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第七屆海峽論壇•海峽兩岸關愛下一代成長論壇在廈門開幕。中國關工委主任顧秀蓮出席論壇并發表講話。國務院臺辦副主任龍明彪,福建省人大副主任、省關工委執行主任劉群英,廈門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詹滄洲,臺灣省教育會總干事王致雅,臺中市海峽兩岸交流協會理事長蔡鈴蘭,臺灣創價學會執行長林廷鋒分別在開幕式上致辭。本次論壇以 “深化項目合作,搭建共育平臺”為主題,共吸引兩岸200多位專家學者參加。
顧秀蓮在講話中說,海峽兩岸關愛下一代成長論壇就像是兩岸一家人的家長大會,大家在這個論壇上一起交流親情、研究下一代成長面臨的新課題、分享教育實踐的心得感受。經過七年的論壇交流和經常性的合作往來,海峽兩岸和平發展事業來之不易,要倍加珍惜。兩岸和平發展的未來要靠下一代去繼承、去開創。
大陸地區關心下一代的進步得到了臺灣、香港、澳門等地區許多兒童青少年機構的支持與幫助,兩岸四地相互啟迪、相互借鑒、相互促進,給關心下一代事業帶來了新資源,增添了新活力。隨著大陸經濟的崛起和文化的自覺,隨著兩岸人民追求民族復興夢想越來越成為更多人的共識,隨著年輕一代人的成長空間日益擴大,海峽兩岸攜手關愛下一代正迎來一個蓬勃發展的黃金時代。
講話中她談到,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帶一路”戰略對關心下一代事業意義重大。去年論壇上,各成員單位發起了“海峽兩岸一家親老少共圓中國夢”系列工程,其中的兩岸大學生文化情感考察項目中,大陸機構已經分兩批邀請臺灣大學生到赴敦煌進行實地考察、交流,未來也應引導兩岸學子研究海上絲綢之路,探討在現代化建設中,兩岸中國人如何團結協作,把路“打通”,讓下一代深入了解“一帶一路”的意義、作用。
最后,她用三個詞——篤定、深耕、智慧,表達了對海峽兩岸關心下一代工作的美好愿景。篤定,海峽兩岸攜手開創關心下一代事業要堅持篤定,朝著既定的航向,走對的路,做對的事,不受雜音噪音的干擾,堅定不移地向前邁進。深耕,兩岸的合作要深耕細作,提升效益,兩岸和平發展關系才會有嶄新的未來。智慧,匯集兩岸的智慧和力量,使海峽兩岸攜手關愛下一代不斷呈現出新的活力。
國務院臺辦副主任龍明彪致辭中提到,兩岸關愛下一代工作的根源在民間,潛力在基層,前景在合作。希望兩岸進一步加強青少年交流,發揮兩岸合作優勢,創新青少年教育理念和方法,拓展合作新空間。龍明彪指出,下一代寄托著兩岸中國人最深厚的情感,關愛、教育好下一代,使其成為國家和民族的棟梁之才,是兩岸中國人應該共同關心的重要課題。希望兩岸攜手為青少年成長、成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創造更多條件。
出席論壇的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臺灣省教育會總干事王致雅,從傳承并善加利用中華文化的角度,談起如何關懷下一代。她指出,今天臺灣有些人認為中華文化老舊、過時、封建,但全面否定這種觀念是不智的,甚至對自身發展非常不利,因為中華文化中富含進步思想,到現在依然適用。王致雅認為,兩岸教育工作者對下一代進行靜態教育的同時,不應忘記體育教育。她期許未來兩岸能全面推動教育、公益與體育的各項交流,落實現代化中華文化精神。
論壇召開前夕,中國關工委與部分省市關工委進行了座談,廣泛征求了對全國關心下一代工作表彰大會工作報告的意見。論壇期間,首屆“共圓中國夢海峽兩岸老少書畫交流展”、兩岸教育專家講座、“中華大家園”親情交流座談會等配套活動也成功舉辦。
![]() |
Copyright©1990-2024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http://www.195055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內大街225號 郵編:100010 京ICP備18034403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7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