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下午,由中國兒童藝術劇院主辦的第九屆中國兒童戲劇節在中國兒童劇場舉行閉幕式。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主任顧秀蓮,文化和旅游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李金早,中宣部宣教局副局長齊紹軍等與現場觀眾通過視頻回顧了過去37天的美好時光,并觀看了由中國、新加坡學生聯合演出的少兒版童話音樂劇《馬蘭花》的演出,見證了第九屆中國兒童戲劇節的完美落幕。
第九屆中國兒童戲劇節組委會主席、中國兒童戲劇研究會會長、中國兒童藝術劇院院長尹曉東致閉幕辭。他說,第九屆中國兒童戲劇節以“讓戲劇走進孩子的生活”為主題,秉承高品質、低票價、公益性的原則,37天里共有14個國家和我國臺灣地區帶來了56臺劇目191場演出,惠及16萬觀眾。本屆戲劇節在多方面進行了實踐探索,通過舉辦“中外優秀兒童戲劇展演”,以北京為中心,在濟南、成都、遼寧設立分會場,多省市聯動的辦節模式,豐富了孩子們的暑期文化生活;通過舉辦國際兒童戲劇合作與發展論壇,開設“中日韓兒童戲劇交流板塊”,舉辦工作坊、大師班、國際戲劇節展示推介會等活動,促進了中外兒童戲劇工作者的交流,推動了國際兒童戲劇的合作與發展;通過舉辦“中外兒童戲劇夏令營”,進行優勢資源疊加,發揮地域優勢,與“戲劇東城”相得益彰,深化文旅融合;通過讓校園戲劇登上閉幕式的舞臺,讓孩子成為舞臺的主人,成為小演員、小志愿者、小記者、文化小使者等,進一步促進了藝術普及,推動了戲劇教育的發展;通過關愛困難群體,邀請山西靜樂縣師生、北京順義太陽村的孩子和延安市兒童福利院的孩子免費觀看演出、體驗戲劇活動,讓更多的孩子享受藝術滋養,健康快樂地成長,讓戲劇走進每一個孩子的生活。
第九屆中國兒童戲劇節閉幕式現場
孩子們的戲劇節
校園戲劇首登閉幕式舞臺
本屆戲劇節匯聚了眾多題材多樣、形式豐富的國內外優秀兒童劇,孩子們在“家門口”就能感受到世界不同地方的戲劇文化。戲劇節中,孩子們不僅是小觀眾,還是小志愿者、小記者、小演員,更是文化小使者。每周末,經過培訓的小志愿者們在中國兒藝二樓藝術長廊向中外觀眾進行講解;演出后,他們化身小記者,對劇組主創和演員進行采訪,以孩子的視角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戲劇的創作和演出。
為了給孩子們更大的舞臺,由中國、新加坡學生聯合演出的少兒版童話音樂劇《馬蘭花》作為閉幕式劇目向觀眾展現戲劇教育成果。為了能在舞臺上呈現精彩的表演,兩國學生都在臺下不斷精進,為了盡可能多地練習,許多同學都相互配合,學習了其他角色的臺詞,幫助小伙伴對戲,這不僅加深了他們對劇目的理解,也培養了他們樂于助人的良好習慣。為了兼顧學習和排練,有的學生會利用排練休息的時候溫習功課;為了在家里也能精進表演,學生們會用視頻與老師交流,而有的家長更是自學了《馬蘭花》中的舞蹈,與孩子共同練習……這種全員出動的高昂熱情,令他們的表演獲得了高度稱贊,也讓戲劇真正融入了孩子們的生活。
國際論壇圓滿舉辦
多國代表形成《北京倡議》
本屆戲劇節期間,由中國兒藝主辦的“國際兒童戲劇合作與發展論壇”在北京圓滿舉辦。論壇以“戲劇節改變生活”為主題,近百名國內外知名戲劇節負責人和兒童劇院(團)負責人通過會議交流、戲劇觀摩、工作坊、大師班及國際戲劇節展示推介會等活動,深入感受、探討了各國戲劇節對兒童生活的影響。通過6天的交流,與會代表將論壇的共識化作一個集體倡議,形成了《2019年“國際兒童戲劇合作與發展論壇”倡議書》,簡稱《北京倡議》。
《北京倡議》強調:要加強各國兒童戲劇節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共享各國兒童戲劇節劇目資源;鼓勵兒童劇創作和演出版權互讓;推動各國藝術家和藝術機構聯合創作劇目;促進各國青少年之間的交流;籌備建立“國際兒童戲劇節聯盟”。《北京倡議》的形成,對各國兒童戲劇節可持續發展必將起到較強的推動作用,也有助于今后各國共謀國際兒童戲劇的合作與發展。
首次舉辦“中外兒童戲劇夏令營”
探索文旅融合新模式
中國兒藝自第二屆中國兒童戲劇節開始舉辦夏令營以來,不斷優化夏令營的內容與模式,逐步獲得了越來越多孩子們的喜愛。本屆戲劇節,中國兒藝繼續探索,首次舉辦了“中外兒童戲劇夏令營”。孩子們通過為期5天的學習與活動,不僅走進擁有600余年歷史的故宮博物院中學習了歷史文化知識,親身感受到了中華民族的文化魅力,同時在中國兒童藝術劇院觀看了國內外優秀的兒童劇,在中國兒藝專業老師的指導下做了表演基本功的發聲練習、形體練習、動物模擬練習、趣味戲劇游戲等活動,并以短劇和節目表演的形式,向家長們展示了自己的學習成果。
“我喜歡北京,我喜歡跳舞,最喜歡老師給排演的舞蹈《東北秧歌》。”“我喜歡表演,最喜歡演《字典公公家里的爭吵》。”參加夏令營的華裔小朋友都很高興能有這次特殊的經歷,他們不僅在活動中學習了戲劇知識,收獲了友誼,也體會到了一部兒童劇在創排過程中需要的付出與合作。家長羅平表示,孩子們成長在國外,很少有機會接觸和學習中國文化,這次戲劇之旅,家長和孩子都深深感受到了中國文化的魅力。并且作為家長,也開始思考如何讓孩子把中外最有特色的文化傳統結合起來。
文化扶貧
公益活動彰顯社會效益
本屆戲劇節期間,中國兒藝繼續秉承“高品質、低票價、公益性”的原則,最高票價不超過180元,讓更多的孩子可以走進劇場。通過與“戲劇東城”建設相融合,將戲劇文化融入城市發展,開展各項戲劇普及活動,形成“逛王府井,看兒童劇”的品牌效應,讓戲劇走進孩子的生活。
與此同時,中國兒藝還邀請了文化和旅游部定點扶貧縣——山西省靜樂縣的師生代表、北京順義太陽村的孩子和延安市兒童福利院的孩子觀看中外優秀兒童劇,體驗戲劇活動,讓孩子們有機會接受藝術的滋養。靜樂縣利民小學5年級的高梓越在看完《火光中的繁星》后表示,能看到如此精彩的演出,感覺生活在這個時代很幸福。劇中的孩子們在戰亂年代都能堅強地生活下去,生活在現代的孩子更應該努力學習。從“太陽村”成長起來的老師邵朋超表示,很高興現在太陽村的孩子可以有機會走進劇場觀看演出,這對孩子們是一個特別好的開闊眼界的機會,通過接觸藝術,老師們也能感受到孩子們慢慢地從內向變得開朗,可以勇敢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
中國兒童戲劇節迄今為止,已連續舉辦九年,共有30個國家250家演出團帶來418臺劇目1863場演出,惠及觀眾148萬人次。中國兒童戲劇節歷經九年的完善與創新,正在逐步向世界一流的兒童戲劇節邁進。2020年將是中國兒童戲劇節舉辦的第十年,中國兒藝將與國內外各院團攜手努力,共同打造國際兒童戲劇的盛會。
![]() |
Copyright©1990-2024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http://www.195055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內大街225號 郵編:100010 京ICP備18034403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7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