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的,就是記錄歷史,這些貼片是歷史的載體,它們見證了我們戰勝困難的每一個堅實‘腳印’。”自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82歲的“最美五老”、金華雷鋒文化紀念館館長、“雷鋒老人”曹榮安一直沒閑著:“我要辦一次戰‘疫’云展覽,把600多件戰‘疫’主題宣傳貼片放到網上,讓全國人民都能看到。”
在金華雷鋒文化紀念館,曹榮安正趴在一張大方桌前,忙著手工活,他的面前是數百件宣傳貼片,貼片上,絕大部分都是描繪這場戰“疫”中一幕幕感人的瞬間。只要是與抗擊疫情相關的紙質文檔,他都想盡辦法去搜集,郵票、信封、明信片、剪報,都成為宣傳貼片的原材料。一如他當年收集雷鋒藏品時登報打廣告:“有關雷鋒的物品,我都要!”
學習雷鋒 是一種信念
早在上世紀80年代,曹榮安就開始關注環保事業發展,后來創辦了民間環保組織——綠色之友。但他發現,很少有志愿者能堅持到最后。2001年,沈陽郵友寄給曹榮安一套雷鋒紀念明信片。他想,雷鋒能把一件小事堅持做好,卻不求任何回報,雷鋒精神就是一種無私奉獻和默默付出。環保對大家而言,既是一種義務,也是一種責任,也應該持之以恒、不圖回報。從那以后,曹榮安就開始留意與雷鋒相關的書籍材料、郵品、紀念品等,希望通過雷鋒精神的正能量,將環保意識傳遞給更多的人。
有人說,雷鋒早就“過時”了,現在誰還學雷鋒啊?可曹榮安說:“現在社會上的很多人是因為不了解雷鋒,這是很不應該的”。在他的影響帶動下,雷鋒事跡館擁有一支由13名志愿者組成的志愿者委員會,3名專職人員負責雷鋒事跡館日常維護工作。建館9年來,雷鋒事跡館共接待全國各地觀眾超過20萬余人次,其中青少年超過10萬人次,開展雷鋒精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各類主題宣講1500余場次。
雷鋒精神 需要薪火相傳
曹榮安說,習近平在浙江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金華雷鋒事跡館更加有責任、有使命,把學雷鋒精神與環保事業更加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引導青少年在雷鋒精神的照耀下,堅定理想信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此,雷鋒事跡館內專門設立了金華環境宣講中心,以430 平方米的雷鋒藏品館為平臺,由曹榮安親自向前來參觀的中小學生、大學生、市民等,宣講“學雷鋒、做環保”。
黨的十九大期間,曹榮安帶領志愿者用2個多月時間,把10190 枚郵票制作成十九大精神宣傳展板,雷鋒事跡館每天參觀接待人數達200人。這份融入愛國愛黨情懷的“環保大作”,得到了《人民日報》等新聞媒體的廣泛關注。曹榮安還前往四川、重慶、山東、上海等18 省市交流宣傳志愿者隊伍建設經驗,并與俄、蒙、日、韓等國的環保組織進行經驗交流。
傳承精神 更要唱響正能量
曹榮安深知,要讓雷鋒精神代代相傳,關心好、教育好下一代,讓越來越多的青少年感知英雄形象,身體力行公益事業,是他義不容辭的時代責任。2010年,曹榮安應邀赴日本參加了“2010亞洲兒童聯合營活動”,活動期間,他展示自制的環保圖片,發表環保演講,呼吁大家當和平友好的使者,當綠色環保的使者。11歲的朝鮮小朋友樸志龍在感言中寫道:“中國爺爺講得真好,我要用行動去參與環保。”
黨的十八大以來,曹榮安積極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雷鋒事跡館為起點,進學校、進社區、進企業,設立“雷鋒講堂”,開展十九大精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兩山”理念、新時代金華精神等多個主題的宣講活動。他自制宣講道具,現身說法,宣講1500余場次,受眾超過20萬余人次,制作活動美篇400多篇,被群眾稱為“無假日”的雷鋒事跡館。雷鋒事跡館還帶動10萬余名學生、市民等志愿者,參與到“廣播雷鋒精神”的隊伍中來。19年1月,曹榮安還應邀參加了《人民日報》“學雷鋒 堅定理想信念”論壇。
“雷鋒精神是什么?堅持!”曹榮安說,雷鋒有甘當螺絲釘的精神,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跡。現在,曹榮安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夠在有生之年培養一批優秀的金華雷鋒事跡館的接班人。這個“接班”并不是簡單的藏品交接,更是精神和理念的傳遞。希望新一代的接班人能夠將新時代背景下的雷鋒精神發揚光大,推動金華乃至全國的學雷鋒精神邁上新臺階!
![]() |
Copyright©1990-2024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http://www.195055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內大街225號 郵編:100010 京ICP備18034403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7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