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解體東歐劇變后,原長春地質學院(現吉林大學朝陽校區)的部分師生自發成立了學習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學習小組(M·M學習研究會)。多年來,吉林省大學生馬克思主義自學組織(以下簡稱大學生自學組織)在黨委的領導下,已經成為培養青年馬克思主義者的陣地、黨聯系大學生的橋梁紐帶。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指出“實施大學生馬克思主義自主學習行動計劃,更好發揮理論學習骨干的引領作用和學生理論社團的帶動作用,加強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為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和中央文件精神,在時任吉林省委常委、宣傳部長王曉萍的策劃推動下,2017年4月,吉林省大學生馬克思主義自學組織聯盟(以下簡稱“聯盟”)成立。“聯盟”成立后,得到了顧秀蓮主任的肯定和支持。“聯盟”突出理論特色,突出共建共享,突出扶持指導。打破了高校間的界限與壁壘,破除學習和踐行馬克思主義的瓶頸問題。形成了省委統一領導,省委宣傳部總抓、省高校工委(省教育廳)、團省委、省關工委等相關部門密切配合,各高校黨委具體實施的“聯盟”工作新格局。主要做法是:
一、領導帶頭,扶持指導
“聯盟”成立后,全省62所高校都成立了“青馬工程”指導委員會,指導委員會主任由黨委書記(或副書記)擔任,辦公室成員由學校黨委宣傳部、團委、學工部、關工委等負責同志擔任。省委在印發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行動實施方案和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等三個文件中,都反復強調要發揮“聯盟”和“青馬工程”的帶動作用。中國關工委主任顧秀蓮、省委書記巴音朝魯、省委副書記高廣濱和省委常委、組織部長王曉萍,省委常委、宣傳部長石玉鋼等領導,多次深入到吉林大學、東北師范大學、長春師范大學和長春中醫藥大學等高校參加“聯盟”活動,與青馬學員互動交流。
二、搭建平臺,提供保障
“聯盟”成員單位黨委努力為大學生自學組織、青馬工程提供保障、搭建平臺,做到有導師、有教材、有場所、有經費。堅持學習環節“四固定”,即固定指導教師、固定教材、固定場所、固定時間;堅持學習計劃“四明確”,即明確學習內容、學習形式、學習目標、研究目的;堅持學習方法“四結合”,即學習原著與學生實際相結合、與社會實踐相結合、與形勢政策相結合、與專題報告相結合。省委宣傳部在全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中增設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專項課題,14個聯盟成員單位立項18個。成立由長春中醫藥大學牽頭的吉林省高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思想研究協同創新中心。建立了吉林大學新老“M·M”研究會“牽手共建”、東北師范大學“仿吾名家論壇”“馬克思主義經典品讀大會”、長春理工大學“理工黨旗紅”特殊黨課、長春師范大學“網絡直播、微信聽書”、東北電力大學“心有所信、方能行遠”座談會、長春工程學院“青馬校”、長春工業大學“青馬班”、吉林師范大學“共筑夢想”報告會、延邊大學“掃墓瞻仰祭英靈”主題教育、吉林農業大學“科技支農幫扶團”、長春大學“團風學苑”、省教育廳“學習筑夢”行動等一大批平臺載體,讓有意義的事變得有意思。通過團隊競技、思想交流、實踐淬煉凸顯理論魅力,使全體學生動起來,經典文章讀起來,教育效果實起來。
三、典型引路,高端引領
省關工委充分發揮“聯盟”的橋梁紐帶作用,與12所大學建立線上線下溝通機制,利用省關工委網站、機關刊物廣泛宣傳大學生自學組織、青馬工程的典型經驗,及時向中國關工委、省委組織部、省委宣傳部、省教育廳、團省委和新聞媒體推介。省關工委與長春中醫藥大學黨委建立全面合作關系,共建杏林青馬工程基地。組建由學校黨委書記、校長等優秀黨員干部,關工委老同志組成的杏林青馬導師團。借鑒中醫藥文化“金木水火土”理念,創新實施理論導航、文化滋養、導師引領、實踐淬煉、自我提升的“五行計劃”。受到顧秀蓮主任、教育部關工委李衛紅主任、省委書記巴音朝魯的贊揚和肯定。長春中醫藥大學的經驗在“聯盟”單位中廣泛推廣,其引領示范作用日益凸顯。
在一批批青馬學員中涌現出了許多優秀大學生,大學生自學組織的“種子工程”效應不斷顯現。出生時失去左臂的張超凡是“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第24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2020年8月,被聯合國授予“全球青年抗疫榜樣”。多年來,她深入到全國高校、部隊舉辦巡回公益勵志演講700余場,抗疫期間超凡夢想公益基金累計募集愛心善款890余萬元。北華大學2016級學生艾澤銘在疫情第一線奮戰83天,成為“最美大學生逆行者”,榮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國家榮譽稱號。張超凡、艾澤銘自強不息、攻堅克難的精神點燃了廣大學生的理想信念之火,信仰馬克思主義成為追夢的不竭動力。
四、實踐淬煉,自我提升
“聯盟”成立以來,遵照習近平總書記“把思政課的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的重要指示,堅持每年開展“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活動開展前,四家聯盟指導單位下發活動方案,活動結束時召開總結表彰大會。在首屆社會實踐活動中共組建1638支社會實踐隊,參與師生74190人,500多名學生體驗“紅色筑夢之旅”,傳承紅色基因,弘揚愛國主義精神。20個優秀單位、20支優秀團隊、40名優秀個人、20個優秀項目和“吉林省高校畢業生十佳創業先鋒”“吉林省十佳大學生”受到表彰,并對20個優秀項目給予經費扶持。
2020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以“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獻給祖國”為主題,組織動員7.1萬名大學生以政務實習、企業見習、志愿公益為主要方式,知社情、接地氣、增本領。在抗擊疫情的戰役中,長春中醫藥大學青馬師生深入醫療一線預檢分診,下沉社區變身網格員。杏林青馬工程黨委組建了由青馬師生構成的6支戰疫突擊隊,15個青馬教師小組奔赴武漢抗疫前線。東北師范大學649名青年志愿者,通過“學伴+”網絡學習互動計劃開展線上支教助學實踐活動,與162個家庭結成輔導“幫幫團”,為農村留守兒童和家庭困難學生遠程送去關愛幫扶。
如今,“聯盟”已經成為省委、省政府加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抓手,為省關工委“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提供了舞臺。我們將一如既往,發揮自身優勢,為“聯盟”的創新發展貢獻力量。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規劃了中國新征程,提出了“十四五”發展建議,討論了2035年遠景目標。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好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把關工委的事情做好,為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貢獻力量。
![]() |
Copyright©1990-2024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http://www.195055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內大街225號 郵編:100010 京ICP備18034403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7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