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綜治委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專項組(領導小組)、綜治辦、網信辦、文明辦、高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教育廳(委、局)、公安廳(局)、民政廳(局)、司法廳(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局)、文化廳(局)、新聞出版廣電局、團委、婦聯、關工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綜治委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專項組、綜治辦、網信辦、文明辦、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教育局、公安局、民政局、司法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文化廣播電視局、新聞出版局、團委、婦聯、關工委:
為貫徹落實《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6—2025年)》和中央關于進一步深化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的意見精神,全面活躍縣級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機構,完善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綜治協調、團委牽頭、相關部門齊抓共管、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工作格局,切實做好青少年特別是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和犯罪預防工作,為青少年營造健康、安全、和諧的成長環境,中央綜治委“預青”專項組聯合相關成員單位部署開展創建“青少年零犯罪零受害社區(村)”試點工作。
現將《創建“青少年零犯罪零受害社區(村)”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本地區本部門實際,認真組織落實。
中央綜治委“預青”專項組 中央綜治辦 中央網信辦 中央文明辦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 教育部
公安部 民政部 司法部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文化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 共青團中央 全國婦聯 中國關工委
2017年7月27日
創建“青少年零犯罪零受害社區(村)”
試點工作實施方案
為全面活躍縣級綜治委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機構,完善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綜治協調、團委牽頭、相關部門齊抓共管、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工作格局,根據《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6-2025年)》和中央關于進一步深化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的意見要求,決定部署開展創建“青少年零犯罪零受害社區(村)”試點工作(以下簡稱創建“雙零”社區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圍繞社會治理創新和平安中國建設,堅持預防為主、教育為先、依法治理、綜合施策,切實做好青少年特別是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和犯罪預防工作,為青少年營造健康、安全、和諧的成長環境。
二、組織實施
中央綜治委“預青”專項組、中央綜治辦、中央網信辦、中央文明辦、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文化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中國關工委共同組織實施,各級綜治委“預青”專項組辦公室具體協調聯絡。
三、工作目標
(一)青少年零犯罪
社區(村)內無被審判機關判處有罪的青少年,無實施嚴重危害社會行為但因未達到刑事責任年齡不予刑事處罰的未成年人,不包括外地犯罪回戶籍地社區(村)實施社區矯正的青少年。
(二)青少年零受害
社區(村)內無青少年權益受重大侵害情況,包括嚴重虐待青少年的家庭暴力行為;性侵害青少年特別是未成年人;拐賣或收買未成年人;違反禁止使用童工的規定;留守兒童、困境兒童、殘疾兒童等重點群體因發現、救助不力而使人身受到嚴重傷害;青少年因溺水、交通事故、安全事故等出現致死情況(非責任事故除外);教唆、脅迫、誘騙、利用青少年特別是未成年人實施違法犯罪行為;其他嚴重侵害青少年人身安全、身心健康的行為等。
(三)建立穩定的工作機制、隊伍和陣地
充分整合居(村)委會、綜治、教育、公安、民政、司法、文化廣電、學校、群團組織、駐區單位等各方力量,積極引入青少年事務社工、網格員、“五老”人士、志愿者、相關社會組織等社會力量,主要依托學校、社區綜合服務平臺、綜治中心、社區矯正中心(中途之家),同時發揮青年之家、兒童之家或托管中心、四點半課堂、校外教育輔導站、家長學校、家庭教育指導服務中心(站點)等的作用,建立監測預防、發現報告、評估轉介、關愛幫扶、處置干預的聯動反應機制。借助綜治信息系統和其他基層數據、視頻監控平臺特別是“雪亮工程”,全面掌握轄區內青少年基本狀況,重點青少年群體一人一檔,實行動態監測和動態管理。
本方案中“青少年”年齡界定為不滿25周歲,包括戶籍青少年和流動青少年,以綜治組織、公檢法司等政法機關、民政部門統計數據為依據。
四、工作內容
1.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和法治教育。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設計、組織實施各類法治宣傳教育、道德實踐活動、公益志愿服務等,引導青少年知禮儀、明是非、懂規矩。加強青少年毒品預防教育,增強識毒防毒拒毒意識和能力。民族地區注意教育青少年抵制宗教極端主義,共同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
2.優化青少年成長環境。弘揚倡導良好家風家教,加強家庭教育,關注單親家庭、流動人口家庭等對子女的教育和監護,積極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加強校園及周邊環境整治和安全防范,嚴格落實中小學校園周邊文化營業場所有關規定,強化警校聯動,普遍設立“護學崗”和校園安全巡查隊伍。引導青少年文明安全上網,及時發現、報告和處置網絡色情、低俗、暴力等違法和不良信息,有效防止青少年沉迷網絡特別是網絡游戲。重視社區文化建設,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優秀傳統文化網絡傳播力度,為青少年提供優秀的文化產品和服務。
3.做好重點青少年群體服務管理。對有不良或嚴重不良行為青少年,關注心理和行為波動,及時采取有針對性的預防和矯治措施。對不在學未就業的閑散青少年,發動社區工作者和社工等建立穩定聯系,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對留守兒童、困境兒童、流浪未成年人、殘疾青少年,加大關愛救助力度,建立有效的發現、報告、轉介、處置機制,強化應急救助工作。對服刑強戒人員未成年子女,加強困難救助和心理撫慰,幫助鞏固家庭親情紐帶。
4. 協助開展未成年人司法保護。配合公檢法司機關開展涉罪未成年人社會調查、觀護幫教,依托青少年事務社工、社區工作者等組建合適成年人、觀護員等隊伍。聯系社區矯正、社區戒毒、社區康復、刑滿釋放青少年,開展疏導心理情緒、糾正行為偏差、修復與家庭和社區關系、提供技術培訓等服務項目,協助有關機構做好教育矯治工作。
五、工作步驟
按照“試點先行、逐步推開”的思路,全國層面擬開展為期三年的“雙零”試點工作(每年為一期,開展三期),工作成熟、總結經驗后全面推開。省、市兩級綜治委“預青”專項組結合實際部署開展本級創建“雙零”社區試點工作。
1.申報。縣級綜治委“預青”專項組為創建“雙零”社區試點工作的申報和實施主體。各省級“預青”專項組每年推薦若干工作基礎較好的縣級地區(全國共200個),每個縣(區)確定不超過3個社區(村)作為創建全國“雙零”社區試點單位。
2.試點和督導。各試點單位圍繞目標、標準,開展為期一年的試點工作。試點單位所在省、市兩級“預青”專項組加強工作督導,全國層面定期進行抽查和指導。
3.審核評估。一年試點期滿后,省級“預青”專項組匯總報送本地區試點單位工作材料,中央綜治委“預青”專項組根據數據指標、工作成效、督導情況等開展審核評估。
4. 公布結果。對符合工作目標、標準的試點單位,擬確定為全國“雙零”示范社區(村),公示無異議后由中央綜治委“預青”專項組發文公布,并聯合相關實施單位共同授牌。對全國“雙零”示范社區(村),三年內動態開展復核、確認,一旦出現不符合工作目標、標準的情形,及時予以撤銷。
六、工作保障
1. 經費支持。中央綜治委“預青”專項組對申報創建全國“雙零”社區的試點縣(區),分試點啟動、試點結項兩次給予一定的經費支持。省、市兩級綜治辦、“預青”專項組等相關部門應積極爭取配套資金,并多渠道整合社會資源。
2. 考核督導。縣級以上綜治組織把“雙零”試點工作納入本級綜治(平安建設)考評指標體系,建立督導機制,通過定期抽查和通報等方式,加大對試點單位的指導檢查。
3. 宣傳引導。注重發現和選樹先進典型,及時總結推廣好的經驗做法,加大宣傳工作力度,發揮示范帶動作用,推動各級創建“雙零”社區試點工作深入開展。
![]() |
Copyright©1990-2024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http://www.195055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內大街225號 郵編:100010 京ICP備18034403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7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