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林青,今年83歲,來自福建省寧德福安市。1998年退休擔任福安市關工委主任,一干就是23年。今天,我以基層關工委五老代表的身份,參加中國關工委成立30周年表彰大會,深感十分榮幸。借此機會,我將20多年從事關工委工作情況向各位領導和同志們作個簡要匯報,敬請批評指正。
一、不忘初心,堅持立德樹人
閩東是中央紅軍長征前全國八大主要革命根據地之一 ,福安作為閩東革命中心,革命歷史重要遺址遺跡達64個。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德工作期間,把閩東的錦繡河山、燦爛文化傳統和閩東人民自強不息、艱苦奮斗、善良質樸的精神稱之為“閩東之光”,并倡導“把閩東之光傳播開去”。作為一名老黨員,我們有責任、有義務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如何“把閩東之光傳播開去”,我想關鍵在于抓好下一代的教育。我深知教育者首先要受教育,始終注重自身的學習,養成堅持學習、記讀書筆記的習慣,把黨的方針政策、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論述、青少年教育經典故事記錄下來,作為向孩子們“傳播”的生動素材。我憑借自己“老福安人”的優勢,親自上門邀請老紅軍、老教師加入關工委報告團,共同參與地方教育資源的挖掘工作,編寫成中小學生喜聞樂見的特色讀本,制作課件,到學校、到青少年中,講閩東的紅色故事、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德的故事、福安的改革開放故事,累計舉辦講座報告600多場,深受孩子們的喜愛與歡迎。
二、心懷“三農”,助力脫貧攻堅
2008年,福建省關工委開始組織實施農村青年致富“種子工程”。我是學農出身,有著深厚的“三農”工作情懷,我想這是我的老本行,我有信心、有決心把這項工作做好、做實。我幾乎跑遍了福安1880平方公里477個村村寨寨,與農民群眾結下了深厚的感情。沒有工作經費,我多方協調尋求幫助,2013年開始,市委、市政府每年下撥20萬元專項經費,支持關工委工作。我發動農業部門的老伙伴加入科技服務團,進村入戶,上門送政策、送農資、送信息、送服務;在聯合農、林、茶業等部門舉辦培訓班、解決技術難題、指導項目建設的同時,重點抓好示范基地建設。多次邀請福建省農科院、福建農林大學專家教授到創業青年王麗希三姐妹創辦的獺兔基地進行技術指導,幫忙解決資金、銷路等問題,歷經10年艱辛,基地穩步發展,獲“國家級畜禽標準化養殖示范場”。12年來,共建立葡萄、水蜜桃、獺兔等示范基地和聯系點50多個,推廣新技術28項,舉辦培訓班100多期,培育“種子”490多人,帶動7000多戶農民增收致富。這些“種子”在自己致富的同時,帶動當地農民共同致富。如“種子”鄭柯發,帶動同鄉村民返鄉種植巨峰葡萄,全鄉358戶中就有近一半靠種植葡萄蓋了新房。又如“種子”陳清與413戶困難家庭建立幫扶關系,實現戶均年增收3.1萬元。去年,兩人都被評為全國“雙帶”農村致富青年先進個人。
三、幫困助學,呵護健康成長
我出身農民家庭,深深懂得知識改變命運的重要性,貧困孩子上學難始終牽掛著我。每次下鄉調研,我都會在筆記本里記下貧困學生的家庭情況。為了不讓一個孩子因為家庭困難而失學,我和關工委的同志們不斷奔走呼吁,得到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1999年成立了“福安市關心下一代基金”,從成立之初的50余萬元增加到現在的1500多萬元,累計發放助學金409萬元,資助困難學生4354名。2016年初中學生王林慧面臨失學,其母親殘疾,父親患精神疾病,我們將她列為重點幫扶對象,一幫就是5年,今年王林慧帶著母親到福州上大學,我又多方協調,幫助解決她們在福州的住宿問題。
20多年最讓我感到欣慰的是,全市各地助學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提高,在我們的積極推動下,2012年福安市在全省率先出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辦法》,每年由市財政出資300萬元,資助貧困家庭學生。我們幫助過的孩子們不斷成長,學會感恩,回報社會,傳遞愛心接力棒。“背起父親上學”的王琳芳被評為福建省孝老愛親道德模范。孤兒姐弟繆麗、繆勇大學畢業后,姐姐當了醫生,時常幫助特困病人;弟弟當了老師,與貧困學生結對,經常利用課余時間義務輔導學生。
四、守正創新,拓展關愛之路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為了提升家長家教水平,2015年,我多方奔走,不遺余力籌辦“家長學校”,得到黨委政府的重視支持,“家長學校”有了200多平方米的活動場所,購置了價值100多萬元的教學器材,動員了本地13位有專業知識、有實踐經驗的專技人員和教師,組成師資隊伍,定期舉辦家教講座,并積極邀請省內外專家為孩子們作心理健康輔導,免費開辦貧困戶子女智力輔導班。2018年成立了“兒童之家”,我們發揮優勢找資源、拉贊助,開展大手牽小手、愛心結對幫扶等活動。5年間,進校園、社區舉辦家教講座80多場、開展親子活動28場、受益6000多人次。
2008年,我因胃癌動了大手術,至今已經13年。我老伴是醫務人員,多次勸我好好休息,不要過于勞累。但我總是想,我是一名老黨員,黨和人民培養了我,63年的福安工作生活,福安就是我的家,我要以感恩的態度來對待我的工作,現在還能走動,應該為黨和人民多做一些有益的事情。我覺得能夠參與關心下一代工作,發揮自身余熱,天天都很開心、都很充實,我只是一名“80后”,我還要為我的夢想付出更多的努力。
閩東是習近平總書記主政過的地方,他倡導“滴水穿石、弱鳥先飛”的閩東精神,長期激勵著閩東干部群眾奮勇向前、爭先作為。我將和同志們一起肩負這份榮譽、責任、使命,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以更加飽滿的工作熱情,用心用情為青少年健康成長增添正能量,以更加優異的工作成績,向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交上滿意答卷。
最后,祝愿各位領導、與會同志全家“福安”,一生“長樂”!
![]() |
Copyright©1990-2024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http://www.195055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內大街225號 郵編:100010 京ICP備18034403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7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