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曾經長期分管農林水利工作的副市長和主持市人大常委會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黨組副書記(正廳),我2008年離職“轉崗”市關工委主任的同時,又接受了市委、市政府的另一項重要任命:市防汛抗旱指揮部總顧問,每年汛期坐鎮市防汛指揮部,協助市委市政府領導謀劃部署、指揮協調全市的防汛抗洪斗爭。這一干就是12年。
蕪湖作為安徽第二大城市,依江而建,擁江發展。全市江河堤防總長度2130公里,其中長江干堤194公里;全市在冊圩口145個,其中1至5萬畝的圩口27個,5萬畝以上的圩口12個。歷屆市委市政府領導都將水情看作是最大的市情,水患看作最大的隱患,每年防汛工作的壓力和責任都特別重大。今年,蕪湖的防汛形勢比歷年又顯得異常嚴峻,主要表現在:汛期降雨量特別密集,累計降水量是歷史同期的3倍,創新中國建國后之最;長江水位持續高位,最高時達到12.76米,距1954年歷史最高水位只差0.11米;內河青弋江、水陽江、漳河、西河等主要支流均超保證水位,形成江南江北兩面夾擊,長江、內河“兩線作戰”的態勢。面對暴雨傾盆、洪水滔天,市委市政府、市防指審時度勢,把防汛抗洪作為當時壓倒一切的任務,全力以赴,嚴防死守,枕戈待旦,連續作戰。
作為市防指總顧問,我7月6日第一時間入駐市防指,在防汛抗洪一線度過了38個緊張的日日夜夜。從擔任縣長、縣委書記到副市長,我在近30年防汛工作實踐中積累了比較豐富的經驗,這些有助于我作為總顧問在風口浪尖保持足夠的定力,并將經驗優勢轉化為智慧和治理方案。這一個多月中,我一直與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朝夕相處,給他們當好參謀助手,盡職不越位。在市防指每天一次的會商中,我都發表對汛情研判的意見,先后有針對性地提出數十條建議和對策,全部被市主要領導采納。當長江和內河水位達到警戒線時,我就提出強化“三線水位責任制”,組織民工“跑牌”巡堤查險,實行拉網式巡查。針對高水位下堤壩可能出現“外崩內塌”險情以及管涌、滲漏等隱患,我提出密切關注并加大對重要涵閘斗門和堤壩的巡查頻次,防患于未然。該項建議引起全市各級防指的重視并落到實處。
更多的時候,我總是赴一線察看汛情,指導除險。江南梅雨期間特別悶熱難受,下大雨時一身濕透,出太陽時又一身大汗。但我從不示弱,和年輕人一起奔忙;三十多天很少進家門,老伴腿關節疼痛,起居不便,我也顧不上了,總是人在堤埂,心系洪水。江北無為大堤十四聯圩出現險情時,我與市防指專家組同志一起趕赴現場踏勘,與基層領導共同會商除險方案,使險情很快得以排除。江南繁昌大堤進入12.76米高水位后,先后出現多處管涌和滲漏隱患,我及時給出治理建議,收到很好效果。針對基層干部和民工長時間連續作戰,可能會產生的麻痹懈怠情緒,7月27日夜間,我帶領市防指幾位干部,對鳩江區后河大堤部分責任段進行暗訪。大堤上坑坑洼洼,滿是泥濘,我們深一腳淺一腳地從深夜11點一直到凌晨3點,對暗訪中發現的問題和隱患,一一提出整改要求。
由于全市上下同心、眾志成城、研判精準、措施有力,確保了全市5000畝以上圩口無一潰破,防汛抗洪斗爭取得決定性勝利。省水利廳主要負責同志給我發來短信說:“今年這樣的汛情,如果沒有您及時提示提醒,很多工作早作安排,后果不堪設想。你們坐陣,蕪湖之福也。”省政府副省長張曙光在不同的場合,對許多兄弟市的主要負責同志說:“你們要像蕪湖那樣,把魏道斌這樣熟悉情況、身經百戰的老領導請到指揮部里坐鎮,防汛抗洪救災才能夠放心!”省關工委張俊主任欣然批示:向道斌同志學習、致敬!
在市防指總顧問的崗位上充分彰顯初心和使命的同時,我帶領市關工委一班人,通過全市各級關工委,層層組織發動,并在蕪湖日報等主流媒體刊發《致全市關工“五老”同志的一封信》,動員廣大關工“五老”助力黨委政府做好防大汛、抗大洪、搶大險、打硬仗的各項工作。他們或巡堤值守,或搶險除險,或協助黨政領導組織好高風險區域人口轉移,全力保護群眾和關工關愛對象的生命安全。在這場特殊戰斗中,全市8萬多名“五老”中共有4萬多名“五老”骨干、積極分子和志愿者參戰,他們“一半立在風雨中,一半浸在汗水里”,宛若一尊尊雕像,在風口浪尖巍然屹立,宣示著關工“五老”的初心使命和責任擔當。
從事關心下一代工作以來,特別是通過參與防汛抗洪等黨委政府階段性中心工作,我有幾點體會和感悟。一是擺正位置,主動作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中,關工委不是中心,但要圍繞中心;不是重點,但要服務重點。關工委工作和市委市政府對此項工作的重視、支持,是緊密聯系、相輔相成的關系,我在平時特別注意把握好這層關系,自覺做到:黨委政府有所呼關工委必有所應,對標對表,看齊跟進,同頻共振,不掉鏈子。關工委主動作為,有為才會有位,才會受到重視,贏得支持;關心下一代工作才會有一個好的政治生態和社會環境。二是夯實關工委工作基層基礎,立足點和落腳點要放在“五老”隊伍建設上,包括骨干隊伍、積極分子隊伍和志愿者隊伍。近年來,蕪湖關工系統在全民戰“疫”、防汛抗洪、文明創建、基層社會治理、關愛留守兒童、扶困助學、防溺水等工作中有所作為、有所建樹,無不仰仗于這三支隊伍。這三支隊伍建設好了,關工委工作才有抓手,有依托。三是做好關心下一代工作,必須用心、用情、用力。這三個“用”字,是顧秀蓮主任去年11月聽取蕪湖“黨建帶關建”工作匯報時提出的,高屋建瓴,非常精辟。這些年來,蕪湖市關工委蟬聯三屆全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集體,我個人榮膺中央組織部全國離退休干部先進個人,根本遵循就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保持政治定力,堅持守正創新,不斷開啟新征程,展示新作為。
尊敬的顧主任,尊敬的各位領導,在家庭我不是一位合格、稱職的爺爺、外公,但作為蕪湖市關工委主任,我一定要用心、用情、用力,力爭做一個合格稱職優秀的關工委主任,并將堅持到永遠。
![]() |
Copyright©1990-2024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http://www.195055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內大街225號 郵編:100010 京ICP備18034403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7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