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明才同志1936年11月出生于江蘇省南京市溧水縣,1955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6年3月參軍入伍,是雷鋒生前戰友。1990年6月從南京市溧水縣委常委、人武部政委崗位退休后,任南京市溧水縣關工委副主任。幾十年來,趙明才長期從事關心下一代工作,堅持學雷鋒、做雷鋒,用實踐行動踐行“一輩子像雷鋒那樣做人”的誓言,先后被評為“全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個人”“全國優秀少先隊輔導員”“江蘇省‘五好’離退休干部黨員”等榮譽稱號。
“做黨的忠實兒子”
1960年11月,趙明才作為沈陽軍區工兵七團排長、先進基層干部代表,與工兵十團優秀戰士代表雷鋒一同出席軍區工程兵黨委召開的連隊政治工作會議,并雙雙被樹為“基層標兵”。會議期間他們同住一個房間,一起談學習、談工作、談理想;此后兩人一直保持著聯系,成為親密戰友,結下深厚情誼,并相約“做黨的忠實兒子,以優異成績到北京向黨匯報,去見毛主席”。
1962年8月,雷鋒不幸因公殉職。趙明才作為雷鋒生前戰友代表,參加了公祭雷鋒同志大會,并在雷鋒墓前立下誓言:“活著就要像雷鋒那樣做人,一輩子學習雷鋒,宣傳雷鋒,實踐雷鋒精神。”
在離開雷鋒的歲月里,趙明才先后從東北調到西南,從國內轉戰越南、老撾抗美作戰,先后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5次,被授予“學雷鋒標兵”“優秀干部”“優秀黨員”等榮譽稱號30余次,獲得了越南和老撾政府頒發的獎狀、獎章。1968年,趙明才作為作戰部隊英模、功臣代表回國進京,出席了全軍學習毛主席著作積極分子代表大會,多次受到毛主席、周總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親切接見,實現了雷鋒生前與他共同許下的“做黨的忠實兒子”的心愿。
“向雷鋒同志學習”
1981年,趙明才任南京溧水縣委常委、人武部政委,帶領和團結干部戰士,以雷鋒為榜樣,積極工作、拼搏創新,圓滿完成各項任務,受到軍區、省軍區、軍分區和地方黨委政府表彰,他個人被授予“南京市精神文明建設標兵”。
在用雷鋒精神教育別人的同時,趙明才也不斷激勵著自己。他帶領縣武警中隊戰士,組成“學雷鋒幫扶小組”,六年如一日精心護理兩位4個兒女在國外、生活不能自理的退休教師夫婦,被稱贊為“老雷鋒帶領新雷鋒,新人新風層出不窮”。他傾注滿腔熱血關心關愛曾經失足的青年張某,主動與張某結成對子,千方百計為張某介紹工作、申請住房,使張某走上正道。趙明才學累計捐款50萬余元,資助貧困學子完成學業。
2021年4月12日,85歲高齡的趙明才來到溧水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向所在黨支部交納了一筆1萬元的特殊黨費。他說,是黨把他救出火坑、脫離苦海,又是黨哺育他成長為優秀共產黨員、解放軍戰士。在黨百年華誕之際,他與老伴共同決定交納1萬元特殊黨費,就是知黨愛黨,知恩感恩報黨恩。
“做雷鋒精神的種子”
趙明才退休后,不少人競相登門出高薪請他“出山”當經濟顧問。他想,職務可到頭,奉獻無盡頭;人雖退休,但學雷鋒、為人民服務的熱情不能退。拒絕了高薪后,他上任溧水縣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先后擔任南京市思想道德教育講師團成員,180多所大中小學校外輔導員,80多家機關企業及部隊基層單位思想教育顧問,全國學雷鋒“兩會”顧問、全國學雷鋒講師團成員、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關心下一代工作中,把弘揚雷鋒精神、傳承雷鋒文化作為退休后的職責。他結合雷鋒成長經歷和學雷鋒體會,融入當代青少年思想實際,他編寫文明、愛國、敬業、誠信等宣講稿80余萬字,在全國20多個省市作報告3600余場,聽眾達190余萬人次。
趙明才自身要求很嚴,作報告時不拿稿、不喝水、不坐凳;外出作報告不要接送、不要吃請、不要報酬。每年還拿出自己近三分之一的工資給孩子們寫信、打電話、寄書和開支差旅費。他生活上省吃儉用,對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支出卻慷慨大方,先后自費購買《雷鋒日記》《雷鋒的故事》和其它政治書籍9千余冊,雷鋒照片5萬余張,雷鋒紀念章5千余枚,書畫作品400余幅,印發講稿和論文4萬余份贈予青少年,給學生和軍人回信6千余封。他的家被譽為“家庭雷鋒文化館”,每年在家聽他講雷鋒故事的青少年有1500多人次。
許多學校和單位紛紛向趙明才贈送“雷鋒的摯友,活著的雷鋒”“青年知音,雷鋒楷模”“學習雷鋒的模范”“實踐共產黨員誓言的典范”等掛匾和錦旗。原國防部長遲浩田上將給他信中寫道,“您數十年矢志學雷鋒,做黨和人民的兒子,實在是難能可貴。我作為一個老兵,深深為之感動,特向您致以崇髙的敬意。”
今年,趙明才86歲,曾四次負傷,動過三次大手術,卸掉了膽、腎等身體重要“零件”。他說,“我信心滿滿,爭取活到100歲,為響應習近平總書記‘做雷鋒精神種子,把雷鋒精神代代傳承下去’和實現‘中國夢’的偉大號召,有一分熱發一分光,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 |
Copyright©1990-2024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http://www.195055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內大街225號 郵編:100010 京ICP備18034403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7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