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縣烏江鎮卜陳學校葉連平老師是安徽省優秀教師,安徽省新時代教書育人楷模,全國中小學德育先進工作者,先后榮獲“中國好人”,“全國道德模范”,“最美奮斗者”,全國離退休干部先進個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葉老師不忘初心,立德樹人,扎根基層,默默堅守三尺講臺,用愛心和知識幫助成百上千的農村孩子實現了他們的人生理想。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是葉連平老師的真實寫照。
“怪”老頭
葉連平老師,和縣卜陳學校關工委常務副主任,他是一位普通的退休教師,但他又是一位不普通的,不平凡的退休教師。1991年,當組織上通知葉老師退休時,他痛哭流涕,像個孩子。當時我和許多老師都不理解,退休有啥好哭的,應該高興才是啊!現在我越來越能理解他為什么哭了。他太愛孩子,太愛教師這份工作,他舍不得離開他所鐘愛的三尺講臺。
退休后,葉老師幾乎把他所有的時間、精力和金錢都奉獻給了卜陳的廣大學生。他創辦了和縣第一所校外教育活動站——卜陳留守未成年人之家。2017年被市關工委確定為校外教育活動站示范站。別人補課是為了賺錢,可葉老師補課不僅一分錢不收,還要往外倒貼,來學習的學生的學習用品都是葉老師掏錢買的,這還不包括對貧困學生的資助。為了豐富孩子們的知識,開闊孩子們的視野,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每年春秋兩季葉老師還要自掏腰包組織孩子們外出參觀,雨花臺、侵華日軍南京死難同胞紀念館、江蘇省青少年活動中心、安徽省科技館、名人館、渡江戰役紀念館等地都留下他和孩子們清晰的足跡。有人替葉老師算了一筆賬,這些年經他輔導過得學生有二千多,如果按常理收取學生的補課費,葉老師早就是百萬富翁了。可他這么多年一直為孩子們義務補課,沒收一分錢。有人說他傻,說他是二百五,他總是笑笑說:“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2018年9月,中央電視臺4套欄目來卜陳拍葉老師的宣傳片,耽誤了葉老師星期六上午給孩子上課。按原來的拍攝計劃還要影響下午葉老師給孩子上課。葉老師當時就火了:“我已經90多歲了,不需要宣傳,我需要的是時間。你們走吧!”。弄得采訪的記者十分尷尬。后來在保證不影響給孩子上課的前提下,葉老師才勉強同意拍攝,但拍攝周期從原定的五天延長到九天。央視記者后來說,他們攝制組跑了全國很多地方,也采訪了很多名人,出現拒拍,還是首次。但葉老師愛崗敬業、無私奉獻、與時間賽跑的拼搏精神深深折服了前來采訪的記者。回到北京,他們在第一時間自己掏錢買了一把按摩椅,通過物流給葉老師寄了過來,希望對他的腰傷的恢復有所幫助。并發我微信說:葉老師是他們見過的最令他們感動的一個人。
“摳”老頭
葉老師退休工資并不多,一個月也只有五千多元,但葉老師很知足。他不抽煙,不打牌,不游山玩水,一日三餐,粗茶淡飯,一個月幾乎沒有多少開銷。他生活簡樸的程度令人難以置信。他買菜從不買貴的和新鮮的,買的都是剩下的最便宜剩菜。出門連一瓶礦泉水都舍不得買。葉老師有一件棉背心,衣領都磨破了,穿了62年,他還舍不得扔,還在穿。一件罩衣,穿了將近四十年,洗得已經看不出原來的顏色。
葉老師和他老伴至今還住在由舊教室改造的兩間簡易的平房中,家里也沒有一件像樣的家具。葉老師對自己摳門要死,對學生們卻十分慷慨大方。帶孩子出門,動輒幾百塊、甚至幾千塊。他老伴常常抱怨他心里只有學生,沒有這個家。
葉老師沒有親生子女,他把他教過的所有的學生都當作了自己的孩子。不管誰有了困難,他知道后都會幫上一把。當年在姥橋代課時的許政委同學家庭困難,葉老師當即拿出一千元資助他,在當時,那一千元幾乎是他三個月的代課金。洪瑞瑞是個孤兒,葉老師知道后,將其接到家中免費吃住兩年多,并聯系烏江鎮婦聯解決了瑞瑞上大專的學費。畢業后瑞瑞在上海找了一份工作,去上海前,專程來葉老師家與葉老師辭行。葉老師又硬塞給她1000元。瑞瑞一下子哭了,一頭撲倒在葉老師懷里。同樣在葉老師家吃住過的江明月考上大學,葉老師親自陪她到馬鞍山買了一臺筆記本電腦送給她,考上研究生后,葉老師考慮到她妹妹江敏正在讀高中,家中經濟狀況不是很好,又親自送去一萬元……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
2012年,葉老師拿出積蓄成立了“葉連平獎學金”,十一年來葉老師省吃儉用,將各種獎金,逢年過節上級領導、學生給的慰問金,自己的積蓄共二十八萬余元放入了“葉連平獎學金”。十一年共發獎學金294400元,323名同學,17名老師獲得了“葉連平獎學金”。
葉老師常說,物質生活可以低水平,但精神生活一定要高標準。
“倔”老頭
1986年7月葉老師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入黨后,葉老師對自己的要求更嚴了,他時刻以一名優秀黨員的標準規范自己的言行。因為黨性強,說話直,脾氣倔,也得罪了不少人。有一年有個學校給學生訂的學習資料,葉老師發現錯誤較多,就認定是盜版的。葉老師實名舉報,讓該校領導認識到了錯誤并及時糾正了錯誤。
2016年7月1日,和縣教育局第一黨支部與我校黨支部共同開展了一次黨日活動,請葉老師給全體黨員上黨課。活動結束后,教育局領導讓我把一個裝有400元講課費的信封轉交給葉老師。可葉老師又犯起了倔脾氣,他說:“一名老黨員給黨員上黨課還收講課費,那他還是一名合格黨員嗎?”我對葉老師說“這是組織上交給我的任務,你不收也得收。”第二天,教育局領導打我電話,說葉老師今天騎自行車到局里,把400元扔下就走了。讓我到局里把錢領回去。我知道葉老師的倔脾氣,他說不收是堅決不會收的。我和教育局領導商量后就把這400元存進了“葉連平獎學金”。我對葉老師說,“你也真是的,快90歲的人了,還騎自行車到局里。你若不收,直接把錢存到獎學金里不就行啦。”葉老師說:“給我錢,我是不會要的。你們把錢存到獎學金里,獎學金是給孩子們的,我沒有權利反對,別說四百,就是四千四萬我也沒意見”。
葉老師每年義務作報告上黨課少則十多場,多則數十場。他說共產黨員,應該是一名宣傳員,做好宣傳工作責無旁貸。一次,葉老師在接受光明日報記者采訪時說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在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黨組織能夠肯定他是一名合格的中國共產黨黨員,他就死而無憾了。
“拼”老頭
“生命不息,戰斗不止,鞠躬盡瘁,死而不已”這十六個字是葉老師的座右銘。葉老師每天的工作都排得滿滿的:星球六、星期天分上下午要給四個班的孩子上四個層次的英語課,近兩年我們考慮葉老師年紀太大了勸他少開了一個班。就是三個班,工作量也是挺大的。每個班上課兩個多小時。星期一、星期二批改作業,星期三、四、星期五備課、印講義、家訪。葉老師經常講,他的時間不多了,別人是來日方長,他是來日方短,他要與時間賽跑。
葉老師一生只做一件事:教書育人。他盡己所能把這一件事做到了極致。他說,“我希望最后一口氣是在講臺上呼出!”。他還有一個打算當他死了以后,他要把遺體捐獻給國家,捐獻給醫學院,當做標本。作為一名黨員,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什么叫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一名教師,他真真正正地做到了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葉連平老師無私創辦的卜陳留守未成年人之家,2019年被評為“全國優秀兒童之家”,他傾情關愛服務下一代,在馬鞍山市大江兩岸唱響了一曲關愛之歌,他已經成為關心下一代戰線上一面旗幟,成了廣大“五老”
志愿者學習的好榜樣。
![]() |
Copyright©1990-2024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http://www.195055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內大街225號 郵編:100010 京ICP備18034403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7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