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機制 接地氣
推進關工委工作創新發展
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鹽池縣關工委
鹽池縣位于寧夏東部,面積8522.5平方公里,人口17.2萬人,與陜西省定邊縣、內蒙古自治區鄂托克前旗、甘肅省環縣接壤,是陜甘寧邊區革命老區之一。鹽池縣關工委緊緊圍繞黨的中心工作,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健全工作機制,壯大“五老”隊伍,拓展工作領域,創新活動載體,以問題導向破解關心下一代工作中存在的短板,推進了全縣關心下一代工作持續健康發展,逐步實現了關心下一代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鹽池縣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曾先后被評為全國和自治區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集體。
一、強化理論武裝,推進能力水平的提升
鹽池縣關工委注重引導領導層面和“五老”骨干隊伍,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通過召開學習總結會,舉辦各類專題培訓班和開展專項調研等途徑,不斷提升“五老”骨干隊伍和關工委工作人員的素質。全縣各級關工委把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十九大精神作為首要的政治任務,抓實抓好。一是組織部門將關工委骨干培訓納入全縣干部培訓計劃。在縣黨校舉辦培訓班,把學習十九大精神與深入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做好關工委工作緊密結合起來,通過座談交流工作經驗,相互解難釋疑,實現相學相長。僅去年一年舉辦培訓班7場次,受教育者達300余人。二是準確把握黨的十九大精神對關心下一代工作的新要求、新定位。充分認識“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的豐富內涵,站在新的戰略高度謀劃和推動關心下一代工作。適時組織召開成員單位負責人聯席會議,大家相互取長補短,使一些單位克服了抓關工委工作不扎實,缺乏經驗的短板。并通報自治區和吳忠市關工委主要工作部署及縣關工委貫徹意見,形成合力推進的良好局面。三是開展十九大精神宣講活動。黨的十九大召開后,鹽池縣各級關工委組織“五老”收聽收看十九大實況,原原本本學習十九大報告,關工委領導班子成員先學一步、深學一層、準確領會,使十九大精神深入基層,深入“五老”。同時,注重加強對青少年的宣傳教育,迅速組織“五老”宣講團開展十九大精神宣講,把“聽黨話、跟黨走”作為對青少年教育的主題,今年上半年組織宣講6場次,聽眾3000多人。
二、健全工作機制,推進管理方式的創新
鹽池縣關工委堅持把黨的領導貫穿于工作的全過程各方面,積極創新制度體系,形成共建合力。一是強化黨政領導保障機制。縣委、政府高度重視關工委工作,堅持每年聽取一次關工委工作的匯報,研究部署關工委的工作。分管領導多次到關工委調研指導,堅持參加關工委的重要會議和重大活動。2017年鹽池縣委出臺了《關于新時期加強關工委工作的實施意見》等文件,把關工委工作納入縣委政府的議事日程,納入黨建目標管理責任清單,納入到社會管理創新總體規劃,納入到創先爭優的評比內容中。二是健全領導班子建設機制。多年來,鹽池縣一直堅持關工委班子由一名在職黨政領導分管,退出領導崗位的縣級領導任主任,負責抓好關工委常務工作,形成了黨委重視,政府支持,部門協調配合,老同志主動作為,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各級關工委在常規工作的基礎上,積極創新工作機制,以發揮更大的工作效能。三是完善協調配合機制。為了充分發揮成員單位和有關部門的作用,鹽池縣制定下發了《鹽池縣關心下一代工作配合協調機制》的文件,進一步明確各相關單位及基層關工委領導班子成員和“五老”在關心教育下一代工作中的職責、任務、目標,做到分工明確、各負其責、協調配合,形成合力。四是建立輿論宣傳機制。通過展板、展示圖片、資料查閱以及報紙、刊物、電視、網絡等媒體,加大對關工委工作宣傳力度,引起全社會對關心下一代工作“高看一眼、厚愛一分、放在心上、抓在手中”。
三、搭建工作平臺,推進工作方式的創新
鹽池縣關工委堅持“老典型要有新發展,新典型要有新特點”的工作思路,把創新推新放在首位。一是拓展關愛的形式和內容。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與紅色教育,民族團結教育緊密結合,融為一體。在重大節日開展形式多樣的“談、講、看、詠、賽、寫”、“五好小公民”、“學雷鋒獻愛心”、“共建好家風”等踐行活動,使“兩史”、“三愛”教育滲透到課堂、校園的角角落落。二是創建青少年教育基地。2017年,由縣關工委聯合縣博物館共同培養小小紅色講解員65名,利用節假日,在紀念園和紅色文藏館向前來參觀學習的團隊進行講解,去年共講解接待352個團隊,受教育達5萬多人次。同時積極爭取各方力量辦好關愛兒童之家、兒童活動中心、“四點半”學校、校外輔導站、關愛書屋等教育基地,深入開展讀書活動、社會實踐活動,夏令營活動等,全力確保教育有場地、有教材、有故事。三是開展情感對接幫扶助學。鹽池縣各級關工委積極參與脫貧攻堅,與成員單位齊心合力為青少年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服務領域不斷拓寬。2018年,為困難孩子捐贈價值26.88萬元的童鞋600雙,毛衫298件,發放到105戶建檔立卡戶和11所學校793名貧困學生手中。為困難留守、殘疾兒童捐贈愛心書包1182個,學習用品1000套。“六一”兒童節,為全縣8個鄉鎮1100多名困難學生送去愛心禮物,讓她們過一個祥和、溫暖、幸福的節日。
四、充分調動和發揮“五老”工作的積極性
鹽池縣關工委充分發揮“五老”的優勢,組織引導老同志講好中國故事,弘揚中國精神、傳播中國好聲音。一是發揮“五老”骨干的作用。把熱心關工委工作的周永祥、劉有祥等退休老教師、老同志聘為社區、鄉鎮的關工委主任,發揮他們的專長,抓好鄉鎮、社區關工委的工作。二是發揮“五老”宣講團的作用。建立五老宣講員人才庫,注意吸納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黨史國史教育有研究、有見解、身體好、熱情高的老同志擔任宣講員。2018年“五老”宣講團深入學校開展以“關愛明天,普法先行”為主題的青少年普法主題宣講,法律咨詢,心理疏導等工作,開展宣講90余場次,受教育師生7萬多人次,組織學生辦普法小報7000余份。周永祥還編寫了青少年普法《三字歌》,在校園進行傳頌,在《寧夏法制報》廣泛宣傳。三是發揮“五老”監督員的作用。聘用文化市場監督員36名,實行片區包干責任制,不定時抽查和督查所包片區的網吧、游戲廳、電影院、娛樂場所,協助文化市場管理部門做好未成年人的管理,凈化了育人環境。四是發揮“五老”調解員的作用。積極動員“五老”參與人民調解、法律援助、社區矯正、安置幫教、未成年人法庭工作,有的調解員還開通了學生、家長、教師網絡空間,用“互聯網十”的模式對學生進行教育,用真情和愛心,用身邊的真人、真事,用鮮活的實事教育感化失足青少年。五是關工委始終把家庭教育放在對青少年教育的重要地位。2019年“五老”人員周永祥配合縣婦聯、宣傳部深入到全縣43個鄉村,緊密聯系本地實際和一些真人真事向家長做“如何給孩子扣好第一顆紐扣”、“如何做好家庭教育”、“傳承中華文化”、“構建幸福家庭”等進行巡講報告,以多種形式對青少年健康成長開展教育。
五、豐富教育內容,推進活動載體的創新
鹽池縣關工委緊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開展宣傳教育,設計了突出時代內涵,富于文化氣息,針對性強,受益面廣,旨在強化青少年的愛國意識,創新意識和崇德向善的人文素養的主題教育活動。一是圍繞創建“五好”關工委開展活動。在創建過程中,各級關工委結合本地本單位實際組織制訂細則,量化標準,認真謀劃,精心指導。重點樹立和培植鹽池一小、鹽池五小等十多個創建典型。三年來舉辦現場會、經驗交流會,座談會等十多場次,充分發揮典型示范作用,為深入開展“五好”關工委創建活動提供動力保證。二是圍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黨史國史教育開展活動。通過升國旗、廣播、電子屏、小報、展板、演講比賽,在學生中廣泛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入心入腦,融入到學生學習成長的全過程,使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內化為學生的道德情感,外化為自覺的行為規范。三是圍繞“學雷鋒,心向黨,講品德,見行動”開展活動。2018年組織學生到社區開展公益活動,到敬老院、孤寡老人家中獻愛心達50余次。要求學生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一點一滴做起,采取手拉手,一對一,多幫一等形式,形成人人獻愛心,人人奉獻社會的風尚。四是編寫鄉土教材,進行熱愛家鄉的直觀教育。“五老”人員周永祥義務編寫《花馬騰飛,紅色鹽池》鄉土教材,發掘鹽池歷史,把紅色鹽池在陜甘寧邊區戰爭年代為革命在人力、財力、物力上的貢獻,用鮮活有趣的故事與具體的數據綜合編寫出來,并且配有圖片,印刷6000多冊發放到全縣各中小學,對青少年進行革命傳統教育。五是為全面貫徹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鹽池縣關工委千方百計補上美育教育的短板。每年都組織配合各小學幼兒園在“六一”期間進行文藝活動匯演,聘請“五老”人員當評委,激發了學生的藝術興趣。還聘請民間藝術人才擔任學校美術音樂課外輔導員。如鹽池民間藝術協會榮譽主席、退休老教師周永祥曾多次應邀到青山鄉小學,現場作畫,對學生進行國畫現場指導。通過這些活動,不斷推動各學校教育的全面發展,陶冶了青少年的情操。
六、加強自身建設,推進工作水平的提升
鹽池縣關工委把自身建設作為推動基層關工委組織建設的重要抓手。一是建立黨建帶關建的保障機制。為了從組織機構和人員配備上實現黨建帶關建的落實,2017年鹽池縣委下發了《關于加強基層關工委組織機構建設》的文件,明確規定所有基層關工委主任均由基層黨支部(黨委、黨總支)書記或副書記兼任,一套人馬,兩塊牌子,做到齊抓共管,從而確保黨建帶關建工作落到實處。二是健全完善組織網絡機制。2018年鹽池縣委又下發了《關于在非公企業中成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的通知》,極大地推動了基層關工委組織建設,現已建成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關工組織網絡,實現了單位、社區、學校、企業四個領域關工委組織全覆蓋。目前,鹽池縣共建立基層關工委組織169個。三是完善規范工作機制。鹽池縣關工委每周召開一次辦公會議,對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及困難,及時提交辦公會研究解決。每年召開一次關工委全委會議和一次鄉鎮、單位、學校關工委主任會議,研究部署本年度工作。目前縣、鄉、村三級關工委組織做到了“六有”——有組織,有隊伍,有牌子,有場所,有制度,有活動;同時做到上級文件,工作計劃,工作總結,會議記錄,開展活動資料,留守兒童花名冊“六上臺帳”。
![]() |
Copyright©1990-2024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http://www.195055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內大街225號 郵編:100010 京ICP備18034403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7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