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之濱、紅船之畔,有一棵常青樹,扎根沃土、生機勃發,煥發著綠葉新枝。細細數來,這棵常青樹今年已添上第 31 道年輪。這棵常青樹,就是剛過了 30 周年的浙江省關工委。自從老主任王耀亭省委組織部原部長手上接過旗幟,我在省關工委工作度過了 12 載春秋。每每回顧走過的路,心中充滿了說不完的欣慰、道不盡的情愫 :感染于顧秀蓮主任為班長的中國關工委領導班子服務大局的政治覺悟、務實創新的工作作風、熱情親和的為民情懷 ;感慨于全省關工委系統的同志們上下一條心、勝似一家人 ;尤其感動于各條戰線的五老幾十年如一日,獻了青春獻白發、甘灑余暉映朝陽,在疫情防控的前線留下難忘的身影,在美麗浙江的圖卷描繪綠水青山的筆觸,在關愛保護的陣地書寫生動的故事,以老有所為詮釋著“五老精神”。很多人常常以開玩笑的口吻,問我們這些關工委的“一號老頭”,你們退休了為什么還要工作?難道是官還沒當夠?其實,哪有當不夠的官,只有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做得不夠。
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是關系國家興衰的大事 ;
關心下一代事業是鑄魂育人、面向未來的希望工程。關工委組織從改革的春風中走來,邁入了更加昂揚的新時代。無論時代給我們出了什么樣的新命題,無論新環境會發生何種變化,教育引導一代又一代青少年聽黨話、跟黨走,就是關心下一代的不變初心和永恒使命。在 12 年的工作探索中,我感到,關工委工作既非常重要,又相對容易被忽視 ;既領域寬廣,但做好、做精卻又難度不小。新時代關心下一代事業如何才能繼往開來,實現跨越發展?實踐給了我們深刻的啟示 :
必須始終堅持政治引領這一根本靈魂
一個組織的屬性,決定了它的初心和使命。關心下一代工作是黨的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政治性是關工委的第一屬性;堅持黨的領導,就是關心下一代工作的根本命脈。我們關心、教育、培養青少年,就是為了立德樹人、鑄魂育人,把黨的正確主張轉變為青少年的自覺行動。浙江省關工委堅持把政治建設放在首位,牢牢把握“黨建立關工委為了什么、關工委應該為黨做些什么”的主旨,圍繞浙江作為中國革命紅船起航地、改革開放先行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重要萌發地的政治優勢,每年突出一個主題,開展了“輝煌 70 年 · 我心中的祖國”“弘揚紅船精神 爭當時代新人”“同心共筑美麗浙江”“弘揚雷鋒精神 學習‘最美浙江人’”等主題教育,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組織讀書征文、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有聲閱讀等系列活動,引導青少年在“紅船精神”的指引下,訪紅色英模、走紅色之路、讀紅色經典,書寫“少年說”,爭做“弄潮兒”。特別是省、市、區關工委聯動,連續幾年在臺州市椒江區策劃“大陳島墾荒精神代代傳”主題教育活動。2016 年“六一”節前,大陳島墾荒隊員后代得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勉勵,這是對我們工作的最大褒獎。
必須始終堅持永葆先進這一內在動力
五老是關心下一代的工作主體,是關工委區別于其他組織的顯著標志和特殊優勢。人生壯年,他們在各條戰線上意氣風發,用真誠與執著譜寫了人生的華章 ;花甲之年,他們又用夕陽余暉貢獻丹誠,用激情與責任溫暖著祖國的花朵。“五老精神”正是生命不老的閃亮,更是社會主義道德精神的閃光。因此, 關工委的先進性集中體現于五老在黨委、政府的工作大局中主動作為,在青少年關注的急事難事上因勢而謀。正是全省1800 多個五老報告團進學校、走村社、入企業,孜孜不倦地用自己的親身經歷,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歷史積淀講清楚、實踐根基講明白、精髓要義講透徹,才使得青少年真正懂得“強國一代”的歷史使命。正是五老大手拉著小手,當好培育“拔節孕穗期”的引導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知心人、解決“成長的煩惱”的熱心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聲音才會傳得更開、傳得更廣、傳得更深。
必須始終堅持以青少年為中心這一價值歸宿
青少年健康成長成才,是衡量關心下一代工作成效的唯一尺度,也是廣大五老的使命價值。堅持服務青少年的正確方向,就是要深深植根青少年、充分了解青少年、一切為了青少年,著力解決好青少年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努力成為青少年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堅強力量。“福彩暖萬家”“愛心圓夢”等每年為困難青少年送去近億元公益金 ;“‘七五’青少年系列法治教育”“關愛明天 · 普法先行”“網上律師事務所”等,把法治思維深深植根到孩子們的心田;3100 多個五老關愛團帶動社會志愿者,擔任調解員、合適成年人、社會關護員,為失足失范、涉罪涉毒青少年搭建“陽光驛站”,撐起了一片愛的藍天。關工委在黨和青少年之間架起了一座座連心橋。在農村,連續 10 年推進“十萬五老結對關愛農村未成年人”品牌,“奶奶關愛團”“代理家長”“成長導師”,無微不至地為留守兒童、困境兒童提供思想引導、文化輔導、心理疏導、行為指導。在學校,青藍工程、幫扶支教團,精準幫扶、扶貧扶智。在社區,8000 多所“假日學校”“四點鐘學校”,豐富了新居民子女、雙職工子女、“小候鳥”暑期課余的精神文化生活。在企業,師傅式技能培訓、長輩式關愛幫扶、親情式心理疏導,引導青年職工為“浙江制造”增光添彩。之江大地上,關工委正以更加精準化、專業化、科學化的服務解決一個個“成長的煩惱”,努力踐行“哪里有困難青少年,哪里就有關工委和五老”的責任擔當。
必須始終堅持改革創新這一關鍵因素
關工委要適應新時代,開啟新征程,關鍵要靠改革創新。省關工委始終秉持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推動群團改革走深走實,通過改革跟上形勢、激發優勢,通過改革推進組織創新、機制創新、工作創新。我們一年一專題地召開現場會,持續不斷地推動民企關工委、法治幫教、基層建設、品牌創建、兩史教育、基地培育等工作,積極開拓新領域、推廣新載體、建設新陣地,因地制宜地打造了 400 多個各具特色、富有成效的“關”字號品牌,形成了一地一品、一縣一載體乃至一鎮一特色的工作格局。臺州市“陽光驛站”被列入“全國關心下一代十佳品牌”,得到中央領導的批示。“第二課堂”“兩山好少年”“萬名學生手拉手”等,引導城鄉青少年走出課堂,同實踐、共成長 ;“長者會客廳”“在鮮紅的黨旗下”等,五老與青少年面對面座談交流,傳思想、傳精神 ;“假日學校”“四點鐘學校”等,積極回應青少年和家長所需所盼,結親情、解難題 ;“用你的愛,溫暖老區孩子”“陽光助學行動”等,打響了“助學就找關工委”的知名度,送關愛、暖人心……關心下一代工作在品牌的引領下,更具時代性、實效性和創造性。
必須始終堅持夯實基層這一工作基礎
關工委的工作對象和依靠力量在基層,工作的主陣地在基層,工作的重點、難點、熱點問題反映在基層,工作的創新、發展、成果體現在基層。實踐證明,基層工作狀況直接關系著上級要求和工作部署能否落到實處。只有層層落實抓基層、打基礎,實現基層組織建設的常態化、制度化、科學化,才能持續保證關工委系統上下貫通、同頻共振。省關工委按照省委群團改革“小機關、強基層、全覆蓋”的要求,建立了 4.3 萬多個關工委組織,遍及鄉鎮(街道),村(社區)覆蓋率達 90% 以上,“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組織網絡基本建成。兩新園區、商務圈、樓道、村民小組等小微組織,把五老對青少年的關愛,送到了基層的神經末梢。我們每年組織關心下一代大調研,在加強指導、把握規律的基礎上,解決基層突出問題,科學設計關心下一代工作的目標、路徑和辦法。先后推廣溫州“五老護苗”志愿隊伍和寧波“四化型”工作模式,探索“關工委 + 五老團隊”的新思路,把關心下一代工作做到每家每戶、每個青少年心坎上 ;創建了 1389 個教育基地,每年參與基地活動的青少年超過 3000 萬人次,成為關工委和五老守好初心、忠于初心、踐行初心的重要陣地。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 ;弦歌不輟,薪火相傳。轉眼間,迎來了中國關工委成立 30 周年。正所謂,三十而立正芳華。生命的量值,人類無法違逆 ;但精神的刻度,卻能越過生命之極限,長留于世,流芳千年。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繼續發揚好“五老精神”,保持昂揚的斗志與定力,永葆初心,砥礪奮進,定能書寫好關心下一代事業的新時代答卷,在新的征途上贏得新勝利,再創新輝煌!
![]() |
Copyright©1990-2024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http://www.195055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內大街225號 郵編:100010 京ICP備18034403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7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