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推進全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即日起《本溪日報》開設“關心下一代”專版,不定期總結我市各層級關工委工作情況,對先進經驗和典型事例進行宣傳推廣,以期提供借鑒啟示,從而動員更多“五老”廣泛參與到關心下一代工作中去,進一步擴大關工工作的影響力。本期以市關工委、市政法委、市司法局、團市委、市法學會共同舉辦第四屆“關愛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動為契機,推出“關愛明天、普法先行”為主題的專版,分享具有代表性的優秀做法,共勉進步。
本溪縣
“五步走”開展有層次、有條理
“關愛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動中,本溪滿族自治縣采取了“五步走”的方法,使活動開展的有層次、有條理。
一
召集司法局、綜治辦、教育局、團縣委、縣婦聯等單位負責同志參加協調會,通過學習上級有關文件進一步明確對普法教育形勢和任務的認識,統一思想、協調步伐,明確了此項活動以黨政主導、關工委協調、部門參與、學校實施為“四位一體”的青少年普法教育機制。通過普及《憲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七部法律常識,引導青少年牢固樹立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意識,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
二
經請示縣領導批準成立了由縣政法委領導同志任組長,縣關工委領導任副組長,由教育局、司法局、綜治辦、團縣委、縣婦聯領導同志任成員的普法教育活動領導小組,并以縣政法委文件形式發至全縣。
三
領導小組制定公布了具體活動方案,內容包括“指導思想”“活動宗旨”“活動內容”“實施步驟”“具體要求”五個方面。根據上級文件精神,進行了細化和分工,尤其是對各中小學的普法教育活動制定了明確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各校都制定出本校具體活動方案。
四
發放并使用普法宣傳品,開展廣泛宣傳教育活動。刻錄了由全國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動辦公室下發的普法宣傳講座光盤,發至全縣28所中小學及部分街道、社區。今后還將購買一批宣傳讀本和掛圖陸續發放。
五
召開具有一定規模的啟動儀式,制造聲勢和氛圍。
接下來,縣關工委將協同普法領導小組的其他成員單位在全縣范圍內展開巡回督促檢查,確保活動不留死角,不走過場。既要轟轟烈烈,又要扎扎實實,按步驟分階段,穩妥有序地進行。
平山區
不斷完善組織網絡和運行機制
一
平山區關工委全面加強普法教育組織領導,成立了由關工委、教育局、司法局、綜治辦、團區委五家聯合組成的領導機構,并制定下發了《平山區“關愛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動實施方案》;各辦事處和教育局關工委也全部成立了領導小組。全區所屬各校全部配齊了法治副校長;各辦事處都聘請了駐街民警擔任法治教育副主任。全區共建立普法領導小組71個,成員達531人,形成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街道、社區、學校、家庭“四位一體”的全社會共同關注、積極配合、統一協調、整體推進的青少年普法教育組織網絡和運行機制。
二
其次是大力開展主題宣講和法律常識普及活動。各辦事處關工委充分發揮 “五老”報告團、法治副校長、法治輔導員和法律志愿者宣講團作用,深入到社區、學校,充分利用各種形式和媒體,以《憲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為重點,廣泛宣傳“關愛明天,普法先行”主題活動的目的和意義,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教育系統充分發揮主渠道作用,根據中央有關指示精神,把法治教育全部納入教學之中,真正做到了教育計劃、課時、教材、師資、經費“五落實”,不斷加大普法教育的工作力度。全區上下形成多層次、寬領域、全方位的宣傳態勢。
三
組織結合青少年的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積極開展以“無毒青春,健康生活”為主題的禁毒宣傳活動;舉辦“五老”普法教育報告會;請轄區民警進行“法律知識和安全教育講座”;在樓院開展“青少年心理健康和法治教育社區行”、“為了明天更美好,預防青少年犯罪”等法治宣傳教育活動。并積極參與了社區的矯正工作,加大對在押和問題青少年的聯合幫教,使廣大青少年學法、懂法、守法、尊法、用法和護法意識不斷增強。
四
同時,在各辦事處和教育局關工委積極組織開展了“零犯罪學校”和零犯罪社區創建活動。大力抓好普法典型,以點帶面,全面推動普法工作健康發展。區教育局關工委被評為出席本溪市的先進集體;橋頭中心校、平山小學被評為出席全國的“零犯罪”學校。
溪湖區
創建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區
溪湖區以“黨建帶關建”為推動力,以創建全國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區為總目標,采取多措并舉的實施方案,使全區青少年法治教育取得了顯著成效,2017年被中關委、國家司法部、中央綜治委授予第三屆“關愛明天普法先行”全國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區榮譽稱號。
一
首先是加強黨的領導,提供堅強保證,做到“四納入”、“四統一”、“四到位”。建立了由區委副書記擔任組長的創建領導小組。區關工委牽頭制定和實施“溪湖區預防和減少青少年犯罪教育聯席會議機制”。區委、區政府把“七五”普法與“關愛明天 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統一部署、統一檢查、統一考核,統一評定。
二
其次,借力發力,區關工委同區直相關部門密切配合,明確責任、做到計劃同謀、檢查同行、考評同議的工作機制。構建“縱向聯動、橫向聯手”的普法教育組織網絡、難題同解決、驗收同參加、開好典型引路會,如區促進會、學校促進會、學校總結匯報會、社區總結匯報會。
三
再次是通過組建由市、區法治宣講員,公安、司法、檢察院基層“五老”等40人組成的法治宣講團,打造“上百場法治課、幫教百名‘六失’青少年、表獎百名老少典型”的“三百工程”;把宣講形式變成雙方互動、家長參與、有問必答、學有所得;8所學校都配備了法治副校長,全區105個教學班都聘任了校外法治輔導員。
四
四是強化陣地建設,多舉措強力推進。積極組織青少年“走出去”到法治教育場所參觀,“請進來”通過邀請專家以案釋法、現身說法組織開展警示教育,組織青少年開展“關愛明天 普法先行”主題實踐活動,如觀看法治教育宣傳片、開展青少年法律知識競賽、老少同臺法治演講大會、模擬法庭、“老少”結對子等。
此外,區關工委、區綜治委在各校都建立了64人組成的校園安全“五老”義務監督隊,每天早、午、晚,學生上學、放學都守護在學校大門口,為孩子們安全、健康成長提供無償、周到的服務。幾年來校園內從未發生一次案件。
全區8所小學3300名學生,7個街道48個社區青少年無一例犯罪,法治教育普及率達100%。
南芬區
扎實推進校園普法教育
南芬區扎實推進校園普法教育,奮力創建零犯罪學校,在原“五老”宣講團的基礎上,又設立了普法宣講組,聘請普法教育宣講員。普法教育宣講員們發揮余熱,精心準備教案,深入全區各小學主講《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全國青少年普法教育讀本》,以案說法,深入淺出,使同學們聽得入心入腦。每學期開展一次巡回宣講,利用兩個假期讓法律進校園、進社區,引導學生和家長牢固樹立普法、學法、守法、用法意識,受教人數達1.9萬人次。
一
普法教育堅持以人為本,堅持“兩課”、“兩聘”和“一看”。“兩課”是各校增設法治課和安全課,有專人授課;“兩聘”是聘請所在地派出所副所長為法治副校長,聘請“五老”校外輔導員講法律常識;“一看”是組織學生、家長和學校收看中關工委下發的青少年普法等法律講座光盤。同時,把關愛明天普法先行活動指導手冊印發到每個班級,總結對照落實推進。
二
此外,針對苗可秀學校曾經發生過一起3名學生蒙面持刀入室搶劫案件的情況,確立該校為創建“零犯罪學校”典型。學校領導重視,明確責任,從準備到實施階段,每周三下午召開普法總結推進會,共計107次。做到課時、教材、師資、經費四落實,聘任下馬塘派出所老干警王進文為駐校法治副校長,每周一次宣講相關法律法規,不斷清理整頓校園周邊歌廳、舞廳、游戲廳、棋牌室等娛樂場所。還利用板報、墻報、手抄報、廣播宣傳普法教育活動,發放致家長一封信1860封、舉辦法律知識競賽7次、開展守法小公民評選活動5次。
三
通過開展“關愛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動,增強了學生守法、用法意識,他們自覺遵守《中小學生守則》,不進“三廳一室”,說文明話,行文明事,做文明人,實現了無刑事案件,無治安案件,無安全責任事故發生的目標。經驗收,苗可秀學校被評為國家部委級青少年普法“零犯罪”學校。
市政法關工委
多渠道深入開展活動
市政法關工委發揮參謀助手作用,助力政法系統挑選和派出一批批素質高的在職和退休干警到學校擔當法治副校長,負責法治宣傳教育。市公安局先后派出132個法治副校長,市檢察院兩級院派出11名在職院級領導親自參加到法治副校長的隊伍中,發揮出很好的作用。市政法關工委加強了培訓和指導,還下發授課提綱,助力法治副校長提高授課質量。特別是市公安局每當學校新學期開始,有關領導與老干部加強溝通,共同研究,確定法治副校長第一堂課的授課內容,以確保授課保持較高水平。據不完全統計,每年每個法治副校長為青少年至少上兩次法治宣傳教育課,全年全市不少于280場次,受教育的師生遍及全市。
近幾年來,市公安局關工委先后幾次組織退休老同志有重點地進行專項法治宣傳教育活動。針對個人私家車數量猛增、交通道路不安全因素增多的狀況,市公安局關工委組織一批退休干警,成立老同志“道法宣傳隊”,深入城鄉接合部中小學進行道路普法宣傳活動,采用具體事例進行演示并結合道路上常見的事故發生原因進行講解,增強學生理解,提高判斷和自身保衛能力。
市政法關工委從2014年開始,在原法治教育報告團的基礎上,選出13名法治意識強、有專門課題研究的老同志和少數在職專業干部,經過培訓,精心準備,撰寫授課提綱,根據學校的需要,深入到我市中小學校進行普法宣傳,特別是對宣傳《憲法》《治安處罰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禁毒法》《交通法》等十六個方面的宣講課題,撰寫授課稿30余份。從2015年到2018年,共授課230余場次。僅宣講團團長陳忠維一人就為青少年授課50余場次。2017年,該團被國家關工委評為先進單位,2名宣講團的成員被國家關工委評為優秀輔導員。
市教育局關工委
創建“零犯罪學校”取得成效
全市有113所中小學全部開展了“關愛明天,普法先行”活動,活動中各縣區教育局關工委、市直各校關工委在各級黨委領導下,提高認識,廣泛發動“五老”用心指導,開展了以主題宣講、模擬法庭等系列法治宣傳教育活動,配合學校創建“零犯罪學校”取得了成效,全市有12所中小學被中國關工委、司法部、中央綜治辦評為“零犯罪學校”。
活動中,形成了以局黨政領導主導、教育行政部門參與、關工委配合、學校實施的青少年教育的有效機制。首先下發了教育系統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動方案和活動階段評選標準。開展零犯罪學校創建活動,各校德育校長參加市關工委舉辦的培訓班學習,各校組織學生學習全國青少年普法教育讀本,參加法律知識競賽。所有市直中學每校都聘請一名法治副校長。同時,發動“五老”在配合學校普法活動的同時要將青少年普法教育滲透到關愛留守、流動兒童結對幫扶幫教工作中,預防和減少青少年違法犯罪。
![]() |
Copyright©1990-2024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http://www.195055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內大街225號 郵編:100010 京ICP備18034403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7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