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曾子其,男,1935年生,1958年參加工作,1959入黨,1975年調到湘潭大學工作。1996年在湘潭大學紀委書記崗位上退休。退休以來,退而不休,積極參與學生黨建工作,講黨課150多場次,先后到190多個學生黨支部和黨小組參與組織活動,對近90個黨支部和黨小組組織生活進行調查后提出了保證黨的生活質量的建議,與超1000名學生黨員及入黨積極分子交談交心,發表學生黨員教育管理方面的文章56篇,編發學生黨建工作《簡訊》35期,并出版著作《初心》。
我退休以后,誠心志愿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把大學生黨員培養成新時代黨的接班人,盡心、盡能、盡力作實事。旨在堅定初心、不忘使命,學習到老,奉獻終身。
我愛學校愛學生愛自己,誠心志愿參與學生黨建工作,有實踐有調研有所作為
近二十年來,我擔任過學生黨支部兼職組織員,更多的是志愿者,參與對學生黨員的教育管理和服務。
我與學生黨員、黨務干事交流交談,綜合歸納學生黨員中的“三句話”和“四個不夠”,即:“入黨為什么為黨做什么”、“我不接班誰接班”、“有話向黨說向黨說真話”,學生黨員由于年齡和經歷所限,對黨的認識不夠全面、入黨動機不夠清晰、黨性修養不夠自覺、發揮作用不夠主動。這就是我天天、事事要思考要做的具體事,而且越做越有成就感和責任感。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關鍵在黨,關鍵在人,就是要培養和造就一代又一代可靠接班人
我對學生黨員講授黨課、主題座談、交流交心和編發學習資料中,以黨中央的文件和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為主要內容,聯系社會現象,聯系我的經歷,聯系學生實際,著重從三個方面,與學生黨員共同學習,力求深入理解,內化于心,外見于行。
之一,幫助他們深入理解我們黨歷來十分重視在知識分子和大學中發展黨員。為黨組織不斷充實最具生機活力的細胞。
之二,指導他們十分明白新時代的接班人應具備的條件。為年輕黨員、學生補足精神之鈣。
之三,鼓勵他們強化“我不接班誰接班”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強調我們是紅色教育的受益者、紅色文化的宣傳者。
以培養新時代黨的可靠接班人為目標導向,針對學生黨員的“四個不夠”,突出黨性養成教育,嚴格組織管理,為其接班打牢思想基礎。
大學生黨員入黨過程中存在的“四個不夠”是他們進步中的不足,也正是黨組織對他們教育管理和服務的重點。我踐行強化四個方面的教育。
強化黨的意識。要幫助指導大學生黨員從三個方面認識黨。一是大量的黨史證明我們黨是偉大光榮正確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二是我們黨已經跳出“歷史周期率”,是確保國家長治久安的執政黨;三是我們黨為人類和平與發展作出積極貢獻,提供中國智慧。
強化黨章意識。要指導大學生黨員原原本本讀黨章并緊密聯系實際,要五個懂得:懂得“承認黨的綱領和章程”是入黨的起碼條件;懂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的重大意義;懂得黨章“總綱”、“黨的干部”、“黨的組織制度”、“黨的紀律”的時代特點和現實意義;懂得黨員義務和入黨誓詞是黨員必須終身履行和踐諾的內容;懂得黨章是全黨必須遵循的總規矩,對每個黨員都有權威性和約束力,自覺用黨章規范自己的言行,養成按黨章規定工作和生活的習慣。
強化使命意識。要教育引導大學生黨員明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黨員、干部的終身課題;堅定“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思想認識,挺起共產黨人的精神脊梁;明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和擔當,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是一場接力跑,前輩已跑出好成績,新一代年輕干部必須跑出更好的成績。
強化能力意識。大學生黨員要自覺向實踐學習,要把基礎知識打深打牢,豐富知識,增長見識,掌握事物發展規律。要成為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成為戰略科技人才、領軍科技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大學生黨員在校期間要在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做到又博又專、愈博愈專。
進一步做好學生黨建工作,加強對學生黨員發展教育管理和服務,把培養接班人的任務落細落小落實
學生黨建工作是學校黨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健全校黨委統一領導,院(系)黨委負責實施,學生黨支部具體落實的工作格局。
學校黨委統一領導,遵循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強化“三個堅持”:堅持全面落實黨中央關于加強大學生黨員發展和教育管理服務的意見;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黨的事業可靠接班人;堅持不斷充實學生黨建工作隊伍。
院(系)黨委組織實施,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緊扣“四個要點”:堅持教育、管理、監督和服務相結合,重在增強教育管理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定期培訓支部委員,增強支委做好支部工作的光榮感和責任心及創新精神,健全考核、激勵制度;防止和克服“重發展輕教育”的現象;提供經費保障和制度保障等相應工作條件。
支部具體落實,按照黨支部直接職責,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遵照“必須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的原則,做好發展黨員工作,完善建檔材料和黨員檔案;堅持“三會一課”制度,突出黨性養成教育,嚴格組織生活制度特別是組織教育效果,創新踐諾活動,有序有效發揮黨員作用;尊重黨員主體地位,保障黨員權利,健全黨內激勵、關懷與幫扶機制。
![]() |
Copyright©1990-2024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http://www.195055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內大街225號 郵編:100010 京ICP備18034403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7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