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熱未盡獻,老驥不偷閑。他是退休不褪色的義務宣講員,是受到總書記親切接見的優秀志愿者。他就是胡昇,中國一冶一名平凡但不普通的退休工人。
胡昇2005年參加青山區關心下一代工作,曾擔任湖北省博物館、黃鶴樓公園志愿講解員,武漢市十九大精神百姓宣講團成員,武漢市“聽總書記的話”宣講隊隊員等等。在博物館、在機關、在社區、在校園,人們往往能夠看到一名年過古稀的老人,脊背挺直聲音洪亮,將所學文史知識投入到關心下一代工作中,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在揮灑汗水中播種希望。他為傳播優秀文化義務講解、不求回報,累計參加志愿服務時數2.8萬小時,并榮獲“中國好人”“湖北省荊楚楷模”“湖北省優秀志愿者”“中國博物館志愿者之星”“武漢時代楷模”“全國學雷鋒志愿服務‘四個100’最美志愿者”等榮譽稱號。
一、厚植理想,上好人生“第一堂思政課”
思政課,是立德樹人、培根鑄魂的課程。最好的教學方式,莫過于從小抓起、潛移默化。對胡昇來說,不能放過校內校外的任何機會,上好一堂有溫度、有深度的思政課。他積極參與教育推廣工作,義務擔任社區“四點半學校”指導老師,每年寒暑期都為社區青少年們講解文史;曾先后走進二十多所省內高校,為大學生們講解歷史文化知識;深入多所希望小學,為學生上愛國主義教育課。將近20年,聽胡爺爺講歷史故事、談革命先輩,既是一代青山人的美好記憶,也是當下青山青少年心中的最美畫面!
二、愛心相伴,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對于學生而言,校園之外是家園,校外教育同樣重要。作為一名老黨員,胡昇始終保持黨員本色,在言傳身教中,傳承黨的優良傳統。他積極投身社區的公益宣傳活動,加入社區“道德講堂”,依托社區青少年陣地講授國學和黨史,結合親身經歷,分享學習體會,引導新時代青少年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堅持與祖國同行、為人民奉獻,在正道坦途上找到青春方向和人生目標。胡昇還積極加入到社區“愛心接力”志愿服務活動,為社區困難青少年輔導文史,還拿出自己購買的書籍贈送給孩子們,激勵他們多看書,克服生活的困難好好學習,就這樣親手為百余名小朋友系上人生“第一粒扣子”。
三、志愿相隨,為青春叩開歷史大門
胡昇是湖北省博物館001號志愿講解員,過去40多年,他堅持每周到博物館為參觀者義務講解,為青少年打開厚重歷史之門,引領新生代走入中華文明之河。沉浸在歷史中的胡昇是快樂的,為了普及歷史知識、弘揚歷史文化,他投入大量時間學習歷史文獻資料,了解文物背后的知識,憑借著過硬的專業知識,形成了自成一派的“胡式”講解風格。看到小朋友圍著文物討論時,他便會主動上前為其介紹,走不出幾步,身邊便會圍著一圈又一圈小朋友和大朋友,睜大眼睛安安靜靜地聽著記著,生怕漏過一個歷史細節。
四、固根守魂,涵養青少年文化自信
多年來,胡昇積極加入青山區“百姓宣講團”、青山區宣講報告團,投身到黨史、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中。在校園宣講中,胡昇再現了祖國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以及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講解語言幽默風趣,引用歷史案例,以史鑒今深入淺出,通俗易懂,深受大家的喜愛。2020年10月16日下午,胡昇受邀參加央視《朗讀者》文藝節目錄制,圍繞唐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講述背后孟浩然和李白朋友之間的萬世情緣,并以此為切入口弘揚疫情期間全國人民、醫療隊馳援武漢,與武漢人民共同抗疫的日日夜夜里結下了的生死情緣。在胡昇富有磁性的聲音中,聲情并茂、娓娓道來,不斷用傳統文化感召青少年心靈、用優秀文化武裝青少年頭腦、用民族文化引領青少年思想,讓中華傳統文化在青少年的心中生根、發芽,在稚嫩的心中樹立文化自信。
![]() |
Copyright©1990-2024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http://www.195055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內大街225號 郵編:100010 京ICP備18034403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7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