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不忘 創業維艱——專訪中國關工委初創時的親歷者閔振環、溫厚文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http://www.1950555.com/  2020年09月28日  來源:
摘要:2020 年,是中國關工委成立 30 周年。30 年既慢且長,30 年風雨兼程,漫漫求索,30 年努力奮斗,卓越輝煌。遙想當年初創時的心路歷程,至今很多事情還歷歷在目,久久不能忘懷。在這個特殊

2020 年,是中國關工委成立 30 周年。30 年既慢且長,30 年風雨兼程,漫漫求索,30 年努力奮斗,卓越輝煌。遙想當年初創時的心路歷程,至今很多事情還歷歷在目,久久不能忘懷。在這個特殊的時候,中國關工委常務副主任閔振環和副秘書長溫厚文共同接受了《中國火炬》記者的專訪。兩位老同志都親歷了中國關工委初創時的激情歲月。讓我們通過他們的回憶,共同感受當年無比激動、無比艱辛又無比自豪的日日夜夜。

初衷與使命

《中國火炬》記者(以下簡稱記者): 還記得聽到中國關工委成立消息時的情景嗎?

溫厚文(以下簡稱溫): 至今都難以忘懷。那是在 1990 年 5 月 18 日的清晨,我當時跟隨康老(康世恩同志)在無錫出差,聽到中央廣播電臺發布了一條消息 :“經中央批準,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在京成立。康世恩同志任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主任。”聽到這個消息后,我立即向康老作了匯報。

記者 :康老聽到這個消息后是什么反應?

溫 :說實話,在這之前,康老根本沒有想到中央會讓他當這個“官”。當時他的心情是既驚訝又激動。他認為這是中央對他的信任,同時也深感責任重大。當時全國離退休人員 2000 多萬,其中老同志幾百萬人。把老同志組織起來,發揮他們的政治優勢,做好關心下一代工作,康老認為這是關系黨和國家的命運和前途,關系四化建設事業興衰成敗的大事,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項重大基礎工程,也是老同志義不容辭的責任。當時康老對我說 :“既然中央決定我來組織這項工作,要做就必須做好,不能辜負中央的囑托。”

記者 :當時,為什么要成立這樣一個組織?

閔振環(以下簡稱閔): 我們黨歷來十分重視培養接班人的問題,建立這個組織,是形勢的需要,也是歷史的必然。1984 年,河南省安陽市離退休老紅軍、老干部袁覺民、馬馳、江振榮、侯占璽、蘇鴻伯、呂文斗 6 位老同志,針對青少年中出現的一些新情況、新問題,寫信給安陽市委,建議成立以老同志為主的關心下一代協會,發揮老同志余熱,對青少年進行思想政治和科學文化教育。這一建議很快得到了安陽市委的積極支持,并于當年在安陽成立了全國第一個以離退休老同志為主體的關心下一代協會。時任團中央書記處書記胡錦濤同志到會祝賀并發表講話。他在講話中指出 :“安陽市關心下一代協會的成立,為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工作提供了一種動員社會力量的好形式,開辟了一條新途徑。”安陽關協的成立,為中國關工委的成立奠定了基礎。

溫 : 安陽關協成立后,中央及有關部門非常關注這個組織所發揮的作用。中顧委、中組部、團中央、老齡委分別在 1985 年和 1988 年召開了兩次關心下一代工作座談會。1985 年,時任中央書記處候補書記喬石在講話中指出 :“關心下一代工作在今天是件有著特殊意義的大事,影響深遠,不僅關系到 20 世紀末我國是什么樣,而且關系到 21 世紀前 50 年我國是什么樣。因此,全黨、全軍、全社會都要來關心下一代的健康成長,努力把他們培養成為無產階級革命事業的可靠接班人,培養成為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中堅力量。”1988 年,時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同志在講話中充分肯定了安陽的經驗,要求“繼續推廣河南省安陽市以及在這次會議上交流的經驗。”“條件成熟的地方,要適時成立關心下一代協會。”“希望各級黨委充分認識老同志關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意義,積極動員更多的老同志參加這項活動,對他們工作中取得的成績要予以表揚,對工作中遇到的困難要及時幫助解決。”

閔 : 1989 年那場政治風波后,王迪康等 30位老同志聯名給中央寫信,提出前幾年我們工作中最大的失誤是對青少年的教育不夠,建議成立一個把老同志組織起來對青少年開展革命傳統教育的組織。中央很重視這個建議,經江澤民等中央領導同志研究,同意建立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由習仲勛、王任重任名譽主任,康世恩任主任,王照華任常務副主任。

記者 : 老同志為什么那么執著從事關心下一代事業?

閔: 我們很多老同志都親身經歷過革命戰爭、新中國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年代,他們中有老紅軍、老干部、老勞模、老教師、老專家,對于新中國從建立到發展的每個時期都有切身感受。作為從事革命工作一輩子的共產黨員,他們晚年的希望,就是能夠繼續發揮余熱,教育引導青少年堅定走社會主義道路,堅定聽黨話、跟黨走。他們認為這是義不容辭的責任與使命。

溫: 當時的劉建章、李力安、曾志、莊炎林、孫毅、劉英、王定國等老同志,就是其中的代表。他們為關心下一代工作的迅速開展,付出了大量心血、作出了重要貢獻,為青少年健康成長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關工委成立后,這些老同志可以說是有會必到,有活動必參加,參加必發言,積極為關心下一代工作開展建言獻策。他們是關心下一代戰線的杰出代表,為全國從事關心下一代工作的老同志起到了示范帶頭作用,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也是“五老精神”的締造者。

記者 : 老同志的這份執著,就是他們從事關心下一代工作的初心和使命吧。

溫 : 是的,這份執著源于老同志的初心和使命。記得在 1990 年 6 月 28 日,中國關工委成立后在人民大會堂召開的第一次關心下一代工作座談會上,時任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瑞環同志代表黨中央作了激情講話。他強調了關心下一代工作的重大意義并提出要求。我記得李瑞環同志指出 :“關心下一代工作,是關系到國家命運和前途的一件大事,我們共產黨人,在全國解放前流血犧牲,前仆后繼,在新中國成立后又艱苦奮斗,日夜操勞,究竟為什么?我們的一切奮斗和工作,歸根到底都是為了民族獨立、國家的富強和人民的幸福,為了建設偉大的社會主義、共產主義,也就是說是為了未來,為了后代。假如我們兩眼一睜,忙到熄燈,忽視了對下一代的教育,就等于忽視我們黨奮斗的最終目標,忽視我們畢生為之奮斗的革命建設事業的偉大成果,我們就是糊涂人。”

閔 : 那次會議,李瑞環同志還強調 :“把老同志組織起來進行關心下一代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個創新。希望大家都支持老同志做好這項工作。”康老在會上也講了話。他強調 :“對青少年一代的教育根本是要解決走社會主義道路問題。我們一定要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教育青少年,幫助他們探索真理、認識真理、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引導青少年樹立革命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當時兩位領導的講話,指出了老同志從事關心下一代事業的初心和使命。

記者 : 你們剛才都提到了 1990 年 6 月 28 日召開的關心下一代工作座談會,那次會議的意義一定非比尋常。

閔 : 那是中國關工委發展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會議。當時,中國關工委名譽主任習仲勛同志特地為會議的召開發來了賀詞。他在賀詞中指出,關心下一代是全黨全國人民的一件大事,更是我們老同志義不容辭的責任。他希望全體老同志繼續發揮自己的才華和智慧,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社會主義法制教育和共產主義理想教育,為關心教育下一代創建新的功績。中國關工委名譽主任王任重同志在致辭中指出,關心教育下一代,以毛澤東同志為首的老一代無產階級革命家都是十分重視的,把這個問題提高到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四化事業興衰成敗的高度來看待。我們這些跟著毛主席歷盡千辛萬苦創建共和國,開拓社會主義的老同志,應義不容辭地承擔起這項歷史重任。他愿和所有老同志一起,齊心協力做好這項具有戰略意義的工作。鄧穎超大姐專門為這次會議題了詞。她的題詞是“老同志要充分發揮政治優勢,關心下一代的健康成長,把青少年培養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可靠接班人。”老領導都希望組織動員更多老同志積極參與關心下一代工作,要求各級黨委、政府都要重視和支持關心下一代工作。這次會議為關工委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是我們畢生難忘的一次重要會議。

初建時的艱苦努力

記者 : 關工委成立之初,遇到了什么問題和困難嗎?

閔 : 中國關工委成立之初,缺少經費,沒有辦公地點,這是最直接的困難。當時有人提出來,可以發揮老同志的人脈資源去經商辦公司,或去賣彩票來緩解經費困難的問題。但康老等老領導都否定了這些意見。他們說,關工委絕對不能從事以盈利為目的的商業活動,這有悖于關工委成立的初衷。關工委和老同志要發揚黨的艱苦奮斗精神,要依靠黨委、政府以及有關部門來解決這些問題。

溫 : 我們記得,當時康老親自找中石油、中石化的領導同志,請他們幫助和支持中國關工委的工作。中石化從職工宿舍中撥出兩套房,作為中國關工委的臨時辦公地點。不僅如此,在辦公用具、機要交通、工作人員用餐等問題上中石化都一并幫助解決了。

閔 : 是的,中石化和中石油為關工委的發展給予了很大的幫助與支持。中國關工委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王照華同志帶領中國關工委的工作人員,發揚了共產黨人的優良傳統,因陋就簡、艱苦樸素,堅持工作,與中央、國家機關有關部門、各地關工委加強溝通和聯系,使各項工作迅速開展起來。

記者 : 關工委迅速發展的生命力在哪里?

溫 : 全國最早開展關心下一代工作的是河南安陽,在組織老同志教育青少年方面有很豐富的經驗。中央領導同志要求推廣安陽的經驗。因此,康老于 1990 年底在安陽召開了全國關心下一代工作經驗交流會,系統總結和推廣安陽的經驗。這次會議既現場學習推廣了安陽的經驗,又觀看了少年兒童的才藝表演,在老少互動中開得很成功。這給當時全國從事關心下一代工作的老同志很多啟發,很快安陽的經驗就在全國普遍推廣。這也是關工委由點到面迅速發展的生命力所在。

記者 : 關工委的指導思想是如何確立的?

溫: 康老得知自己擔任中國關工委主任之后,帶著一些問題和想法,先后拜訪了彭真、李先念、習仲勛、王任重等老同志,當面向他們請教。我至今還記得康老專程拜訪彭真同志的情景。那是在 1990 年的 6 月 25 日,康老專程來到北京西郊的彭真住所。一見面彭真同志就緊緊握住康老的手說 :“祝賀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成立,關心下一代是件大事情,帝國主義寄希望于中國的第二代、第三代,希望你們委員會做好工作。”彭真同志當時雖已 86 歲高齡,仍然情緒飽滿,談笑風生。他對康老說 :“關心下一代可以說是頭等重要的大事之一,資產階級和我們爭奪下一代,我們要把他們爭奪到共產主義道路上來,要讓年輕人知道社會主義發展的必然性,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改造主觀世界。”康老說 :“關心下一代工作面很寬,我想重點還是培養接班人問題,使青年人堅信馬列主義、社會主義必勝。適應青年特點,教育形式要靈活多樣,寓教于樂,寓教于學,寓教于生活中,使老同志與青少年思想溝通,才能有共同語言。”彭真同志贊成這個觀點,接著說:“根本問題還是要幫助青年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解決一輩子走哪條路的問題。你們要了解青年人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有什么問題?及時提出建議,成為黨和政府關心下一代的助手。”當天,兩位老人坐下來長談了兩個多小時,一起就關心下一代工作的對象、方法,面臨的形勢,交換了意見。

閔 : 經過與一些老同志的當面請教,康老對開展關心下一代工作心中有了數,他與王照華一起聽取了各方面的意見,研究提出了關工委工作的指導思想 :必須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必須堅持德育為先,忠誠于黨。

探索與實踐

記者 : 萬事開頭難,關工委主要依托什么打開了工作局面?

閔 : 康老與王照華等同志具體研究如何把委員會籌建起來時認為,關心下一代工作是一項社會性的大工程,必須全社會都來抓才能奏效。因此他主張要依靠中央有關工作部門,如組織部、宣傳部、團中央、婦聯、總工會、司法部、文化部、教育部、解放軍總政治部等,請這些單位的負責同志任委員會的副主任,依靠組織力量共同做好這項工作。

溫 : 關工委主要起到協調、配合和拾遺補闕的作用。康老還聘請了王平、王首道、伍修權、肖克、胡喬木、黃華、陳慕華、雷潔瓊、康克清、楊靜仁、陳野蘋、榮高棠、劉建章、李力安、曾志、賀敬之、莊炎林、孫毅、劉英、王定國等 20 位德高望重的老同志當顧問。在這些老同志熱心關懷下,在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關工委迅速打開了工作的局面。

記者 : 關工委開始時著重抓了哪些工作?

溫 : 這是康老最關心的問題。康老說過 :“關心下一代工作應該包括所有青少年,但從實際出發,應該研究教育的側重點。”為此,康老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著重抓好兩頭的工作方針。一頭是要抓好大學生的思想教育。康老認為,大學生是有科學知識的跨世紀接班人,他們的思想品德、文化素養如何,將直接影響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他與北大、清華等高校的大學生座談,又到大慶油田深入基層與大學生職工幾次開座談會,掌握了大量的一手資料,并撰寫了《青年知識分子成才之路》的調查報告,先后在《求是》《中國青年報》上發表。《人民日報》在 1991 年 12 月3 日轉載了這篇調查報告并加編者按。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宋平看后,特地給康老寫來一封信。信中說 :“我一口氣讀完了你寫的文章,你實在做了一件大好事。我已請國家教委組織各大專院校黨委學習。希望你今后繼續調查,多寫一些這樣的文章。”

記者 : 那另一頭工作是什么?

閔 : 另一頭工作就是失足青少年的挽救教育工作。當時康老看到司法部等一些單位的調查顯示,青少年犯罪年齡越來越小,惡性案件越來越多,作案手段越來越惡劣,這使康老十分憂慮。他認為,這反映出社會、家庭、學校等多方面的問題,外部環境對青少年的影響不可忽視,關鍵在于引導和教育。康老花了不少精力研究青少年犯罪原因和加強教育的方法。他全力支持中國關工委和司法部聯合召開挽救失足青少年的經驗交流會。他還在《人民日報》上發表文章,闡述挽救失足青少年的方針和做法,以引起全社會的重視和關心。中國關工委的老顧問曾志、劉英、劉建章、王定國和老藝術家田華、趙子岳等,利用節日到管教所與未成年犯一起座談,還開展了結對幫教活動,用自己親身經歷對未成年犯進行教育,感動了許多孩子。他們回歸社會后,重新站起來,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記者 : 康老還注重發揮了哪些群體的作用?

溫 : 康老特別重視發揮老藝術家、老專家在教育青少年中的作用。關工委成立不久,老藝術家趙颯、田華,著名婦科醫生嚴仁英等老專家,先后寫信給康老,分別倡議成立中國關工委老藝術家委員會和老專家委員會。康老都給予熱情支持,兩個組織分別在 1991 年和 1992 年正式成立。

閔 : 老藝術家演出隊年齡最大的是 80 歲,最小只有幾歲,大家親切稱這支隊伍為“四代藝術團”。后來田華曾經回憶說 :“康老不止一次給我們講,不抓工業沒有鋼,不抓農業沒有糧,不抓關心下一代,我們國家就沒有希望。”這幾句話給田華的印象太深刻了,她走到哪里就宣傳到哪里。老專家委員會的數十名醫學、心理學、社會學專家積極發揮作用,為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溫 : 康老認為,發揮多方面的人才優勢,為關心下一代的發展創造濃厚的輿論氛圍,這樣才能使我們的工作更加生動活潑富有成效。

記者 :《中國火炬》是在康老倡導下創辦的,能講講當時的情形嗎?

閔 : 中國關工委和各地關工委之間是指導關系,如何緊密地做到上下溝通,光靠發文件是不行的。要加強指導就需要有個工具。因此,康老在 1993 年就提出要創辦個刊物。

溫 : 當時,康老與照華同志商量,請陳云同志為刊物題寫了刊名《中國火炬》,請王立文、江蘭、高峻、趙國偉等同志來具體籌備。王立文同志作為總編,做了大量的艱苦工作。我們在創辦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難,康老和照華同志多次聽取匯報,幫助解決。

閔:康老時常囑咐我們,要學習毛主席在《晉綏日報》的講話精神,要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要依靠大家來辦報。他強調,辦就要辦好,格調要高,要真正起到鼓舞人的作用。

溫 : 記得康老看到《中國火炬》1995 年第一期創刊號時,他正在北京 301 醫院住院,是在病床上看到的雜志。他很高興,表揚了辦刊人員,并要約辦刊人員匯報一次。

閔 : 在匯報中,康老對辦刊人員說 :“辦什么事都要認真,搞石油、石化是這樣,搞刊物也應該這樣,任何事情只要認真去辦,就一定能辦好。”當時康老的這些話,至今還時時在我們耳邊回蕩,我們也沒有辜負康老的期望和囑托。《中國火炬》已創刊 25 年了。25 年來,在中國關工委的領導和關心下,經過全體工作人員的努力,這本刊物已經成為一個傳達黨的方針政策、溝通上下、交流經驗、指導工作、服務五老的重要工作刊物,為關心下一代事業不斷向前發展起到了鼓與呼的作用。

成果與希望

記者 : 初創時期,關工委可以說是在不斷摸索中前進的,你們認為,我們取得哪些成績?

閔 : 經過康世恩、王照華和老顧問、老同志堅持不懈的努力,初創時的關心下一代事業在各地蓬勃發展。截至 1995 年,從事這項工作的老同志很快達到 300 萬人,各省區市和許多縣鎮村都建立了關心下一代組織。他們卓有成效的工作受到黨政領導和社會各方的好評。

溫 : 在 1991 年和 1995 年召開的全國關心下一代先進集體、先進個人表彰大會上,中央領導同志都充分肯定了中國關工委所做的工作,對于老同志給予高度的評價,并對今后工作提出了要求和期望。這些都極大地鼓舞了老同志,更加堅定了老同志做好關心下一代工作的信心和決心。

閔 : 在此后的發展中,中國關工委分別在王丙乾、胡繩、顧秀蓮同志的領導下,逐步確立了“急黨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盡關工委所能”的工作方針和“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積極配合、主動作為”的工作定位,明確了中國關工委是以離退休老同志為主體,在職領導干部參加,有關部門相互配合,以培養“四有”新人為目的的群眾性工作組織。特別是黨的十八大后,顧秀蓮同志帶領大家,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關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關心下一代事業伴隨著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性進步,呈現出繼往開來、開拓創新、跨越發展的新氣象。

閔振環和溫厚文兩位老領導共同親歷了中國關工委發展變化的 30 年,他們在工作中結下了深厚的友誼,記者可以感受到他們之間有很深的默契。采訪最后,記者想讓兩位老領導共同談談對中國關工委 30 年的發展有什么特別的感受時,兩位老領導有了稍許沉默,然后對望一眼說道 :記得在 1995 年的 4 月 21 日,那時康老因為病情加重到了彌留之際,但他的手還不停地微微抖動。我們知道他有話要說,便拿來紙筆。他緊握手中的筆,在紙上歪歪斜斜寫下了一個“油”字,這竟成了康老的絕筆和最后的囑托。我們心中明白,在康老生命的最后時刻還有很多放不下的事情,除了石油之外,一定還有我們關心下一代事業,這就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情懷。今年,我們迎來了中國關工委成立 30 周年,我們不會忘記那些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中國關工委初創時所表現出來的高瞻遠矚的政治遠見、博大崇高的革命胸懷和勇于開拓的奮斗精神,這些都將永遠激勵著我們不斷向前邁進。我們期望,在新時代中國關工委再有新作為,再創新輝煌。

編后 :

幾位老同志的體會文章和中國關工委初創時期見證者的專訪,讓我們感覺到一種力量,一種關工人所獨有的力量。這份力量來源于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來源于對祖國薪火相傳事業的責任,更來源于對下一代無私的愛。30 年來,在黨的領導下,關工人始終把培養教育下一代的使命同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留下了許許多多感人的事跡。回憶過去是為了更好地邁向未來,回顧歷史是為了啟發我們去接續歷史、傳承使命。三十而立再出發,面對新時代新任務新要求,這份力量將會繼續傳遞下去,不僅在關工人之間傳遞,也將會在我們的下一代中繼續傳遞。

Copyright©1990-2024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http://www.195055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內大街225號 郵編:100010    京ICP備18034403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75號
亚洲熟妇无码久久精品|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视频99| 国产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 日韩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扒开做爽爽爽的视频| 91麻豆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 久久久精品中文字幕麻豆发布| 日韩在线一区高清在线| 国产精品WWW夜色视频| 国语自产偷拍精品视频偷蜜芽|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久| 免费精品国产自产拍在| 久久久精品国产免大香伊|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久免费 | 国产色婷婷精品免费视频| 久这里只精品99re66| 精品日产卡一卡二卡麻豆| 久久精品99久久香蕉国产色戒|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精品国产自在在线在线观看| 日韩一级在线视频| 亚洲av日韩av无码| 国产99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播下| 精品国产天堂综合一区在线| 人妻少妇乱子伦精品| 久久99精品久久水蜜桃| 国产精品久线在线观看| 久久九九有精品国产23百花影院|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国产亚洲午夜高清国产拍精品 | 国语自产偷拍精品视频偷蜜芽|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尤物|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涩爱|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直播| 国产精品蜜臂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熟女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情侣自拍| 四虎一影院区永久精品| 亚洲av日韩av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