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中國關心下一代藍皮書

中國關心下一代藍皮書 : 中國關心下一代研究報告(2021)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http://www.1950555.com/  2022年02月18日  來源: 中國關工委辦公室
摘要:近日,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了《中國關心下一代藍皮書:中國關心下一代研究報告(2021)》。本書是“中國關心下一代

近日,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了《中國關心下一代藍皮書:中國關心下一代研究報告(2021)》。

本書是“中國關心下一代藍皮書”系列的第二部。全書以2021年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為考察研究對象,對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進行全景式掃描,重點研究分析了各級關工委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立德樹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等領域所開展的工作,總結了有關的經驗,并對下一步的發展規劃進行了研討。

全書共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為總報告。總報告回顧了中國關工委2021年開展的主要工作,分析了我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在新發展階段面臨的歷史環境和新的特點,指出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面臨的新的挑戰和發展機遇。報告從“深刻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關心下一代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用科學理論統領新時代關工委工作”“深刻洞察歷史環境,圍繞大局開展關心下一代工作”“以傳承紅色基因工程為核心,推進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認真履行關愛保護職責,推進‘五老’關愛下一代工程”“深化落實黨建帶關建工作機制,推進關愛服務體系和關愛服務能力現代化”“創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推進關心下一代工作不斷前進”等六個方面總結了各級關工委的主要工作,展現了各級關工委在思想道德教育、關愛幫扶等領域的實踐效果,并對未來如何推動關心下一代事業的發展進行了探討。

第二部分為專題篇。本部分共收錄7篇分報告,這些報告分別從“中國共產黨關心下一代工作之百年回顧”“青少年思想道德現狀”“青少年犯罪狀況與預防”“家庭教育與青少年成長”“鄉村兒童事業創新發展”“助力脫貧攻堅”“‘五老’隊伍建設”等方面對中國關心下一代事業的發展進行分析,總結當前各個領域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和新措施,討論未來的發展方向。

第三部分為調查篇。 本部分共收錄了11篇各級關工委的經驗總結材料和調研報告,反映了地方關工委在推動“五老”參與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創建紅色教育基地,開展國防教育、生態文明教育、法治教育,加強未成年人保護等工作領域的最新進展和經驗總結,同時

還涉及如何在新時期進一步發揮黨建帶關建這一核心機制作用的實踐探討,以及如何在新媒體環境下有效開展關心下一代工作的理論探討和實踐回顧。

第四部分以附錄方式呈現,記載了2020年全國關工委系統的大事。

《中國關心下一代藍皮書:中國關心下一代研究報告(2021)》指出——我國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持續推進

近日,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了《中國關心下一代藍皮書:中國關心下一代研究報告(2021)》。

長期以來,全國各級關工委將未成年人保護工作視為履行關愛保護職責的核心內容之一。2021年,中國關工委在《工作要點》中提出,要積極關注并推動解決校園安全、校車安全、食品安全以及低齡化犯罪、校園霸凌、校園周邊環境治理等問題,為青少年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法治環境、社會環境、校園環境。動員更多“五老”參加關愛工作團,擔任法治副校長、網吧監督員、法律輔導員、心理咨詢員,在網吧義務監督、相關法律咨詢、法律援助、社區矯正和家庭鄰里糾紛矛盾調解等工作中發揮作用。未來要全面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賦予的法定職責,深化“關愛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動,繼續開展法治宣傳進校園、進社區、進農村活動。

云南省未成年人司法項目取得良好進展。2002~2008年,云南省昆明市盤龍區借鑒英國“合適成年人”制度,進行“司法分流”試點,即對觸法未成年人,派出合適成年人,參與辦案機關首次詢問、后續詢問,進行社會背景調查。本著“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和教育、挽救的方針,有條件地、最大限度地將其從司法程序或實體法律的處罰中分流出來,盡量避免其進入監禁場所,在不脫離社區、村委會、家庭、學校的條件下,進行教育、矯正,使其悔過自新,走上人生正軌。試點取得了有效挽救觸法未成年人的良好效果,被國內專家、學者稱為“盤龍模式”。從2011年開始,云南省關工委用3年時間,在全省較有代表性的滇中紅塔區、滇南蒙自市、滇西大理市進行未成年人司法項目試點。試點在盤龍區“司法分流”經驗的基礎上,把保護未成年人的著力點放在加強教育,從源頭上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上。確立了開展未司項目的目標:加強教育預防,盡最大努力減少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熱情教育矯治,盡最大努力挽救涉嫌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使他們走上人生正道。試點緊緊圍繞未司項目的目標,從教育預防入手,扎扎實實做工作,規范有序地落實五項任務,取得了很好成果,達到了預期目的。

廣西關工委堅持走進邊境地區,深入50多所邊境中小學開展走訪調研。調研中發現,邊境青少年遵紀守法、邊境意識薄弱,崇兵尚武精神、戍邊固國精神得不到弘揚等。針對這些問題,廣西關工委聯合當地關工委及各教育職責部門進行了多項有益探索,在多年實踐中形成了邊關孩子游邊關、紅領巾護界碑、紅旗歸程隊、少年先鋒室、普法禁毒教室、紅領巾千里邊境禁毒行、“三支隊伍”、“解煩惱”等工作品牌,獲得廣大青少年的喜愛和家長的點贊,成為本地區的特色工作品牌。

內蒙古自治區關工委、青少年普法辦聯合有關部門舉辦了全區“學憲法、講憲法”“防控疫情、法治同行”法治宣傳活動。

遼寧省關工委聯合沈陽師范大學開展“遼寧省關工委系統結對幫扶‘兩失’(失足失范)、‘兩涉’(涉罪涉毒)中小學生及適齡青少年專項調研工作”,提出進一步結對幫扶的工作思路和建議,為黨和政府建言獻策。同時,廣大“五老”利用自身優勢廣泛開展“法律進家庭”活動,通過送法上家庭、家庭法治體檢、舉辦家庭法治講壇等舉措,加強家庭法治宣傳教育。

重慶市關工委以開展第四屆“關愛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動為抓手,不斷豐富宣傳教育載體、拓展宣傳教育陣地,以“庭審進校園”“模擬法庭”“檢察長法治講堂”“莎姐講故事”“法治副校長”等多種形式開展未成年人喜聞樂見的法治宣傳教育,切實增強青少年法治觀念和法治素養。向青少年發放普法輔導讀本、掛圖12萬冊(套),舉辦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動骨干培訓班,組織700萬余名青少年參加“學法小公民”青少年法律知識競賽。協同建立法治教育基地114個,組建“合適成年人庫”29個、幫教小組3705個,參與幫教“五老”達7000余名,最大限度維護廣大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市關工委辦公室被中宣部、司法部、全國普法辦公室評為“2016~2020年全國普法工作先進單位”。

廈門市關工委積極創建“四零”(法治教育“零遺漏”,結對幫扶“零距離”,關愛保護“零受害”,遵紀守法“零犯罪”)社區、學校活動,并制作《夏關與艾萌的聊天記錄——未成年人保護法那些事兒》動畫微課,向青少年推廣普及《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筑牢青少年法治觀念。

廣州市關工委把來穗人員未成年子女比較集中的民辦學校作為普法宣傳活動重點對象,推進“法律進民校”活動,為民辦學校師生購置發放新修訂的“兩法”讀本3500冊,采取系列講座、圖片展覽、主題宣講、印發資料、書畫創作等多種形式開展法治宣傳。

江蘇南通市關工委緊緊圍繞辦苑目標,經過不斷總結摸索,精心培植打磨,形成和提煉了“1套教材、2大課堂、3支隊伍、4個陣地、6項活動”崇德少年法學苑“12346”運作模式,不僅有效地促進了立德樹人與法治育人有機結合,提高了青少年尚德尊法綜合素養,而且拓展了法學苑建立面,豐富了活動載體,充分發揮了學校法治知識課堂和社會法治實踐課堂相互滲透的教育效應,其功能日益完善,作用日益彰顯,影響日益擴大。2015年9月被市綜治委評為南通市“十大法治事件”之一,2020年度評為南通市級十大“優秀普法品牌”之一。

《中國關心下一代藍皮書:中國關心下一代研究報告(2021)》指出——中國關工委不斷探索新格局下的關愛工作

近日,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了《中國關心下一代藍皮書:中國關心下一代研究報告(2021)》。

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頒布實施,“五老”關愛下一代工程迎來新的局面。相關研究指出,家長參與有關家庭溝通或教育方式的家庭教育指導活動,在多個方面對青少年的成長和發展都有積極影響。與家長沒有參加過家庭教育指導活動的青少年相比,家長參加了相關活動的青少年自尊和自我效能感更強,心理健康水平更高,學業表現更好,學業壓力感知更小,對自己的未來更加有信心,幸福感更強,更少沉迷于網絡。同時,家長和孩子之間的親子關系也更為和諧親密,家長對孩子更為了解,親子間互動更多,關系更為親近。并且分析顯示,家長參加的家庭教育指導活動越多,這些積極效果越明顯。這些結果證明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表明為家庭提供家庭教育指導,能夠提升家長家庭教育的能力,改進家庭教育方法,由此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

在未來,為家庭提供指導將是關工委的重要工作領域。中國關工委2021年《工作要點》提出,要深化“‘五老’弘揚好家教好家風”主題教育活動,積極參與家庭教育和家風建設,發動廣大“五老”言傳身教,帶頭搞好家庭建設,涵養好家風,宣揚好家訓,傳承好家規,在全社會倡導重視家庭家教家風的良好風氣,助力千千萬萬家庭成為開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課堂,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

中國關工委持續推進“名家百縣”主題宣講活動,組織家庭教育專家赴湖南長沙、四川自貢、山東棗莊、江蘇徐州、內蒙古阿榮旗等27個城市舉辦了“新時代下如何做好立德樹人工作”“新時代家長教育的時代價值與智慧家長的八個關鍵詞”“如何培養孩子的民族自豪感”“一封家書說家風”等家庭教育專題講座。

教育部關工委聯合中國教育電視臺和首都師范大學推出“家校共育立德樹人——家庭教育公開課”,幫助更多的家長掌握正確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節目有2300萬受眾觀看,近10萬家長留言點贊。

湖南省關工委推出了“個十百千萬”隔代家庭教育工程。各市州紛紛成立隔代家庭教育講師團,開辦隔代家長學校、網絡課堂等,用多種方式對隔代家長進行教育培訓,著力解決隔代家長在實施對孫輩的教育中“教什么”“如何愛”“怎么教”這三個最突出的問題。許多隔代家長反映在學習培訓后,學到了很多新的教育理念,改變了溺愛孩子等不良積習,孫輩明顯進步了,家庭更加和諧了。

北京市關工委以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為契機,進一步推進家校社協同育人工作,圍繞道德素養、敬畏生命、勞動教育等話題錄制8集“家庭教育公開課”,線上總觀看量達到2058萬人次。組織編寫《家庭教育系列普及讀本》,為廣大家庭提供專業的家庭教育知識。舉辦“家校社協同育人機制建設——北京行動和探索”學術論壇暨家校社共育咨詢室工作人員培訓班,吸納知名專家學者,開展學術研究交流,提升家庭教育工作者的理論水平和專業能力。

河北省關工委聯合省教育廳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家庭教育工作的實施意見》,對家庭教育工作做了全面的規范和細化。目前,全省中小學建成家長學校12萬所,建成率85%,省級示范校達到410所,培訓家庭教育指導師3524人。河北廣播家長學校以及河北電視家長學校每周播出,緊跟青少年教育的熱點和痛點,給師生家長提供指導服務。

山西省關工委與教育、婦聯等部門合作開展“新時代家長講座”和“最美家長”公益主題教育評選活動。全省各縣區紛紛組建由退休教師、家庭教育指導師和志愿者組成的家庭教育講師團,啟動“家庭教育大講堂”。

浙江省各級關工委在“雙減”政策出臺后,圍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積極組織動員“五老”深入學校、企業、社區(村),把中央和省委的“雙減”政策舉措和工作部署說清楚、講明白;舉辦4000多所家教學堂、家長學校,教育引導家長形成與“雙減”政策相適應的科學成才觀和育人觀;開辦8000多所“假日學校”“四點鐘學校”,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滿足青少年多樣化需求,竭力為學生、教師和家長做好事、辦實事,幫助他們緩解教育焦慮、解決后顧之憂,有效地助推了“雙減”政策的落地落實。

江西省關工委召開“樹家風、育新人”學習研討會,印發《“樹家風、育新人”主題活動方案》,明確提出樹家國情懷之風、樹家庭和順之風、樹誠實守信之風、樹勤勞節儉之風、樹遵紀守法之風、樹堅強剛毅之風、樹言傳身教之風等七項重點內容,組織開展好家風征集確立實踐活動、利用傳統節日傳承家風活動、家風文化創作活動和樹家風宣講活動。

山東省關工委印發《關于進一步發揮五老作用 深化家庭教育工作的意見》,與省文明辦、省教育廳、省婦聯聯合開展“踐行好家教、培育好家風、建設好家庭”等活動,通過開辦父母學堂、建設家教基地、編印家教手冊等方式,提升家長教育能力,構建起家校社共育格局。

海南省關工委家教工作全面展開,繼續打造好“半月一講”“家長學校”“新生家長第一課”“家庭教育鄉村行公益講座”等品牌活動,出版《家庭教育新探索——海南省家庭教育鄉村行公益講座講稿匯編》,擴大學習覆蓋面和影響力。

重慶市關工委與市文明辦、教委、衛生健康委、婦聯等部門聯合開展“家校社共育暨家庭教育實踐校”建設活動,向1000余所學校、社區捐贈“三寬”(寬容、寬松、寬厚)網絡學習平臺,組織1000萬余人次家長學習。

陜西省關工委聯合省教育廳、省婦聯、團省委、省作協等部門在全省中小學開展了“好家風、我行動”主題活動,包括主題征文、主題展演、勞動實踐等多個內容,激發了中小學生及其家長參與弘揚好家風、踐行好家教的熱情,引導學生自覺培養自己的愛國情懷、道德意識和勞動習慣,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寧夏回族自治區關工委聯合區文明辦、文史研究館、老齡健康服務中心、寧夏孝文化發展促進會等部門和單位舉辦了“寧夏首屆孝德文化節”,以“傳承孝道文化,凝聚時代精神”為主題開展了孝文化交流研討、大型經典誦讀、文藝節目表演和“微孝”攝影書畫展等活動,收到良好社會反響。寧夏回族自治區關工委還以《民法典》為主要內容開展法律宣傳活動并舉辦“未成年人保護與預防犯罪”專題講座,共20多場次,聽眾1000多人次。

《中國關心下一代藍皮書:中國關心下一代研究報告(2021)》指出——“五老”隊伍作為關心下一代工作的中堅力量規模和素質不斷邁上新臺階

近日,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了《中國關心下一代藍皮書:中國關心下一代研究報告(2021)》。

藍皮書指出,“五老”隊伍是關心下一代工作的中堅力量。“五老”隊伍建設是關心下一代工作進展的重要指標。《中國關工委“十四五”發展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指出,要深入貫徹落實中國關工委、中組部、教育部等八部門《關于進一步發揮“五老”隊伍在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中的作用的意見》要求,動員更多政治素質過硬、有一定專業特長的老同志參加關工委工作,壯大“五老”隊伍。總結推廣“四化型”(組合聯誼化、管理社團化、運行項目化、服務專業化)關工委發展模式,強化“五老”隊伍專業化、體系化建設。組織開展全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評選表彰活動,加大先進事跡挖掘和先進典型宣傳力度,增強“五老”的榮譽感、歸屬感、獲得感。加強對基層關工委和“五老”的關愛服務,對從事關心下一代工作的“五老”給予適當經費補助、關懷幫助,在春節、重陽節等傳統節日進行探望慰問,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同時,要加大干部教育培訓力度。全面深入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教育培訓,建立分類、分層次的培訓體系。依托黨校、培訓基地的優勢,支持將關工委領導班子和關工委辦公室干部教育培訓納入同級黨政干部培訓體系,力爭到2025年中國關工委對各省區市關工委、副省級城市關工委領導班子和辦公室干部培訓一遍,不斷提高適應新時代服務青少年的能力水平。

近年來,各地按照中國關工委建設基層的要求,不斷加強“五老”隊伍建設,“五老”隊伍的規模和素質邁上了新的臺階。

北京市關工委研究制定《關于支持更多老同志參加關心下一代工作的意見》,通過設立崗位,搭建平臺,建立機制,進一步加強“五老”隊伍建設。

浙江省關工委辦公室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五老”隊伍建設的通知》,指導各級關工委強化“五老”核心隊伍、骨干隊伍、服務團隊等建設,拓寬“五老”隊伍新領域,完善關愛制度,建立榮譽體系,并依托數字化手段,健全“五老”骨干注冊登記、選崗履職等制度,激發“五老”投身于關心下一代工作的熱情。

山東省關工委、省委組織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發揮“五老”隊伍在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中的作用的實施意見》,對全省關工委的政治建設、組織建設、隊伍建設、工作保障等作出具體規定。目前,全省關工委組織66198個,專門登記、發放證書確認的“五老”63萬人。

陜西省關工委開展“五老”隊伍現狀調查研究,建議建立“五老”智庫,組建理論研究團隊、主題宣講團隊、志愿者愛心團隊和文藝宣傳團隊等,把更多的“五老”志愿者吸納到關工委隊伍中來。各級黨組織要進一步加強對“五老”的領導。特別是離退休人員黨支部要把這項工作作為“老有所為”的重要方面,列入黨支部的工作計劃,積極為“五老”學習理論、政策和外地經驗創造相對集中的時空條件。此外,還要營造濃郁的輿論環境,助力“五老”發揮作用。媒體要充分關注、及時發現“五老”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工作中涌現的好經驗、好典型,及時給予報道。強化激勵機制,對“五老”給予政治上的關愛、生活上的關心、工作上的支持。組織專業培訓,幫助“五老”更多了解青少年心理活動特點和實際思想狀況,提高“五老”專家的教育和輔導能力。

甘肅省關工委持續開展“基層創五好、‘五老’學先進”活動,全省1.8萬多個關工委組織有80%以上達到“五好”標準,基層活力進一步凸顯。

深圳市不斷加強“五老”隊伍建設,精心組織“五老”骨干培訓,積極建立“鵬城銀發人才庫”。目前,全市登記在冊的“五老”共3.2萬人,共有宣講團229個、關愛團409個、藝術團224個、科技服務團44個、文化市場“五老”義務監督隊伍185支。根據問卷調查,“五老”隊伍呈現特長多元、作用發揮廣泛、未來參與活動的意愿較為強烈等主要特點。參見本書調查報告《新時代深圳市關心下一代事業創新發展研究報告》。

西安市關工委優化整合“五老”報告團,成立市關心下一代“五老”報告團、藝術委員會、書畫委員會、家庭教育委員會、愛心志愿者服務團等“五老”工作團隊,5個團隊素質優良、專業性強、覆蓋面廣,進一步壯大了全市關工委隊伍,為“五老”更好服務青少年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國關心下一代藍皮書:中國關心下一代研究報告(2021)》指出——關心下一代工作應強化青少年主體性

近日,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了《中國關心下一代藍皮書:中國關心下一代研究報告(2021)》。

藍皮書指出,關心下一代工作需要各類社會力量、“五老”隊伍共同發力,同時要注意發揮青少年的主體能動性,只有青少年主動接受教育,才能取得好效果。湖南省關工委在開展黨史教育活動中,較好地注意到這一點,其有關做法值得借鑒。在黨史學習教育的整個過程和各個環節,湖南省各地注重創設有利于發揮青少年主體作用的形式和載體,把他們從被動的受教育者轉換成既是受教育者又是教育者。例如,很多活動由青少年自己謀劃組織,展演節目由青少年自己編排導演,特別是在青少年中精心培訓了一大批“小小講解員”,讓他們擔當紅色故事的講述人和革命紀念地的解說員。據不完全統計,全省有11.6萬多名少先隊員在文化部門領取了電子身份認證卡,加上在各學校、社區講解的青少年,全省“小小講解員”達20多萬人。課題組到學校、社區、紀念場所調研,幾乎都是由這些“小小講解員”講解,他們講得有板有眼、繪聲繪色。湘鄉市東山學校是毛主席的母校,市關工委聯合教育部門,組織師生挖掘了10多個毛主席當年讀書時的故事,精心挑選和培訓了80多名青少年講解員,定期不定期地到設置在東山學校、市經開區、汽車站的三個“黨史故事小舞臺”進行講述,在社會上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青少年充當“小小講解員”,不僅增強了他們的榮譽感和成就感,而且更重要的是增進了他們對黨史的了解和對“四個自信”的認同。很多“小小講解員”說,講故事很不容易,先要下足功夫做功課,每做一次功課,就是走進一次塵封的歷史,觸摸一次英烈的心靈;每講一個故事,就是自身的一次精神洗禮、一次思想升華。

《中國關心下一代藍皮書:中國關心下一代研究報告(2021)》指出——黨關心青少年教育和關心下一代工作的五大寶貴經驗

近日,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了《中國關心下一代藍皮書:中國關心下一代研究報告(2021)》。

藍皮書指出,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來,始終重視青少年教育和下一代的健康成長,積累了許多寶貴的經驗。其中最根本的經驗就是始終圍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主題,確定工作目標和任務。長期以來,黨關心青少年教育和關心下一代工作的基本經驗包括以下幾方面。

(一)加強黨的領導并注重制度建設,是青少年教育和關心下一代工作的根本保證。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也是做好青少年教育和關心下一代工作的根本保證。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關懷下,青少年教育和關心下一代工作不斷提高制度化和科學化水平。

(二)重視不斷完善工作機構和相關工作機制,是推進青少年教育和關心下一代工作的組織保障。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來,不斷加強青少年教育和關心下一代工作,在組織機構建設方面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一是重視在共青團組織內的相關工作機構建設。二是建立經常性的會議機制加強對關心下一代工作的指導。三是成立和完善各級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工作機構,推進工作。特別值得強調的是,除了在共青團和少先隊組織中開展關心下一代工作,改革開放后,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在全國各地形成了以離退休老同志為主體、黨政有關部門和群團負責人參加的,以關心、教育、培養青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為目的的群眾性工作組織,即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實踐充分證明,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的成立,是適應時代需要、符合國情、加強黨的青少年兒童工作的重要戰略舉措。

(三)始終堅持立德樹人,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和黨的歷史教育,是培養青少年愛黨愛國愛人民的重要途徑。

(四)關心下一代的關心關愛活動與教育機構的教育培養相結合、學校教育教學與少先隊活動相結合,是促進青少年教育和關心下一代工作的有效機制。實踐證明,黨領導下的群眾性工作組織關工委和共青團、少先隊,對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都擔負著重要的功能。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組織開展的關心關愛活動與教育機構的教育培養相結合,學校教育教學與少先隊活動相結合,都有利于促進青少年教育和下一代健康成長。

(五)堅持繼承與創新相結合,不斷解放思想、守正創新,是推進關心下一代工作的強大動力創新是一切事業不斷前進的動力。一百年來的實踐證明,無論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青少年教育事業的發展,還是改革開放后關心下一代工作新局面的形成,無論是土地革命時期列寧小學的創建,還是新中國義務教育的普及,乃至于關心下一代工作中形成的“黨建帶關建”和“五老”精神,都是不斷創新的結果,凝聚著無數關心下一代工作者的辛勤汗水。

《中國關心下一代藍皮書:中國關心下一代研究報告(2021)》指出——關心下一代工作應在新媒體環境下掌控主動權

近日,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了《中國關心下一代藍皮書:中國關心下一代研究報告(2021)》。

第4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11億,互聯網普及率達71.6%。新媒體已成為當下人們工作生活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關心下一代工作要創新發展,必須順應大趨勢,把握機遇,應對挑戰,掌控主動權。

1.新媒體的互動性有助于提升關心下一代工作的實效性

互動性是新媒體最突出的優勢之一。傳播過程中,不同于傳統媒體的單向輸入,新媒體環境下傳播主體與受眾可以即時做到輸入—反饋—輸出,給“五老”和青少年進行思想觀念與情感意識的交流互動提供了更多可能,改變了傳統的以“五老”單向講授為主的工作模式。教育部關工委主辦的“院士回母校”“大國工匠進校園”等活動,充分運用了新媒體的互動優勢,設置大屏幕微信墻,讓學生即時發表感言、提出問題,工作形態由靜態變為動態、從平面變為立體、從單一變為多維,進一步增強了工作的吸引力和實效性。

2.新媒體的虛擬性有助于提升關心下一代工作的針對性

新媒體時代溝通具有虛擬性,這種虛擬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顧慮,拉近彼此交流的心理距離,相比面對面交流,青少年更愿意在微博、朋友圈、BBS、貼吧等平臺真實地表達自己的見解,表露自己的內心世界。以北京高校為例,調查數據顯示,90.67%的大學生使用微信,66.27%的大學生使用微博,超過86%的大學生愿意接受新媒體推送思政教育等內容。新媒體提供了了解青年內心的密碼,打開了青少年的內心世界,使廣大“五老”能及時掌握青少年的內心動態,進而提升工作的針對性。

3.新媒體的移動性有助于提高關心下一代工作的效率

新媒體傳播信息不局限于固定的空間時間,青少年可以隨時隨地接收和發送信息,打破了傳統的關心下一代工作固定區域、固定空間的教育模式,大大降低了傳播成本,減輕了關心下一代工作在時間、空間、費用上的負擔,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拓展了工作空間。

Copyright©1990-2024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http://www.195055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內大街225號 郵編:100010    京ICP備18034403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75號
aaaaaa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高清免费观看| 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精品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亚洲|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 四虎精品在线视频| 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一|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青青青|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线免费| 午夜精品免费在线观看| 午夜天堂精品久久久久| 久久久久国产成人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av|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7牛牛| 国产亚洲精品福利在线无卡一| 久久精品?ⅴ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免费看久久久香蕉| 亚洲一级A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最新国产精品精品视频|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国产A级毛片久久久精品毛片| 夜夜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 日韩少妇无码喷潮系列一二三| 老司机亚洲精品影视www| 夜夜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大臿蕉视频在线观看| 777午夜精品久久av蜜臀| 精品无码免费专区毛片| 久久久精品2019免费观看| 色久综合网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视频99精品视频150| 国产精品对白交换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 992tv精品视频tv在线观看| 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