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教育部關工委主辦的“讀懂中國“活動啟動儀式在京舉辦。中國關工委主任顧秀蓮,教育部黨組成員、部長助理鄭富芝出席啟動儀式并講話,啟動儀式由教育部關工委主任李衛紅主持。
“讀懂中國”活動聚焦改革開放4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等重要歷史節點,從今年起一年一個主題,組織大學生與作為中國道路見證者親歷者的本校、本地“五老”牽手結對,以視頻或征文形式記錄并宣傳“五老”獨特經歷和感悟,從中切實感受中國發生的歷史性變革和偉大成就,增強“四個自信”,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今年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20所教育部直屬高校進行試點。
啟動儀式上,顧秀蓮高度肯定了“讀懂中國”活動,指出活動要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和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精神為指導,以有效助力立德樹人為宗旨,持續深入開展。她強調各級關工委要積極發揮配合補充作用,把活動融入學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形成育人合力。她要求各級關工委要加強學習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斷提高關工委工作水平。
鄭富芝在講話中指出,“讀懂中國”活動立意深遠,緊扣時代脈搏,有利于青年一代了解國情黨情世情,堅定理想信念。他要求各有關學校要組織好、實施好,使活動為高校思政工作增添助力。他希望教育系統廣大“五老”要在活動中發揮獨特作用,講好黨和國家重要發展歷史過程中的故事,幫助青年學生明確奮斗方向。他強調大學生要通過參加“讀懂中國”活動更加堅定理想信念,把學習成長同黨和國家事業、同人民需要緊緊聯系起來。
現場展示環節,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四所高校的學生用視頻和講述的形式展示了他們了解到的謝竹籓、樂黛云、潘文石、林泰、李衍達、林炎志、陳子艾、羅貴權等8位老領導、老專家、老教師親歷的改革開放故事和感悟,并暢談了自己參加活動的收獲和感想。受訪同學表示,他們從采訪“五老”故事中看到了改革開放以來祖國的騰飛巨變,從前輩的精神風貌中領略了老同志家國天下的情懷,決心在今后的奮斗中釋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為民族復興鋪路架橋,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最后,李衛紅為參加現場展示的學生頒發優秀作品證書。
中關工委辦公室,教育部關工委、思政司,20所試點高校關工委及其所在省級教育系統關工委負責同志,以及在京部分高校師生代表300余人參加。
下午,20所試點高校及其所在的省級教育系統關工委負責同志進行了座談。北京大學從領導重視、廣泛動員與定點采訪相結合、大力推動宣傳等方面作了介紹,其中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團委對8位老教授的訪談在公眾號和學校官網連載,點擊量逾千次;清華大學與大家分享了學校關工委在活動中為青年學生與受訪“五老”牽線搭橋并制作視頻的過程。與會代表高度肯定了“讀懂中國”活動,紛紛表示,這項活動凝練了新時期關工委工作的主題,構建了關工委的重要工作平臺,發揮了關工委老同志的資源優勢,創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式。有的高校認為這項活動在形式上要讓學生看得見、摸得著、悟得著,要結合本地本校特色進行創新;有的高校認為活動要結合時事熱點,利用新媒體平臺增強與青年學生交流,擴大活動影響力。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江南大學等啟動“讀懂中國”活動,得到了學校黨委的支持,關工委對活動作了部署,并已進入實施階段。
李衛紅作總結講話,就“讀懂中國”活動下一步工作進行了總體部署。她指出“讀懂中國”活動是教育部關工委繼“院士回母校” “杰出老校友回母校”之后在高校推出的新的品牌活動,其根本目的是理想信念教育,活動主體是二級關工委,其中的關鍵是“五老”和學生的互動。她要求各試點高校和所在省級教育系統關工委要充分利用當地、學校的優勢資源,結合實際,打造本校特色,穩步推動活動常態化,并積極做好活動宣傳。座談會由教育部關工委常務副主任楊貴仁主持。
![]() |
Copyright©1990-2024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http://www.195055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內大街225號 郵編:100010 京ICP備18034403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7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