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四川省委辦公廳、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新時代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工作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實施意見》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關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貫徹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新時代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工作的意見》,從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深入實施傳承紅色基因工程、著力引導青少年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青少年法治教育和關愛培養和聚力服務中心大局、推進“五老”關愛下一代工程和新時代關工委建設等方面提出明確要求,作出部署安排,為全省關工委工作高質量發展、更好助力四川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
《實施意見》指出,要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發揮“五老”報告團、宣講團作用,持續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宣傳教育活動,積極配合學校講好思政課,引導青少年自覺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堅定信仰者、忠實實踐者,努力成長為堪當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大任的棟梁之材。要深入實施傳承紅色基因工程,用好四川紅色資源,組織“五老”深入青少年中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長征精神、張思德精神、“兩彈一星”精神、“兩路”精神、抗震救災精神、脫貧攻堅精神等,用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教育青少年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要著力引導青少年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開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大手拉小手”“老少共筑中國夢”等主題活動,開展向“七一勛章”獲得者、“共和國勛章”獲得者和“最美五老”“四川關愛明天十佳五老”“新時代好少年”等先進典型學習活動,引導青少年樹立遠大志向,堅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爭做愛黨愛國、自立自強、奮發向上的時代新人。
《實施意見》要求,要加強青少年法治教育和關愛培養,持續開展“關愛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活動,推動法治教育進學校、進農村、進社區、進家庭、進企業,支持更多符合條件的“五老”擔任法治副校長、法治輔導員,參與法治宣傳、預防減少青少年違法犯罪、未成年人司法保護等工作,幫助青少年增強法治觀念、提高依法保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意識和能力。推動構建促進青少年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培養體系,組織“五老”參與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做好青少年科普教育、心理健康服務、凈化網絡空間、網吧義務監督等工作。深化“‘五老’弘揚好家教好家風”主題活動,助力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工作機制。要推進“五老”關愛下一代工程,動員“五老”協同做好留守兒童、流動兒童、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等青少年群體的關愛與服務工作。發揮“五老”在鄉村振興中的服務和推動作用,開展農業技術培訓、創新創業指導,助力培養有理想、懂技術、會管理、會經營的鄉村新型青年人才。
《實施意見》要求,要聚力服務中心大局,聚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四化同步、城鄉融合、五區共興”發展戰略實施,挖掘開發“五老”人才資源,實施關工委助力鄉村振興行動,深化川渝兩地關工委合作交流,聯合開展“川渝攜手·關愛明天”系列活動,引導離退休干部積極參加“我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出份力”“我為城鄉融合發展出份力”活動,為四川現代化建設貢獻“五老”智慧和力量。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和理論研究,注重成果轉化,積極建言獻策。要推進工作品牌建設,培育和形成一批青少年喜聞樂見、具有時代氣息、體現四川特色的關愛教育工作品牌,鞏固提升“萬名青少年夏令營”“四川關愛明天十佳五老”評選、“五老”宣講團“百千萬”工程、“五助一幫”行動、“老少牽手·溫暖童心”暖冬行動等品牌。要推進新時代關工委建設,堅持“黨建帶關建”,著力固本強基,加強關工委組織建設。建立健全“五老”常態化退出和補充機制,有計劃地開展學習培訓,推進“五老”數據庫、“五老”工作室建設。結合實際建立健全制度,對從事關心下一代工作的“五老”給予關懷幫助,在春節、重陽節等傳統節日和老同志生病住院時進行看望慰問。加強關工委辦事機構建設和辦公條件保障。
《實施意見》強調,各級黨委、政府要重視關心下一代工作,把關心下一代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納入精神文明建設規劃、納入黨建工作總體部署。每5年召開一次全省關心下一代工作會議。健全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關工委主動作為、有關部門積極配合、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關心下一代工作機制,優化完善關工委成員單位會議制度。鼓勵支持出版社、電視臺、廣播電臺、網站、報社等推出符合青少年特點、貼近青少年需求、服務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書籍、節目和欄目等,持續開展“四川宣傳關心下一代新聞佳作”評選活動,營造共同支持關心下一代工作的良好氛圍。
![]() |
Copyright©1990-2024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http://www.195055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內大街225號 郵編:100010 京ICP備18034403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7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