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上午,在新學年開學之際,重慶市萬州區關工委副主任熊剛帶領理想信念宣教團“五老”專家和辦公室同志,來到萬州區雞公嶺小學白巖校區開展關愛活動,向學校贈送《革命英烈在萬州》青少年紅色基因教育叢書。這批剛從印刷廠出爐還散發著墨香的書籍,將于近期陸續送進萬州區的中小學校,成為萬州區中小學生黨史國史教育讀物。
在贈書儀式上,熊剛指出,挖掘紅色資源,傳承紅色基因,立德鑄魂,關愛青少年健康成長,是關工委工作的一項基本職能。從2021年開始,區關工委組織黨史專家從萬州革命烈士陵園英烈墻上刻寫的一千一百多名革命烈士中,陸續編寫了62名萬州籍或在萬州戰斗過的革命英烈的事跡和故事,集結編印近20萬字的《革命英烈在萬州》青少年紅色基因教育叢書,每年編印一集,已連續編印三集共2.4萬冊。向中小學校贈送這套叢書,有利于用生動形象的感人故事,闡述紅色文化背后深層次的精神內涵和時代價值,潛移默化地在青少年心中播撒理想信念的火種,發揮紅色文化育人育心、鑄魂固本的作用。他勉勵同學們要通過學習和閱讀這套叢書,知曉萬州革命故事,學習地方黨史,緬懷革命英烈豐功偉績,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爭做紅色好少年。
區關工委理想信念宣教團副團長、黨史專家熊世忠對參加贈書儀式的同學們進行了現場宣講。萬州是一座富有光榮革命傳統的英雄城市,自近代以來,在黨的領導下,一批又一批革命先輩和革命英烈毅然決然走上了“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革命道路。為了人民解放事業,他們前赴后繼,百折不撓,浴血奮戰。1923年,中國共產黨早期革命家蕭楚女和惲代英,在設立于萬州的四川省立第四師范學校組織開展反帝反封建革命活動,撒播革命火種;1926年,無產階級革命家朱德、陳毅、劉伯承、楊闇公等先后到萬州,發動轟轟烈烈的反帝反封建革命斗爭,創建地方黨組織。萬州籍或在萬州戰斗過的53名紅巖英烈,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矢志不渝,面對敵人的誘惑和酷刑,堅強不屈,英勇獻身。他希望同學們要從革命先輩和革命英烈的故事中受到教育和啟迪,從小樹立遠大理想,好好學習,增長才智,長大后為國家和民族做出更大貢獻。
為編寫好《革命英烈在萬州》叢書,熊世忠等“五老”黨史專家驅車2萬多公里,深入萬州52個鎮鄉街道和相關區縣,跑遍紅巖紀念館、四川大學江姐紀念館、區檔案館等地查閱資料,走訪革命前輩、烈士遺屬、專家學者、民間收藏愛好者,深入尋找文物的收藏線索,廣泛收集文物史料,一絲不茍,精益求精,準確真實地反映和再現了革命英烈在萬州的事跡和故事。
![]() |
Copyright©1990-2024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http://www.195055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內大街225號 郵編:100010 京ICP備18034403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7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