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使廣大青少年從小樹立“賦有家國情懷,立志報效祖國”的遠大理想,圍繞立德樹人關教工作理念,強化青少年健康成長成才首推家教奠基之需,本著傳承我中華民族優秀家教之風,不斷探索家教工作新思路、新舉措,積極建樹新時代育人之良策,開啟關教工作新征程,我縣關工委組織人力深入基層進行了調查研究,形成了以下共識:
一、提高家教思想認識,增強時代責任擔當
縱觀我黨十八大以來反腐除惡案例,腐敗均屬有智失德者所致,黑惡皆為無德缺法者肆為。啟迪我們:人生良德大于天,只有把德育鑄魂工作放在育人首位,起步從家庭教育抓起,方可為培養時代新人奠定堅實基礎。
國有國規,家有家訓。2013年中辦頒布的《關于培養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中:從國家層面上明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價值目標,從社會層面上明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價值取向,從公民個人層面上明確“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價值標準,已成為新時期黨中央一大治國理念。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了“立德樹人,培育時代新人”的總體目標。習總書記指出:“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新時代、新征程、新使命要求我們開展育人工作要有新理念、新思想、新作為、新發展,在為青少年“健康成長、立志成才”上要鼎力打造育人新環境。人生接受家庭、學校、社會三種教育,其中最為重要的便是開始階段的家庭教育。良好家風傳承是社會風尚健康發展的前提,每個家庭都應構建起具有各自特色的良好家風和家教,家長作為家庭核心人物務必責無旁貸地擔當起這一重任,形成家庭凝聚合力,給力社會風尚進步發展;給力偉大的“中國夢我的夢”的實現。為使千萬個家庭組合成一股強大的振興我中華之力量,打造出良好的育人新環境,務必首推育人好家風。
二、大力弘揚優良家風,不斷傳遞社會正能量
追憶5月16日,與同事奔赴黃河秦晉峽谷西岸石閣山腳下一古村落,參加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育局長遺體告別儀式,在族民代表吊唁中,重點歌功了這位長兄退休后為家族撰續“家譜”,修訂“族約”,力倡族風(重耕尚讀,克勤克儉),大揚族訓(忠于祖國,奉獻社會;尊祖敬宗,事親睦族;清白做人,誠信處事;積極進取,自立自強;勤儉持家,科學致富),翻修宗族祠堂,親自組織謀劃與忘我奉獻之績。經縱深了解,該宗族成立有理事會機構、制定有理事會章程,農歷每年正月初一、清明時節族民們均集聚祠堂開展重溫族約族訓與祭祖活動;族民中新婚夫婦,均要在辦喜事之時,進祠堂誦讀宗族章程、族風、族訓并祭奠祖宗;老人去世,族民們亦要借安葬時點進祠堂祭奠宗族祖宗。現在這個家族中,90%以上的居村族民都是富有一定文化素養的良民,將近一半的外出族民均屬為國家干事業的公職人員。啟迪我們:只有具有良好家風家訓的家族,才是賦有激勵后人奮進、良民眾多的家族;只有良民眾多的家族,才是賦有報效祖國、振興中華之理想的家族。
毛澤東的家訓“三原則”:戀親不為親詢私,念舊不為親謀利,濟親不為親撐腰!歷經了三代人,現在毛澤東孫媳劉濱口中說出,讓人民再次看到一代偉人的優秀家風!再次讓人民感受到毛澤東“為人民服務,為人民著想”的育人理念。司馬光的“有德者皆由儉來也!儉以立名,侈以自敗。”吉筠亭的“當官要清白謙正,為天下窮人著想,不許發財。”林則徐承前啟后的“淡泊、仁愛、勤奮,任事而不牟利,盡瘁而不熱中,臨難而不退避,受屈而不怨尤。”等這些名人名家的家教家風,都是我們值得仿效的活教材。可見一個優美的熏人環境、一個優秀的陶人家風對后代的影響是多么的深遠!所以,我們務必把弘揚優良家風做為關注青少年健康成長的一大課題認真抓好。只有這樣,才能夠為社會不斷傳遞出正能量。
三、立德鑄魂育新人,善行天下自成風
借一年一度高考各批次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公布,考生與家長沸沸揚揚談論考試成績與填報志愿之機,與數位家長探討家教之良策中,令人共同羨慕的是:一位武姓環衛工人五年內家里走出了三位大學生,這個家庭為把孩子培養成人,教育孩子從小樹立自立自強的做人理念,學習養成跟著教師節拍走,絕不允許有補課需求等依賴思想。另一位高姓早餐店老板兩代文盲家庭培養出三位一本生,其教子方法是讓孩子在小學階段養成自理能力,初中階段養成可料理家務能力,高中階段引導孩子見識人生、步入社會,幫助家庭添補生活所需能力。啟迪我們:在家庭教育中,只有正確處理溺愛孩子與嬌生慣養、日常生活體驗與社會勞動鍛煉、自立自強與放任自流、良德奠基美滿人生與知識改變命運、依賴家庭生活與幸福生活來自自己創造的關系,才會讓孩子受益終生。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如雨點,隨時潛入腦,潤心細無聲;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健康成長;孩子只有在良好家風的熏陶下,才能出類拔萃。人生成長中,第一任教師是父母,接觸最多、受教化最深的環境是家庭。其幼小時的思想理念形成,便是家庭環境的直接造化而成。
一個家庭良好行為標準是崇尚的家風,獨有風尚是理想的家訓。一個一直伴隨著其在和諧的笑聲、幸福的歌聲、朗朗的書聲等如此溫馨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其父母大都是以身作則到位、言傳身教到心、引導鼓勵適時的家庭,從而使其從小對生活養成良好習慣、對學習產生濃厚興趣、對做人奠定理想基礎。
故在孩子做人思想奠基階段應以家庭為單位首推“五為”準則即:為人、為學、為用、為體、為生。為人是根本,為體是基礎,為學是手段,為用是目的,為生是理想。只有通過各種不同方式認真踐行“五為”準則,才能夠使孩子從小養成具有規則意識、自律意識、敬畏意識、追夢意識、趕超意識的時代新人。
日常生活中,每位家庭成員都應在孩子面前圍繞昔日生計的困難,而今生活的美滿,明天人生會更好的教育主線激勵孩子不斷努力上進,并讓這種積極的態度轉換成為一種精神,鼓舞著孩子們健康成長。
天下沒有免費午餐,美好生活要靠自己雙手創造,只有勤奮的人,才能夠實現自己的理想。凡事不必心急但必須認真對待、認真去做,重在行動,貴在落實,從現在做起,從自己身邊的小事做起,用自己的言傳身教去耳濡目染孩子認真踐行我中華民族的好風尚。
“百善孝為先”是人生中一條應該牢記的座右銘。謙讓禮儀是做人之本,立業之基。家長應經常給孩子講解孔融讓梨等德教類故事,教育孩子從小樹立與人為善、真誠待人,做人做事要有禮儀。只有認真推行這一家教準則,才可為孩子良好思想形成奠定堅實基礎,邁出堅定步伐,促使孩子立足于社會,成為國家有用之才!
四、營造良好家庭環境,抓好四項基礎性工作
萬事貴在落實,重在實干。倡導社會各界從理想家庭建設、良好家風家訓認真抓起:
首先要打造不受干擾的學習陣地。創造條件為孩子準備相對整潔、明亮、安靜的學習陣地;孩子學習時,家庭成員要盡力克制自己,不要看電視、開網絡、玩微信、打麻將,更不能大聲談笑喧嘩,讓孩子能夠全神貫注地學習。
其次要營造勤學上進的學習氛圍。父母引導孩子學習,家長應首先勤奮好學,為打造“書香家庭”而不惜一切。這樣,不僅能為孩子樹立榜樣,同時在無形中能夠傳遞出學習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的信號,使孩子在不知不覺中提高學習的興趣,加入熱學行列,養成好學習慣。
三是溫馨和睦的家庭可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利于其身心健康成長,可使其心無旁騖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家庭成員之間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即便發生矛盾也不要當著孩子的面爭執,以免讓孩子因此感到焦慮和不安;大人要多與孩子溝通,讓孩子親近和信賴,結交為孩子最好的
朋友。只有這樣,孩子才會在遇到生活、學習上的難題,愿意積極向大人傾訴,一起尋求解決的辦法。
四是要構建起以家長為主導、以家庭為主體、以學校(社區)為平臺全社會廣泛關注的家教家訓工作推進體系。從家庭中的良好家教、模范家長的具體做法、優秀家風家訓的經驗推廣抓起,從學校的思想教育、道德課堂抓起,從推進家校共育工程建設與構建和諧社會共同抓起,切實把家教家訓工作做實做細。抓好難落實的家庭,盯緊欠落實的家長,一抓到底,抓出成效。
五、加強組織協調,確保取得實效
良好的家教集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于一體,融立德樹人、培根鑄魂、為國育才于一身,需做好組織、協調、指導、推動、配合和服務等諸多工作。應以黨建帶關建的行為主線抓好組織落實:一是頒布可行方案,做到有節可循,使這一教育活動有序持久推進;二是定期召開各相關部門、家長與“五老”代表聯席會議,協調成員單位認識上共唱一個調,力量上擰成一股勁,工作上同下一盤棋,機制上形成一格局,通力合作,緊密配合,共同做好這一工作;三是開展系列家教有效落地與專題調研活動,以有內容、接地氣的促導方式為牽引,推進家教活動深入開展;四是把家庭教育納入日常管理,通過家長委員會、家長會、家長開放日、組織上門家訪等各種家校溝通渠道以及家長培訓講座、家長咨詢服務、先進經驗交流等形式,幫助家長積極探索與相互交流家庭教育的有效途徑;五是樹立優秀家教典型,充分發揮典型示范和榜樣帶頭作用,并做好總結推廣工作;六是每半年召開一次家教活動座談會或家教經驗交流會,每年度舉行一次優秀家教家庭評選先進表彰會。通過先進的教育效應,促使家教活動在全社會迅速廣泛地開展起來,以實際行動為培養時代新人做出應有貢獻!
![]() |
Copyright©1990-2024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http://www.195055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內大街225號 郵編:100010 京ICP備18034403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7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