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兵聯盟”是莒縣關工委立足莒縣洛河鎮獨特的紅色基因優勢,依托洛河鎮“老兵之家”這一陣地,創新實施的傳承紅色基因的品牌項目。該項目最大的特點是“一組二鑄三塑”,組,就是組建老兵和小兵聯盟兩支隊伍;鑄,就是用“老兵精神”鑄孩子們的魂;塑,就是用“小兵聯盟”塑孩子們的形。通過這些舉措,深入進行中華優良傳統教育和革命教育,引導孩子學習歷史文化傳統,潛移默化感受學習紅色文化,樹牢紅色精神,增強愛國情感,培養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下,“有思想,明事理,能吃苦,敢作為,”能夠承擔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歷史重任的好少年。
一、動因背景
紅色基因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廣大人民在偉大斗爭實踐中孕育的先進思想的結晶,是中國共產黨優秀傳統、思想路線、先進本質、精神風范的集中體現。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紅色基因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偉大歷程中薪火相傳并蓬勃發展,成為中國人民獨特的精神標識。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要發揚光榮傳統、傳承紅色基因,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努力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進程中創造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無愧于先輩的業績。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要求我們必須充分把握紅色基因的內涵實質和傳承規律,特別是要處理好原則性問題、落實好基礎性工作、構建起科學體系,把傳承紅色基因與培育時代新人有機結合起來,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當好紅色基因的傳承者和實踐者。莒縣洛河鎮洛河崖村退役老兵群體現象,引發社會各界的關注。洛河崖村從抗戰至今先后有126名青年參軍入伍,其中,回村退役軍人55人,在外退役軍人42人,現役軍人17人。革命戰爭年代,洛河崖村把最優秀兒郎送戰場,解放戰爭及建國初期時期,僅1946年洛河崖村就有33人集體從軍,四平戰役、孟良崮戰役、淮海戰役,乃至在“抗美援朝”中保家衛國,都有洛河崖籍戰士浴血奮戰的身影。進入新時代,特別是在推進鄉村振興進程中,退役老兵再次沖鋒在前。全村53名黨員中,退役老兵黨員有22名,占41%,他們帶領村民大力發展新興產業,引進1.6億元綠野芳田生態產業園項目,完成390畝土地流轉開發;流轉洛河沿線200畝土地,發展高效桑蠶產業;建設開發沿街商鋪29座,村集體經濟增收647萬元;建設沿河濕地公園、洛山樵牧公園、圖書閱覽室和文化長廊。洛河崖村連續8年在全鎮綜合考核中位居第一,先后榮獲“省級生態文明村”“省旅游特色村”“日照市鄉村振興示范支部”等榮譽稱號。70多年來,軍人一直是洛河崖村的主心骨和頂梁柱,“一不怕苦、二不怕難、三不怕死”的老兵精神始終扎根洛河崖。為此,洛河鎮在洛河崖村打造“老兵之家”,尊崇關愛老兵,傳承“老兵精神”,啟動了助推鄉村振興的“紅色引擎”。在“老兵精神”精神感動、教育下,啟發我們將“老兵精神”具體化、年輕化,從“老兵精神”中挖掘教育引導廣大青少年的寶貴財富,用年輕化和青少年易于接受的方式引導他們,并由他們去影響、復制、傳承。“小兵聯盟”正是產生在這樣的背景下,創新打造為成為廣大青少年傳承革命歷史,堅定不移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爭做擔起民族復興大任時代新人的具體實踐。
二、主要做法
在縣關工委、婦聯、團委的指導下,“小兵聯盟”逐步探索出有效運行模式,走上規范化、科學化、長效化道路。
(一)組建“一老一小”兩支隊伍。
一是優秀的“五老”志愿者隊伍。老兵是“五老”代表之一,是“小兵聯盟”持續有力運行的重要保障,為此,專門成立了的“小兵聯盟”五老志愿者宣講團。志愿者們用生動的圖文案例,帶領小學生從古到今去主動了解屈辱近代史,同時積累起強大的民族自信;為孩子們講革命歷史故事,培養愛國主義情懷,讓愛國主義的種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發芽;用孩子們可以理解的方式去解讀十九大精神,讓孩子們從小樹立遠大理想,傳播好家風,為實現中國夢貢獻更多力量。部分志愿者對廣大青少年進行思想教育的同時,當好校外輔導員,利用周末及寒暑假開展一些學習輔導班或興趣輔導班,豐富學生的假期生活教育,挽救失足青少年,對部分對象開展結對幫扶活動,從而確保紅色基因傳承工作順利開展。
二是“小兵聯盟”隊伍。凡是年滿8周歲的兒童,一律主動加入“小兵聯盟”,由當地團委組織幼兒園、學校統一開展活動。
(二)設計“三個一”“十個紅”,探索“老帶小”的載體。
“三個一”就是以“做一個有品的人、做一個有愛的人、做一個有才的人”為重點,多次邀請親子教育專家,圍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一主線,堅持引導青少年把中國傳統文化與紅色文化相結合,不定期開展以“講述革命故事、傳承老兵精神”為主題的紅色宣講,引導孩子從小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爭做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十個紅”就是通過“觀紅展、讀紅書、唱紅歌、跳紅舞、賽紅詩、繪紅畫、講紅課,游紅線,演紅戲,看紅網”等形式,寓教于樂、潛移默化,讓紅色基因深植于青少年的血脈中,讓紅色文化生生不息,堅定孩子們爭做時代新人的理想信念。
(三)弘揚傳統文化,搭建“小愛老”的平臺。
倡導文明,講究禮儀,樹立新風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也是“小兵聯盟”義不容辭的責任。“小兵聯盟”定期組織孩子們開展孝老愛親系列活動,比如,去看望老兵、幫助孤寡老人收拾衛生、到敬老院開展“唱支紅歌給您聽”“紅色詩歌送給您”等活動,既給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也在活動中實現“老兵精神”的傳承,更讓孩子們從點滴、細微之處樹牢尊老愛老敬老助老思想,讓尊老愛幼因為“小兵聯盟”而擁有了經久不衰的生命力。
(四)助力鄉村振興,形成“小手拉大手”的良好格局。
為建設“美麗鄉村、幸福家園”,年滿10周歲的兒童積極參與到村里環境衛生治理中去,發揚“勞動美”思想,從主動撿起身邊的垃圾并保證自己不亂扔垃圾開始,到力所能及清理環境衛生死角,主動清除暴露垃圾和宅前屋后亂堆放的雜物、雜草,美化村街道衛生環境,逐步提高環保意識,感受勞動的艱辛與快樂,培養吃苦耐勞,艱苦奮斗的精神,樹立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思想。通過“小手拉大手”活動,一個孩子帶動一家人、“小兵聯盟”帶動整個鄉村,實實在在助力鄉鎮振興。
三、主要成效
“小兵聯盟”只是很小的一個點,卻是傳承紅色基因的具體實踐。這一舉措得到了中國關工委常務副主任武韜的高度贊揚,先后被國家關工委和山東省、日照市媒體、網站宣傳報道。因為“大手牽小手,小手拉大手,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推動一個村莊”的創新舉措,“小兵聯盟”的發源地洛河鎮嵇家莊村也在實踐中深深受益。
一是老兵精神得到傳承。老兵精神,是一面鏡子,更是指引人們前行的燈塔。在“小兵聯盟”的實踐過程中,所有參與的孩子都對老兵精神有了更為深刻認識和感悟,從而帶動每一個家庭對照老兵精神、深悟老兵精神,常懷感恩之心,樹牢奮斗之志,以實際行動傳承老兵精神。
二是尊老敬老成為時尚。通過參加“小兵聯盟”,不論孩子還是大人,都對尊老愛幼有了新的認識,村里在全鎮第一個成立了志愿服務組織,組織青少年禮儀培訓和志愿服務活動,同時,“小兵”也帶動婦女這個“半邊天”發揮作用,尊老愛幼蔚然成風。
三是文明新風浸潤鄉村。“小兵聯盟”通過開展文明新風系列活動,積極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培樹了“讓家園更美麗,讓家庭更美好”的村莊文化,村容村貌大為改觀,優秀傳統文化凈化了村風民風,村民自治水平不斷提升,帶動共建美麗家園、共創美好生活,群眾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探索出一條富有鄉土特色和創新基因的“文明樣板”之路。
四是鄉村振興全面起勢。成立“小兵聯盟”的目標之一就是推動鄉村振興。實踐過程中,這個村從一個落后村,成為了現在全鎮的先進村。2018年,村集體經濟收入107.56萬元,村民實現人均增收15000元。多年沒有破題的土地增減掛鉤項目順利推進,拆遷范圍內的62戶村民全都搬進了安置區。還建設了文化健身廣場,硬化了500米水泥路,整修南北大街、積水路段濾水溝共350米,基礎設施日趨完善,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嵇家莊村先后被評為“縣級模范黨支部”“全鎮綜合考核進步村”“土地增減掛鉤先進村”。
![]() |
Copyright©1990-2024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http://www.195055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內大街225號 郵編:100010 京ICP備18034403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7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