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深刻闡明了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務、責任主體、方法路徑。嘉興市各級關工委組織“五老”深刻學習領會家庭建設和家風教育的重要意義,切實把家庭家教家風教育內容貫穿到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之中。發揮“五老”的主體作用和創造精神,結合“五老”弘揚好家風的生動實踐,深入基層、深入廣大青少年,用青少年聽得懂的語言、愿意聽的方式啟迪引導青少年,團結帶領青少年,奮發進取、努力奮斗,打造“紅船領航·“五老”家風育禾苗”青少年教育實踐品牌。
在工作部署上,頂層設計、合作聯動。將“紅船領航·“五老”家風育禾苗”主題教育實踐,納入全市關工委工作要點,作為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實事項目,在全市工作會議上市領導進行部署提出要求。依托“嘉興市紅船銀暉·初心講師團”為核心的1400多位“五老”,聯合《南湖晚報》等部門單位,建立全市多方合作聯動機制,以紅船精神為引領,““五老”帶五小”多元化開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
在傳承實踐上,“五老”宣講、五小篤行。以紅船精神為引領,依托“五老”講師,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開展宣講,傳承紅色家風,堅定理想信念。市關工委副主任陸福根《紅船精神永放光芒》微宣講通過《“五老”情》、《中國火炬》等國家級新媒體傳到千家萬戶;老教師周堅三十年如一日帶領少先隊員在紅船邊傳承一大代表紅色家風的故事登上了郵票。通過“五老”帶紅船小主播、小講解、小記者、小志愿者、小百靈,在實踐中繼承傳統美德,厚植家國情懷。組織4萬多名紅船小記者走近“五老”,收集、采寫、發表““五老”家風”故事,七一建黨節紅船小記者現場采訪中國關工委顧秀蓮主任、中共一大代表王盡美之孫王明華等“五老”,紅船小講解引領“五老”參觀南湖革命紀念館等實踐活動,得到中央、省市領導的高度肯定。聚焦關愛,老少攜手回應青少年需求,聯合有關部門開展的“關愛有嘉·福彩助力”公益活動、““五老”帶五小樂伴潤童心”困境兒童陪伴、“領秀少年向未來”未成年人陽光成長等項目,受益青少年近6000人。
在宣傳輿論上,營造氛圍、典型勵志。在《南湖晚報》、《讀嘉》新聞客戶端開設““五老”家風”、“共富成長”專欄,刊登“五老”家風故事和紅船少年共富成長故事70多篇,并抓住機遇在中央電視臺、浙江電視臺宣傳多位優秀“五老”、紅船少年先進典型。開展最美“五老”、優秀“五老”宣講員選樹活動,弘揚“五老”精神,提高“五老”開展青少年教育實踐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開展紅船好少年、青少年黨史學習教育優秀實踐團隊創評活動,增加青少年教育實踐的吸引力、向心力,引領青少年弘揚青春正能量,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我市各級關工委依托“五老”長期積累的寶貴經驗和教育智慧,在家庭家教家風建設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在助力家庭教育創新發展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深受家長的歡迎。但對照家庭教育促進“一法一條例”要求,家庭教育工作還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需要引起重視并加以解決。
從今年8月市人大開展的貫徹實施家庭教育促進“一法一條例”的調研和檢查情況來看:在思想認識方面,問卷調查顯示,受訪者中知道并了解家庭教育促進“一法一條例”僅占37%,52%的受訪者表示“法條”實施以來家庭教育改善不明顯或沒有明顯感受。在家長學校方面,問卷結果顯示,認為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理念,學習家庭教育知識、掌握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提升家庭教育能力的有效途徑中,大多數受訪者都選擇“中小學校、幼兒園、社區(村)規范設立家長學校”,但總是參與的僅占15%,這就需要探索優化有地方特色、有群體適應性的教育服務模式。在城鄉家庭教育服務均衡發展方面,城鄉家長對家庭教育的重視程度和內容需求存在一定差異,對推動農村家庭教育和關注新居民未成年子女家庭教育的呼聲較好。在特殊家庭教育方面,目前家庭教育工作偏重于具有普遍適應性的家庭教育指導,針對特殊家庭個性化幫扶項目偏少,而此類兒童更需要針對性的家庭教育。
二十大報告指出,要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深化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推動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平、道德水準和文明素養。關工委要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道理學理哲理,做到知其言更知其義,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深化思想認識,增強做好關心下一代工作的政治自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始終堅持黨對關心下一代工作全面領導,堅持“急黨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盡關工委所能”的工作方針,堅決扛起關工委的工作責任。
一要堅持立德樹人,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進一步加大對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家庭家風家教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以及科學家庭教育理念和知識的宣傳,加強對家庭教育“一法一條例”的解讀宣傳,提高家庭教育的自覺性、有效性。把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落實落細中辦國辦《意見》、省委省政府辦公廳《實施意見》精神結合起來,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始終把品德教育作為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的根本要求,把國家、社會、個人層面的價值要求貫穿到家庭教育工作的全過程,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偉大建黨精神和紅船精神,以及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傳統美德等列為家庭教育的主要內容,進一步健全“立德樹人”的教育評價體系,引導廣大家庭增強“四個自信”,厚植愛國愛家情懷,增強國家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二要堅持法治引領,幫助樹立家庭教育正確理念。按照“一法一條例”規定和要求,幫助家長正確理解和接受“家長主體原則”,明確家長職能的不可替代性,引導家長依法履行家庭教育監護責任。幫助家長全面學習家庭教育知識,系統掌握家庭教育科學理念和方法,重點培養孩子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和家國情懷,良好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科學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良好學習習慣,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熱愛勞動的觀念等。幫助家長掌握親自養育、共同參與、相機而教、潛移默化、嚴慈相濟、尊重差異、平等交流、相互促進以及有益于未成年人全面發展、健康成長的家庭教育方式方法。
三要積極發揮作用,協同加強家庭家風家教建設。認真落實家庭教育工作中關于關工委的職責分工,重視家庭教育在人格引領、個性涵養、價值觀熏陶等方面作用,發揮好“五老”的政治優勢、經驗優勢、威望優勢,通過組織宣講、輔導講座、紅色故事等多種形式,緊密聯系青少年學習工作、思想情感、家庭生活的實際,進行廣泛宣傳宣講,協同做好家庭教育相關工作。堅持問題導向,認真研究分析家庭家風建設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認真找準在新時期回應青少年訴求的工作著力點,推動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工作的內容、形式、手段的制度創新。以農村留所兒童家庭教育和隔代家庭教育為重點,積極開展特殊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幫助青少年解決成長成才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深化““五老”家風育禾苗”工作品牌,挖掘一批“五老”專家,培育一批家風家教講師團,打造“五老”報告團、專家隊伍、社會志愿者等相融合的關工委家庭教育工作隊伍。組織“五老”報告團、宣講團等進學校、社區、農村,依托家長學校、假日學校、文化禮堂、兒童之家、農家書屋等陣地,分層分類普及家庭教育和青少年發展等科學知識,線上線下講好家風故事,弘揚崇德向善、孝老敬賢、清正廉潔、移風易俗、綠色環保等家教美德,助力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方協同育人網絡。
![]() |
Copyright©1990-2024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http://www.195055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內大街225號 郵編:100010 京ICP備18034403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7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