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紹亮同志是隰縣人大主任崗位上退下來的一位老同志,2011年擔任隰縣關工委主任以來,他發揚幾十年來愛黨愛國,無私奉獻,勤奮工作的優良傳統和工作作風,教育和引導青少年學黨史,憶黨恩,聽黨話,跟黨走,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旗幟,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信念”,堅持“兩個維護”。用習近平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指導工作實踐。在新時期的新征程上,他認真學習貫徹中央兩辦關于加強關工委工作的意見,下苦功夫、竭盡全力、深刻研究關心下一代工作的任務和特點,帶領縣關工委一班老同志早出晚歸、廢寢忘食、調查走訪了全縣351個自然村和43所中小學校,填寫了一萬多份調查表,把青少年中的特殊群體歸納為孤兒、單親兒童、殘疾兒童、留守兒童、特困兒童和在押青年等六類,針對性地施以關愛和救助。提出了“不讓一個孩子失學,不讓一名學生失落,不讓一位青少年失足”的工作目標,形成了自己的品牌。為了開發救助資源,他千辛萬苦把有救助能力的企業和愛心人士動員起來,分別和貧困青少年結對子施救助。又通過自己的多種關系和網絡媒體,先后動員和吸引省內外的133個愛心人士和愛心企業。共救助特殊群體1萬多名,救助資金累計達2000多萬元。他本人率先垂范,親自管教監護孤兒五名,還采取多種渠道和辦法適時、及時地助錢、助物、助管、助教特殊青少年九十多名。親身為孩子們配眼鏡,找醫生,買藥,買衣,買書,買學習用品,救助金額達二十多萬元。與此同時,他積極為縣委政府出謀劃策,指導全縣259個單位建立了關工委,實現了全覆蓋。做到了只要有黨組織的地方、只要有青少年的地方、只要有“五老”的地方就有關工委。為了加強青少年思想教育,他積極開拓教育領域,確定了二十多個黨史國史教育基地,征集了家風家訓,編撰了青少年傳承教材,全方位爭創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縣。在他的教育和幫助下,王萌同學被保送中南大學博士研究生,王悅、樊瑩同學分別被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汕頭大學錄取為碩士研究生,天津商業大學的高麗華同學以筆試第一,面試第一的成績考上了軍隊的助理工程師。
多年來,他帶領的隰縣關工委工作持續領先,先后三次受到國家關工委嘉獎,三次受到省關工委表彰。2019年12月又被中國關工委授予“全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關工委”。解紹亮同志于2004年獲得臨汾市“勞動模范”,2013年獲得“隰縣最美共產黨員”、“感動山西十大人物”, 2014年獲得“身影全國榜樣人物”,2019年獲得省關工委“突出貢獻獎”榮譽稱號,2020年作為中國關工委“先進工作者”代表,在人民大會堂接受表彰。省、市關工委曾分別做出決定、下發文件、印發通知,在全省、全市開展向解紹亮同志學習的活動。他的事跡在當地影響頗佳,“有事找關工委”成為全縣男女老少的口頭禪。報刊雜志、新聞媒體先后三十多次報道他的先進事跡,并錄制了專題片,廣為傳頌。突出特點主要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發揮參謀作用,引領基層關建
解紹亮同志德高望重,資歷厚重,講話辦事影響力很深,任關工委主任以來,他帶領隰縣關工委一班老同志充分發揮關心下一代的最大能量,千方百計把關工委工作融滲到全縣各單位,促進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成員單位率先垂范,縣直單位密切配合,關工委積極作為,社會團體融合,志愿團隊共建,全社會廣泛參與的大關工格局。建成了縱橫交錯的關工委網絡。
解紹亮同志積極努力、主動作為,充分發揮自己的工作經驗和參謀作用,幫助縣委先后于2011年下發《關于開創關心下一代工作新局面》,2019年下發《關于創建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縣的意見》的文件。
解紹亮同志思路敏捷、行動迅速,關工委組織全覆蓋后,他及時提出統一標準,要求全部達到“十有”目標:一是建班子,確定到人。二是建隊伍,全員登記。組建起3545人的“五老”隊伍。三是定制度,遵循有規。四是建陣地,活動有場所。五是掛牌子,樹起標志。六是設制記錄簿。七是建立文書檔案。八是有影像視頻資料。九是有圖書閱覽室。十是有特色,有活力。
二、傾心救助事業,創新關愛機制
解紹亮同志在關心下一代工作中經過邊實踐,邊創新,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機制。一是落實政府救助機制。根據民政、婦聯、團委、工會、文明辦、扶貧辦等單位的相關規定,與相應的救助對象相對照,為58名孤兒和事實孤兒辦理了每月1000元的民政救助手續,為385名考入大學的困難新生聯系了320多萬的扶助資金。二是建立長效救助機制。發動愛心企業,聯絡愛心人士,搭建救助平臺,溝通救助橋梁,千方百計為孩子尋求愛心救助資源,每生每月500至900元不等,按月打入關工委為孩子開設的專用賬戶,直至完成學業。截至目前已發展救助者133名,有機關事業單位,有個體工商戶,還有縣委政府的領導同志,被救助對象148名。救助時間最長的已達11年。有些愛心企業和愛心人士送走第一批救助者,又接手救助下一批。有的救助者喪失救助能力后解紹亮同志及時聯系新的救助人接續連助。他本人率先垂范,無私奉獻。有一個孩子叫董杰,父親犯罪坐牢,母親不知去向,成了一名事實孤兒。解紹亮同志千方百計和其相關親戚聯系,都被對方拒絕。為了讓這個孩子不失學,不掉隊,不失足,解紹亮同志自己擔負起了董杰的監護人。他先后跑福利院,訪民政局,找愛心單位,求愛心人士,為他聯系學校,管理生活,走訪老師,苦口婆心的教育和引導這個孩子。為了安慰和鼓勵這個孩子,2018年8月解紹亮同志親自帶上這個孩子,排除各種困難去祁縣監獄探視其父親,父子兩相見,痛哭流涕,互相安慰,一致把解紹亮同志當做他們的終身恩人。現在,董杰已經考入山西大學商務學院。類似這樣的事跡還有許多。在他的組織和引導下,現在全縣共有68個單位和個人參與救助關愛活動。臨汾、隰縣、祁縣、侯馬、太原、天津、北京、上海、無錫、直至團中央、最高人民檢察院等外省外籍愛心人士和隰縣籍在外地工作的、曾在隰縣插隊的58名同志都緣于解紹亮同志的感召慕名而來。形成了一個扶貧關愛救助集團,累計籌措資金2000多萬元,受助對象達12000多人,收到感恩者送的錦旗88面、牌匾112塊、感謝信400多封,互贈慰問品價值10000多元。感情越來越深,事跡十分感人。三是建立實用性救助機制。解紹亮同志發動機關、學校、工商戶、小企業,為孩子們捐款捐物。武裝部、婦聯、團委帶頭捐贈被褥、書包等學習用品。意爾康鞋店捐助皮鞋,姐妹發廊義務理發,圖書館免費發放讀書卡,縣醫院開通孤兒就醫綠色通道,新華書店送贈工具書,波司登服裝捐贈衣服,艾萊依捐助羽絨服,亨得利眼鏡店免費配眼鏡,城建部門解決廉租房,幫助維修房子等等。原臨汾市萬家福超市一次捐送150名孩子15萬元,中國銀聯兩次捐助119名殘疾貧困兒童3萬多元,臨汾金百豐新能源公司五次捐款8萬多元,并長效救助六名大學生。省市縣駐村工作隊及其駐村干部、村官都在村里為貧困青少年捐資捐物。獻愛心的隊伍越來越多,救助內容越來越廣。為了增強救助者與被救助者之間直接聯系,解紹亮同志獨具匠心,為需救助兒童發放了關愛卡、圖書卡、診療卡等證件,給救助單位贈送了“青少年關愛之家”光榮匾,對愛心人士贈送了“愛心榮譽牌”。四是建立精神救助機制。針對一些孩子因各種原因情緒低落,思想消沉的問題,解紹亮同志安排他們參加“中華魂”讀書活動演講賽,多次親自帶領著有服刑父親的孩子去監獄探視親人,安排專人為孩子輔導作業,補習功課。逢年過節給他們買衣服,發禮品,送壓歲錢。千方百計激發他們的興致,增強生活樂趣。孤兒王海燕,父母在她一周歲時先后離去,奶奶在她四周歲時撒手人間。這個孩子長到十二歲從沒有過過生日。解紹亮同志在隰州賓館為小海燕舉辦了十二歲生日慶典,使這個從未過過生日的孤兒,第一次感受到了家庭的溫暖和慈母般的關愛。臨汾日報以《不同尋常的生日慶典》為題,報道這一動人的場景。2020年王海燕所在的下司徒村土地被高速征用,補償款和村民發生糾紛,解紹亮先后二十多次跑鄉鎮,去村莊,通過司法救助,進行了兩次訴訟,維護了這個孩子的應得利益。孤兒白雪茹,父親去世后,跟著姑姑生活,曾一段時間心情沉重,興致低落,解主任有意識地選拔她參加了全省“中華魂讀書活動演講賽”,獲得了第二名,并參加了省關工委組織的夏令營活動,使得她鼓起了生活的勇氣,確定了人生的目標,也給特殊群體和廣大學生樹立了榜樣。五是建立完善家庭、學校和社會三結合教育機制。解紹亮根據工作需要,建立起“五老”網吧監督員隊伍,配合有關部門取締無證網吧,對違規接受青少年上網的網吧進行處罰。建立了88個校外輔導站,創辦了29個兒童管護中心,對孩子們管教,管學,管生活。使孩子校內有人教,校外有人幫,校內校外結合,健康快樂成長。他還把本縣籍失足青年底子摸清,多次去大墻內探視,中秋節送月餅,過年送餃子,編寫勸誡歌,幫助在押青年端正思想情緒,積極接受改造教育,鼓勵他們早日回歸社會。
三、精心傳承紅色基因,盡心培育時代新人
解紹亮同志在關心下一代工作中,既精于謀略,又盡力作為,他把“中華魂”讀書活動和“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的主題教育深度融合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系列活動。
隰縣是一個革命老區。有豐富的紅色故事和英雄人物。解紹亮同志組織“五老”同志到檔案館查找,去史志辦翻閱,上紀念館訪問,請知情人士回憶,將收集到的紅色資料整理成影像和文字材料,編輯成講稿、故事和教材,組織“五老”宣講團巡回給青少年宣講,先后給青少年宣講15場次。
為深化傳承紅色基因教育,解紹亮同志組織全縣關工委開展了具有紅色教育意義的故事會、演講賽、征文選、書畫展等系列活動。舉辦故事會68場、演講賽59次、書畫展15次,征集優秀書畫作品400多幅、征文280多篇。
在傳承紅色基因活動中,解紹亮同志幫助各學校共聘任紅色宣講員389人、“五老”校外輔導員288名、優秀家風家訓宣講員23人。感黨情、頌黨恩,跟黨走的濃厚氛圍在全縣青少年中廣泛形成。
解紹亮同志把關心下一代工作做到癡迷的程度。更讓人感動的是,面對一些難度大、問題多,連監護人都難以找到的事實孤兒,他不顧自己的體弱多病、年老體衰,毅然擔負起監護職責,甚至拿出自己的錢對這些孩子管教、管學、管生活,看病、補課、配眼鏡。現有一百多名孩子視他為恩人,喚他解爺爺。在他帶動下,關工委成了群眾心目中的慈善中心。一些有困、有難、有災、有禍的人都前來找他求助。關工委機關應接不暇。關工委這個單位曾讓人視為冷板凳,現在卻讓他坐的火熱,熱的吃香,招人羨慕。解紹亮同志也成了隰縣人心中的大好人、大善人。
![]() |
Copyright©1990-2024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http://www.195055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內大街225號 郵編:100010 京ICP備18034403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7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