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洪森退休后,2006年返回他熱愛的家鄉濟源,被濟源職業技術學院聘為特聘教授。多年來,他廣泛地向青少年和全社會傳頌紅色經典,積極傳播正能量,先后榮獲中國好人榜敬業奉獻好人、河南省學雷鋒活動“身邊的榜樣”、河南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個人、濟源市第二屆十大道德模范等眾多榮譽稱號。
一、熱情育人,愛生如親是他的精神
他把學生當親人,心里裝著學生,感情連著學生,被學生們親切地稱為“爺爺教授”。針對高職院校學生基礎參差不齊的實際情況,他經過認真分析,承認差異,區別對待,因人施教,用不同的態度影響他們。08級學生肖凱說,“苗老師平時和我們聊天,談心,走路,吃飯都像在講課;樹蔭下,馬路邊,廣場上,餐廳里都像是課堂,文明禮儀、演講朗誦、文章寫作、交流溝通等都是他講的內容,我們受益匪淺。”
他特別注重教導學生要“完成學業、提高素質、增強能力”,從教學中的點點滴滴激勵學生。“素質決定命運,成功在于堅持,做最好的自己,成功屬于你!”這是在河南電視臺九頻道做記者的04級畢業生王源磊至今保存著當年苗老師贈送他的那張卡片。淡綠色的卡片,很溫馨,除了那幾句贈語,還有一枝朝氣蓬勃的嫩芽。這是苗老師和學生們聯系的電話卡片,總共有數十種,他先后發放了數千張,學生們說這是鼓勵卡、連心卡、關愛卡……這些簡單的卡片,傾注了苗洪森對學生無限的愛,帶給了學生無限溫馨和滿滿希望。
二、刻苦認真,敬業奉獻是他的態度
在濟源職業技術學院系部語言藝術教學過程中,他發現學校學生基礎差、語言功底薄弱和進取心不足等問題后,在學院支持下,成立了濟源職業技術學院大學生“朗誦藝術團”。為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技巧,他無論嚴寒酷暑,無論刮風下雨,堅持每天早上6點鐘,準時在世紀廣場帶著一百多名學生進行晨練,學生們一組一組地練習,他一遍一遍地教,一個一個學生指點。10多年來,苗洪森沒耽誤過一天,沒有要過一分錢的報酬,他的團隊成了世紀廣場一道獨特的風景線,“朗誦藝術團”先后培養了2000多名學生。
“周末小舞臺”,是他創建的一個大學生文化活動品牌。主要利用周末時間,結合學院中心工作和重大活動,定期組織以弘揚傳統、傳承經典為主的文藝演出活動。多年來,他創設的“周末小舞臺”以其濃厚的文化氣息和獨有的育人特色,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提升了學生素質,促進了學生全面發展。截至目前,周末小舞臺已演出62期,節目總數1000多個(次),其中原創節目70多個(次),20多個學生社團參加過演出和服務,參演學生2000多名,觀眾達20000多人次,得到了廣大師生和社會各界的歡迎和認可。2012年,“周末小舞臺”被省委高校工委評為“河南省高校優秀思政品牌”,同年《河南日報》以“周末小舞臺,人生大天地”又對周末小舞臺活動發表了長篇報道。
三、服務社會,傳遞正能量是他的志愿
多年來,苗老師把群眾的需要當作自己的事情,他把語言培訓表演從高校擴展到社會,先后在機關、學校、企業、農村講黨課、參加道德講堂、做演講朗誦等150多場。為了弘揚朗誦藝術和文學藝術,豐富群眾文化生活,2014年他又創建了“洪森誦讀”沙龍志愿服務站。這是一個群眾性文化誦讀活動平臺,每周一次,現已舉辦“洪森誦讀”沙龍近300期,先后有3萬人次來這里學習經典,交流溝通,展示風采,傳承文明。
每周六,他帶領誦友們一起誦讀經典,弘揚正能量。多年來,他組織誦友國旗下誦讀200余次,參加廣場、劇場、機關以及鄭州、洛陽等地演出120多場,觀眾總人數達十余萬人次。2019年,他帶領學生們參加了在王屋山舉辦的中國關工委“騰飛中國 輝煌70年”愛國主義教育百場巡講河南啟動儀式。2021年,他帶領“洪森誦讀”團舉辦了“在鮮紅的黨旗下”紅色故事誦讀會,先后為機關、學校、社區、農村義務演出達三十余場。誦友們稱他是一位王屋山下走出的“誦讀愚公”!
![]() |
Copyright©1990-2024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http://www.195055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內大街225號 郵編:100010 京ICP備18034403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7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