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祖國未來 情系民族希望
貴州省畢節市黔西縣關工委
黔西縣總面積2554.1平方公里,轄32個鄉鎮(街道),384個村(社區),居住著漢、彝、苗、仡佬、布依、白、滿等18個民族,總人口100.19萬人。2018年,脫貧攻堅順利通過國家第三方評估驗收,實現脫貧摘帽,并榮獲全國脫貧攻堅“組織創新獎”。
近年來,全縣各級關工委深學篤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服務青少年的正確方向,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發揮優勢、主動作為,各項工作成效明顯,形成了“黨政重視納入黨建大盤子、五老主動作為工作有法子、圍繞中心探索創新有路子、五抓五堅定工作有樣子”的良好工作局面。全縣共建基層關工委749個,創建“五好”基層關工委675個,創建率達90%;2000年以來,三次被表彰為“全省關工委工作先進集體,3人先后被評為全國關工委先進個人,2人被評為省關工委先進個人,21個單位被評為全市“一評三管好”先進集體,92人被市、縣評為“美德少年”。2015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單位;2018年,被省關工委授予“全省基層關工委工作樣板縣”。
一、黨政高度重視,納入黨建大盤子
歷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關工委工作,主要領導親自了解關工委工作問題和困難,經常看望慰問老同志,分管領導把關工委工作抓在手中,親自安排部署、督促落實。
(一)堅持黨的領導,抓組織保障。把關工委工作納入黨政工作重要議事日程,緊緊抓住組織保障這個“定盤星”。一是由縣委、縣政府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新時代關工委工作的意見》,為關工委工作提供保障。二是縣委常委會議每年定期聽取關工委工作情況匯報1至2次,集中學習中央、省領導對關工委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常委會議紀要明確解決關工委工作中的問題和困難,以縣委辦文件轉發縣關工委工作要點。三是堅持把關工委經費納入財政預算,近幾年年工作經費30萬元、專項經費10萬元。四是縣委、縣政府充分肯定關工委工作,連續五年為縣關工委發放年終目標考核獎(2018年,發放“特別貢獻獎”14萬元)。五是以組織部文件或組織部與縣關工委聯合行文安排部署關工委重大活動。六是黨政分管領導定期與關工委老同志研究部署全縣關工委工作和重大活動。
(二)堅持“四帶四加強”,抓機制創新。緊緊圍繞黨建帶關建,帶什么?怎么帶?這些關鍵問題,抓住機制創新這個“強引擎”,形成黨委統一領導、關工委主動作為、各部門積極參與,共同關心下一代工作的良好格局。一是堅持從思想上帶,加強思想建設。把關工委系統干部納入培訓計劃,每年由縣委組織部、縣關工委及縣委黨校聯合舉辦系統干部培訓班,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上級關工委文件及業務知識,進一步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二是堅持從組織上帶,加強組織建設。由縣委常委、組織部長擔任縣關工委第一主任,具體分管關工委工作;離退休縣級老領導擔任關工委主任,主持日常工作;鄉鎮(街道)關工委由黨委(黨工委)副書記任第一主任,組織委員任關工委主任,三至五名老同志為關工委班子成員,其中一名老同志任常務副主任,明確一名年輕干部作為關工委辦公室工作人員,負責聯絡協調、信息報送等工作。同時,依靠“黨組織發動、廣泛宣傳動員、重點走訪邀請、表彰獎勵凝聚”的方式,動員更多熱心關心下一代工作的“五老”同志參加關工委工作,充實各級關工委隊伍。另外,各級黨委按照“三有”(有人辦事、有地方辦事、有錢辦事)的標準抓好鄉鎮(街道)關工委這個關鍵層級;建立健全村(社區)、學校關工委組織,并延伸到村(居)民小組,明確村民小組長兼任關工小組長,打通關工委服務青少年的“最后一公里”。三是堅持從制度上帶,加強制度建設。統一制定縣、鄉鎮(街道)、村(社區)、學校關工委的工作制度、學習制度、調研制度、總結考核制度,形成工作長效機制,實現常態化管理。四是堅持從活動上帶,加強活力建設。基層黨組織在開展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農業實用技術培訓、弱勢群體關愛幫扶等活動時,主動為關工委“安凳子”“搭臺子”,把關工委主題教育和法制教育宣講及關愛留守兒童、困境兒童活動融入進去,有效激發各級關工委工作活力。
二、五老主動作為,推進工作有法子
(一)圍繞自身建設抓學習。一是縣關工委的同志根據專長分農村、社區、教育、法制四個工作組開展工作。實行每天輪流值班,每周召開一次工作例會,學習黨的政策理論和業務知識。二是每月召開一次主任辦公會議,調度當前主要工作;半年一次分組對全縣32個鄉鎮(街道)工作落實情況進行督促檢查指導。
(二)圍繞工作內容理思路。一是圍繞“主、法、關、管、訓”(主題教育、法制教育、關心關愛留守兒童困境兒童、參與社會治理、對農村青年和城市青年開展實用技術培訓)推進農村關工委工作;二是依托學校青少年教育主陣地,重點圍繞“主、法、關、家、青”(主題教育、法制教育、關心關愛留守兒童困境兒童、辦好家長學校、開展青藍工程)推進學校關工委工作。
(三)圍繞重點工作求突破。一是每年主題教育和法制教育宣講,縣關工委老同志深入學校調研,親自撰寫講稿,分組到中小學校、農村、社區進行宣講,近年來,主題教育宣講600余場次,受教育師生二十萬余人次,法制教育宣教700余場次,受教育師生25萬余人次;二是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以求真務實工作作風,深入鄉鎮(街道)、村(社區)、學校關工委督促檢查指導工作,推動全縣關工委工作均衡發展。
(四)圍繞部門協同獻愛心。縣關工委老同志主動協調公檢法司、教育、工會、共青團、婦聯、農牧、扶貧辦等部門和愛心企業及愛心人士為貧困留守兒童獻愛心、送溫暖進行幫扶,近5年來,共投入幫扶資金一千萬余元,近年來,培訓留守兒童困境兒童家長1.5萬余人次,發放資料1.7萬余份,形成“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相互聯動、齊心協力為青少年健康成長做貢獻的良好局面。
(五)圍繞脫貧攻堅奉余熱。縣關工委根據農村青年農民和城市待業青年的實際需求,動員一批老科技專家組建農業科技專家培訓組,深入脫貧攻堅一線,開展農業實用技術和就業技能培訓。近年來,先后舉辦蔬菜、養殖、香菇、經果種植等培訓班90余班次,培訓科技二傳手、致富帶頭人、專業合作社技術人員5000余人次。建立農業園區或專業合作社關工委科技服務示范基地3個,帶動青年就業500余人。
三、圍繞中心工作,探索創新有路子
(一)依托社區陣地,打造社區典型。一是水西街道水西社區關工委依托社區陣地,打造“四點半學校”“代理媽媽”“綠色網吧”“愛心超市”“社區矯正”等工作品牌,社區榮獲國家、省、市、縣獎勵73個,社區關工委獲全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集體,社區黨委書記、關工委主任喻朝芬同志獲全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工作者。二是杜鵑街道大興社區關工委依托社區陣地,建立社區巡查系統平臺和留守兒童大數據管理平臺,為青少年提供法治學習和咨詢平臺,加強青少年法治教育和管理,實現青少年違法犯罪案件零發生和青少年受侵害案(事)件零發生。先后榮獲“貴州省十佳法治文化陣地”“全國民主法治示范社區”等稱號。
(二)立足鄉鎮優勢,鑄就農村品牌。一是紅林鄉黨政重視“五老”工作,總結出“一線兩訪三巧”(一條電話線,白天巡訪、晚上夜訪,巧化農家事、巧分學校憂、巧解政府難)工作經驗,榮獲全國“五好基層關工委先進集體”稱號。二是林泉鎮堅持“黨建帶關建”,探索出“一核多元、四個起來”工作模式。把“五老”人員、村民代表、企業代表等力量形成合力,實現兒童快樂起來、青年富裕起來、老人幸福起來、民風好起來。三是錦星鎮關工委總結出“三評三管三用好”(評美德少年、評師德標兵、評優秀家長,管好口、手、腿,用好口、手、腿)經驗,得到原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在錦星鎮考察調研時的充分肯定。四是金蘭鎮充分發揮五老作用,切實做到“六個”主動,不斷創新黨建帶關建工作,并將關工委工作納入大數據管理,先后總結提煉出“一卡兩分三百四巧”和“五個零距離”工作法獲得中關工委常務副主任劉雅芝,省關工委常務副主任吳嘉甫等的充分肯定。五是雨朵鎮開展“一帶兩路、三員隊伍、四萬產業”活動,幫助青年農民掌握實用技術,實現脫貧致富。
(三)依托教育基地,做實關愛教育。一是投入資金300余萬元,打造1000余平方米貴州省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采用高科技和法治知識相結合方式,引導青少年知榮辱、辨是非、守法紀,自覺抵制社會不良影響,成為合格守法的小公民。2018年4月投入使用以來,培訓法治兼職教師200名,接待青少年學生1900余人、教師300余人參觀學習。二是立足烈士陵園、英雄紀念碑、大關鹽號等紅色文化,打造黨史國史、愛國主義教育為一體的綜合性教育基地,每年可覆蓋10萬余青少年參觀學習。
四、五抓五堅定,推動工作有樣子
(一)抓“引領”,堅定政治方向。堅持黨的領導,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堅持向同級黨委請示匯報制度,各鄉鎮黨委政府把關心一代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與其它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檢查督促、同考核表彰。
(二)抓“五好”,堅定強基固本。把“五好”作為督查指導工作重點,堅持黨支部建在哪里,關工委組織就建在哪里,各村(社區)、中小學建立健全關工委組織,覆蓋村(居)民小組。
(三)抓“關愛”,堅定鑄魂育人。下撥專項經費,對困難青少年進行慰問、幫扶,聯系相關單位及愛心企業、愛心人士進行送溫暖。開展“三評三管三用好”活動,引導青少年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青少年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
(四)抓“載體”,堅定生機活力。以經常開展關心關愛青少年活動為載體,把活動開展到村、組、農家小院等,讓關愛工作落小落細,提高群眾的知曉率、社會的影響率和領導的認可度,讓關工委工作充滿生機活力。
(五)抓“典型”,堅定全面推進。以“抓典型、促全面”的方法,先后總結出了紅林鄉“一線兩訪三巧”,林泉鎮“一核多元、四個起來”,金蘭鎮“六個”主動和“一卡兩分三百四巧”及“五個零距離”等典型經驗在全縣推廣。
“滄桑老樹抱春枝,夕陽灑落千古暖。”在關心下一代的路上,黔西縣關工委將不斷總結經驗,繼續發揚“忠誠敬業、關愛后代、務實創新、無私奉獻”的精神,為關工委事業再創輝煌、再創佳績!努力在打贏脫貧攻堅戰、銜接鄉村振興、建設貫徹新發展理念示范區中作出應有的貢獻!
![]() |
Copyright©1990-2024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http://www.195055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內大街225號 郵編:100010 京ICP備18034403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7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