我每來一次都能看到中心小學有新的進步,他們學雷鋒培養的時代新人,實際就是毛主席在紀念白求恩一文中要求學做的五種人。原遼寧省委常委、遼寧省關工委主任趙國紅在中心小學調研座談會上指出:“聽了大連市關工委的典型高新區和中心小學關工委工作匯報,看了園區中心小學,體會很深,深受教育。這兩個典型印證了大連市關工委工作很實,很有成果,不論是學雷鋒活動還是傳承紅色基因、創建品牌工作,都取得了實效。趙主任還和陪同他調研的大連市委組織部長趙大光講,一個小學的黨建能夠做到這個程度,說明大連黨建是不錯的,有了一個實踐的基地。特色雷鋒學校鑄魂育人的品牌已經成為全區15所中小學用雷鋒精神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時代新人的旗幟。其次以創建“五好”關工委為抓手,傾心打造特色雷鋒社區鑄魂育人品牌。大山村關工委下轄5個社區、5所幼兒園、12個樓院關工小組,全村有居民31000人,其中青少年4000余人。他們聘請了202名五老志愿者,建立了17個五老關愛組織,是大連市創建“五好”關工委先進集體。他們通過地區聯工委,攜手駐軍部隊,社會組織、學校幼兒園、家長學校等開展學雷鋒育新人活動,他們建設4個教育基地、創建了三個活動品牌,營造了放假不放學的環境,離校不離教的氛圍。他宣傳推廣了劉長河等8名學雷鋒最美“五老”、15名學雷鋒美德少年和優秀家長典型。連續8年全村4000多名青少年達到“六無”標準,他們文藝演出走進中央電視臺。大山村關工委組織200多名五老,牽手4000名青少年,持續多年開展“大愛就在身邊”活動,把獻愛心捐獻的善款,衣物、毛毯、學習用品和圖書分類消毒后發往青海玉樹、西藏那曲、四川汶川和普蘭店蓮花街道高瓦房、安家社區、長海縣邊防海島的貧困孩子愛心助學。去年僅向西藏那曲捐獻衣物近3萬件。他們還與長海縣關工委簽訂了捐資助學獻愛心的長期合作協議。他們先后榮獲“全國家校(園)社區共育時代新人示范社區”、“遼寧省示范文化廣場”、“大連市未成年人校外教育示范基地”、“大連市學雷鋒標兵社區”等市以上榮譽20余項,成功了承辦了大連市學雷鋒現場會。特色雷鋒社區鑄魂育人的品牌已成為全區38個社區開展鑄魂育人活動的一面旗幟。再次以家園社區共育為平臺,傾心打造特色雷鋒幼兒園鑄魂育人品牌。半山幼兒園下轄中鐵幼兒園,現有11個班,近300余名在園幼兒。他們秉承引領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理念,把學前教育納入培養時代新人的戰略工程,園長萬慧馨4次到撫順雷鋒團、雷鋒幼兒園、雷鋒小學和遼陽、鞍山、錦州大嶺村參觀學習,他們是全區第一個成立關工委的幼兒園,聘請全國道德模范邵春亮、“向我開炮”第一人、抗美援朝一級戰斗英雄將慶泉、全國百佳優秀輔導員賈福蓮、與雷鋒有過交流的省優秀報告員劉長河等一批五老志愿者和優秀家長、老師為榮譽園長、雷鋒故事講解員、文化體育輔導員等,充分發揮他們教育、引領、示范作用。著力組織孩子們開展學雷鋒活動,即每天每個孩子做一件幫助他人的好事,唱一首雷鋒歌曲,講一個雷鋒故事。朱公治爺爺組織孩子們開展的籃球、足球操,受到中國關工委高度關注,并委托半山幼兒園把美國球星創作的幼兒籃球操軟件,展示為中國幼兒籃球操教材,向全國幼兒推廣。他們發揮社區、家長委員會、家長學校作用,創新活動平臺載體,讓孩子在閱讀、巧手繪畫、生活實踐、知學唱做雷鋒、感恩父母傳承家風活動中,引領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目前有80%以上的在園孩子都會唱2首以上雷鋒歌曲、講3個以上雷鋒故事,做一件以上助為樂的好事。半山幼兒園連續3年受到中國關工委的表彰,贏得社會、媒體、家長的多次點贊。他們的兒童劇連續兩年作為東三省唯一代表力壓北京、西安、石家莊、昆明榮獲全國優秀兒童劇第一名,十屆全國人大付委員長、中國關工委主任顧秀蓮連續兩年在北京宋慶齡兒童大劇院觀看中央電視臺知名主持人曹振、鞠萍姐姐主持的半山幼兒園全國優秀兒童劇匯報演出,并親自為我區關工委、半山幼兒園關工委老師小朋友頒獎、題字簽名、合影留念。北京32家媒體對萬慧馨園長作了采訪和報導。他們還先后榮獲全國家園社區共育時代新人示范幼兒園,大連市三星幼兒園、高新區關工委和文明委共同授予家園社區共育時代新人示范幼兒園,特色雷鋒幼兒園鑄魂育人品牌也成為全區40多所幼兒園鑄魂育人活動的旗幟。四是揚家風、傳家訓為引領,攜手打造特色家庭鑄魂育人品牌。我們通過整合教育實踐陣地資源,拓展家庭教育的空間和內容;依托中小學校、幼兒園、社區創辦家長學校、建立家委會、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站,選派優秀教師、專家進家庭指導服務,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和家長教育能力,通過開展最美家庭、合格家長創優爭先活動,讓揚家風、傳家訓、立家規、涵養家文化成為生活方式和生活常態。全區呈現出“以德治家、以學興家、文明立家、忠厚傳家”的生動局面。學雷鋒標兵校園中心小學王婧霖同學曾經是偵察兵的爺爺,經常給她講赤子報國的故事,思政理論課工作者的媽媽,在她的心靈里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她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雷鋒學校的老師給她種下雷鋒精神種子,引導她向雷鋒叔叔那樣去奮斗,她已經成為尊老愛幼、誠實守信、關愛集體、幫助他人、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的新時代好少年。她先后榮獲大連市新時代好少年等多項榮譽,今年區關工委評選她為遼寧省學雷鋒標兵侯選人正在申報中。我們還打造了五老報告團宣講鑄魂育人品牌、街道社區校外教育等鑄魂育人品牌。
二是以大力推廣品牌為舉措,為攜手學雷鋒育新人活動常態化不斷擴大品牌的覆蓋面和影響力。充分發揮典型品牌的示范引領作用,推動品牌向更大范圍延伸。運用表彰激勵機制,激發集體和個人參與學雷鋒育新人活動的積極性,開展學雷鋒育新人示范單位創優爭先活動。全區有4所中小學、3所幼兒園、5個社區榮獲示范單位稱號,全區集中表彰了學雷鋒育新人十佳最美“五老”,十佳美德少年,還評選一批最美家庭、最美家長,為鑄魂育人活動營造了良好社會環境。
三是以極大豐富品牌內涵為引領,為攜手鑄魂育人活動與時代同行持續提升品牌活動的實效。我們把鑄魂育人活動品牌與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主題教育相結合,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與培養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實踐活動相結合,教育引導青少年堅定理想信念,聽黨話跟黨走。中心小學把用雷鋒精神鑄魂育人品牌融入黨建帶關建校園文化詩韻教育,引領辦學理念,為青少年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搭建平臺。凌水小學把鑄魂育人品牌,與弘揚長征精神走好新時期長征路相結合,他們的輪滑隊在全國運動會上勇奪兩金兩銀。他們的民樂隊在全國展演中獲金獎,他們的籃球操在國際社區網站點擊率超1.2億次,來校參觀國內外客人達30余萬人次。去年8月姚明和夫人帶領中美籃球名星和姚基金走進凌水小學,和師生互動、交流球藝,受到全國媒體的關注。
三、創新模式,著力提升家校(園)社區攜手鑄魂育人活動與時代同行的實效
一是內外拓展,不斷豐富攜手鑄魂育人活動的內涵。首先要堅持需求導向,始終把青少年成長需求作為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為他們提供多樣化、有針對性的教育指導服務。其次把紅色基因、雷鋒精神、黨史國史的精華部分作為精神力量,寫進思政理論教材,列入教學計劃,送到社區、家庭和青少年頭腦中,貫穿到關心下一代工作全過程。再次堅持創新發展,把攜手鑄魂育人活動置于國家創新發展和互聯網快速發展的宏觀背景下,注重創新思想觀念、體制機制、指導服務模式,大力提升攜手鑄魂育人活動的科學實效性。
二是依托資源,廣泛凝聚攜手鑄魂育人活動齊抓共管的合力。關工委要會同文明辦、工青婦等群團組織,突出抓好青少年以傳承紅色基因為主要內容的思想道德建設;要依托中小學、幼兒園統籌家長委員會、家長學校,選派優秀教師走進社區家庭開展公益教育指導服務活動,讓鑄魂育人活動成為生活方式和生活常態;依托街道社區的校外教育機構、假日學校等公益服務設施,社區家庭教育服務站,通過社會實踐開展鑄魂育人活動;依托社會組織、專家、五老志愿者等為家校(園)社區攜手鑄魂育人提供常態化、專業化的指導服務;切實構建起協同合作的工作格局。
三是借力科技,有效提升攜手鑄魂育人活動的效能。近幾年在開展鑄魂育人活動中,我們注重拓展新媒體平臺,建立網上關工委、一區多元網上聯工委,積極引進各類數字化的服務產品,組織開展線上、線下互動的公益鑄魂育人活動,拓展信息服務渠道,依托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頻道支持,極大提升了活動的效能。中心小學與遼寧三所雷鋒學校、雷鋒連27名校外輔導員,主要通過互聯網異地輔導交流,龍王塘街道關工委小媒體“雙微”平臺,凌水街道關工委創辦的網上“道德門診、道德醫生、道德銀行”等與時代同行的新方法、新手段、新模式倍增了攜手鑄魂育人活動的效能。
![]() |
Copyright©1990-2024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http://www.195055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內大街225號 郵編:100010 京ICP備18034403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7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