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濱州市關工委召開深化老年大學關心下一代工作座談會,認真學習了省關工委、省委老干部局《關于進一步加強老年大學關工委工作的意見》,討論如何貫徹落實文件精神,推動老年大學關工委工作創新發展。市關工委常務副主任李成明,市關工委副主任、市老年大學關工委名譽主任郭德剛,市委老干部副局長、市老年大學校長、市老年大學關工委主任史惠芳等領導出席會議。部分“五老”志愿者代表參加會議并作了發言。
領導講話
會上,李成明主任在講話中指出,市老年大學關工委“五老”志愿者隊伍是一支可信、可敬、可靠,樂為、敢為、有為的“五老”隊伍,有了這支隊伍,市老年大學關工委工作一定會創新發展。他強調,推動老年大學關工委工作創新發展,是新形勢下進一步加強關心下一代工作的內在要求,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關心下一代工作重要指示的務實舉措,是充分發揮老年大學人才聚集優勢、組織體系優勢、活動陣地優勢,服務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重要途徑。近年來的工作實踐充分證明,在老年大學開展關心下一代工作,進一步壯大了關工委“五老”隊伍,拓展了關工委工作平臺,使老年大學與關心下一代工作相互促進,實現了老年學員與青少年教學相長、共建共享。他要求,要深入實施以“組織建設規范化、隊伍發展專業化、活動開展品牌化、基地建設示范化、機制運行常態化”為主要內容的“五化工程”,推進老年大學關工委工作創新發展,實現關工委工作、老干部工作和老年教育工作融合發展。
郭德剛主任對市老年大學關工委工作表示充分肯定。他指出,老年大學關工委要深化關愛工作,為“五老”志愿者做好關愛服務,打造平臺,找準切入點,搞好結合點,突出特色做出亮點,積極為青少年多辦好事實事,不斷提升老年大學關工委工作水平。
史惠芳局長對老年大學關工委工作進一步提出了明確要求,要建立健全老年大學關工委工作機制,各級老年大學關工委和五老關愛團每年都制定工作要點,做到工作長遠有目標、年度有計劃、短期有安排。同時,要堅持“資源共享,基地共建”,實施校校聯合、校社聯合、校企聯合,設立關愛基地,組織五老學員和青少年學生定期開展活動,實現“激勵下一代,升華老一代”。
“五老”代表發言
孟慶平(太極拳學會關愛團團長)
我們正在編排兒童喜歡的、適合兒童身心成長規律的太極拳,下一步將結合關心下一代工作,進學校、社區傳授給孩子們太極拳和相關文化。
任娟(瑜伽學會關愛團團長)
希望老年大學聯系學校,讓我們能夠進校教年輕教師和學生們練習瑜伽,舒緩學習壓力,放松心態,勞逸結合,使學生們更有效地投入學習中去。
董曙光(京胡學會關愛團團長)
我們團不斷加強自身能力建設,編排多個節目并熟練掌握。經常搭市關工委、市文化館的“便車”,進學校演出,給青少年學生帶來傳統文化的滋養。
劉濱華(傳統文化宣傳關愛團團長)
把學員分組分片,每個組劃分一個區域的學校,定期進校教學生們書畫等傳統文化。
譚賓堂(幫扶救助關愛團團長)
每個團員都個人籌資幫扶幾個貧困學生上學,直至他們大學畢業。定期開展傳承紅色基因教育,交通、防溺水等安全教育的宣傳活動。
于湛(黨史國史宣講關愛團團長)
從2018年開始進校開展了4次傳承紅色基因教育講座,通過講黨的由來、黨的發展歷程,講革命年代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講黨性國性教育等等,在青少年學生埋下紅色基因的種子。目前,受教育學生已達1200余人。
蒲佳(手風琴專業關愛團團長)
手風琴攜帶方便,樂曲風格靈活多變,方便去學校教學和表演。希望老年大學關工委能夠協調學校,讓我們進校傳授學生們手風琴技能。
![]() |
Copyright©1990-2024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http://www.195055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內大街225號 郵編:100010 京ICP備18034403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7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