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徐匯區“光啟晚晴”五老報告團組建于2005年,主要由徐匯區離退休干部組成,現有老干部、老戰士、老勞模、老教師、老專家等團員36名。2019年“光啟晚晴”五老報告團被中宣部表彰為全國基層理論宣講先進集體,2020年被中國關工委、中央文明辦評為全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集體。
打造新隊伍,注入發展新活力
近年來,徐匯濱江日益成為黃浦江母親河岸線上的璀璨明珠。為此,徐匯區于2022年應時、應勢、應需成立了全市首個以聚焦“一江一河”建設為主題的離退休干部理論宣講團體——“光啟晚晴”五老報告團濱江宣講分團。希望通過濱江建設史反映黨史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和人民城市建設史,共創濱江理論宣講示范新標桿,為黃浦江兩岸45公里岸線沿線的黨的宣講工作和關心下一代事業作出新貢獻。
濱江宣講分團中有原市規劃局領導、原區發改委領導及濱江沿線街鎮的原“一把手”,都是有濱江規劃開發和建設“故事”的“老人”。他們都親身親歷了、參與了徐匯濱江十余年的規劃開發和建設發展。在此基礎上,區關工委會同區委組織部,在新時代上海濱江黨建創新實踐基地——徐匯濱江黨群服務中心,共同打造“水岸講堂”紅色宣講品牌,開展預約式宣講、定期宣講和點單宣講,在濱江水岸煥新的嶄新時空里去回望人民城市建設的前世今生。
聚力新課程,提升育人新成效
“光啟晚晴”五老報告團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學校思政課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發揮思政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作用,不斷深化“大思政課”整體建設。
一方面精心準備,精準保障。“五老”報告團深入挖掘現有做法的優勢,不斷探索創新。在課程支撐上,依托市委宣傳部,區委黨校等單位資源,把關定向,做好濱江“公共課”的集體備課,同時根據每位老同志經歷、特點,幫助籌劃具有個人特征的“特色課”。在課程內容上,圍繞黨史黨課、四史教育、愛國主義、濱江建設、科學理論、區情區貌、法治宣傳、優秀傳統文化、心理健康等主題做強一批深受歡迎的宣講課程。報告團緊扣“從石庫門再出發”主題活動主線,配好力量,匯總形成包含54節課程在內的宣講菜單。以生動的故事、真實的經歷為載體,將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內容融入其中。在課程形式上,更加注重針對性和實效性。根據不同聽眾的年齡特點和需求,設計不同的主題和內容。例如,對于小學生,以淺顯易懂的故事和互動游戲的方式,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對于中學生,結合時事熱點和社會問題,開展深入的討論和思考,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對于青年員工,將徐匯發展與他們職業規劃相結合,助力他們更好地為城市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另一方面傾情講述,傳承精神。近年來,報告團開展了一系列宣講活動。共建關工平臺。在上海市第五十四中學、上海市第二初級中學和南洋模范中學掛牌關心下一代工作基地,五老報告團擔任關工基地校教育宣講團成員,“以黨建帶關建”推進徐匯區關心下一代工作和徐匯教育“大思政課”有效融合,打造“光啟晚晴”明德勵志課堂項目,把報告團的愛國主義教育作為各中小學“開學第一課”,進關工基地校開展宣講。傳播紅色基因。到吳中路小學、光啟小學、梅園中學開展“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慶六一活動,把黨的科學理論講清楚、講明白、講透徹,鼓勵青少年敢于有夢、勤于追夢、勇于圓夢。精準定制宣講。會同區委組織部,依托徐匯濱江黨群服務中心,共同打造“水岸講堂”紅色宣講品牌。成立“兩企三新”黨建指導員宣講團隊,面向企業講好徐匯的建設史。與教育局合作,與特殊學生開展宣講活動和愛心互動,鼓勵他們堅定理想信念、努力讀書學習。
用好新媒體,開辟宣講新路徑
針對網絡時代“原住民”的青少年群體,報告團創新宣講方式載體,積極探索運用信息化建設成果,通過“沉浸式”黨課、短視頻等形式打造云講堂,將理論宣講由“一時一地”拓展為“隨時隨地”,讓思政課堂的邊界向更多可能更廣領域更深層次延伸。
通過打造“四史”宣傳微隊伍,組建一支政治素養強,媒介素養好的報告團和老干部工作者隊伍,培育“晚晴講四史”微視頻品牌項目,構建“四史”新媒體矩陣。這是新時代老同志拓展學習宣傳陣地的一次新實踐。
報告團積極響應市委老干部局號召,今年,組織多位老同志拍攝“人民的城市”視頻,生動講述了“國歌誕生的故事”“中國歷史文化名街——武康路”“徐家匯公園——上海版的中央公園誕生記”“徐匯濱江的變遷”。系列視頻在上海老干部、光啟晚晴、人民網上海頻道、百視通等新媒體平臺刊播,讓青少年等各類人群可以隨時隨地實現掌上學習。
報告團還主動參與區內重點課程宣講,今年,報告團老同志作為榮譽講師,參與錄制“品味徐匯——光啟e學堂”思政系列課程之“阿拉講徐匯”共十期。采取“口述歷史”的方式,講好城市變遷、區域發展背后的細節和情節,反映改革開放40多年來的光輝歷程。系列課程依托徐匯終身教育“光啟e學堂”平臺、徐匯終身學習網等媒介,通過終身教育三級辦學網絡,覆蓋全區13個街鎮。
徐匯區“光啟晚晴”五老報告團秉持“忠誠敬業、關愛后代、務實創新、無私奉獻”的“五老”精神,立足頌揚新時代,情系下一代,立志將更多有溫度的場景、有共鳴的故事、有力量的情感注入到黨的創新理論、偉大成就和寶貴經驗的宣講之中,讓新時代新思想新理論“飛入平常百姓家”,把“精彩故事”一代代地講下去。
![]() |
Copyright©1990-2024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http://www.195055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內大街225號 郵編:100010 京ICP備18034403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7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