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豐富孩子們的假期和放學后的生活,解決假期家長監管“真空”;龍泉驛區430學校全新升級,寒暑假也能為孩子們提供免費上興趣班。由區關工委、區婦聯、區教育局和社區教育中心共同主辦的“尚學龍泉•社區雛鷹”大學堂啟動儀式在龍泉二小拉開帷幕。大會由社區教育中心主任譙宏主持,關工委常務副主任、基金會副理事長、區家長學校總校校長肖文英致詞,教育局副局長張英武對承辦單位提出了要求。
創新是優勢,創新是潛力,創新是希望。以尚學促尚志。近年來,區關工委、關心下一代基金會積極鼓勵廣大中小學生開展科創活動,參與科創賽事,培育“科技小達人”、“科技小創客”。去年,我區有36所學校6479名學生參加全國、省、市舉辦的科技創新大賽,取得了201項優異成績。
啟動儀式上,龍泉二小校長劉學梅代表全校師生家長感謝區關工委、教育局、婦聯和社區教育中心把這次活動的地點設在二小。社區教育工作站將為來自各社區的孩子們提供公益創新實踐的教育課程,項目有走進創新、3d打印、無人機、機器人等創新課程。7月在二小共開設12個班計劃招收360名學生。8月還將開設6個班。在社區雛鷹課堂中,將有1400余個家庭的孩子受益。
會上,區關工委常務副主任肖文英致辭:“尚學龍泉•社區雛鷹”大學堂活動的開展,是一項造福學生、造福家長的惠民工程,給我們帶來了一個進一步學習的平臺,一次全面提升的機會。創新需要熱情,創新需要行動,舞臺已經搭好,帷幕也以拉開。希望我們的有關單位繼續大力支持,為青少年校外創新教育提供堅強的后盾;希望我們的老師盡職盡責,傳道受業,更好的完成教育任務;希望可愛的同學們積極行動起來,用激情和活力,用聰明和才智在創新舞臺上盡情演繹,展現自己特長,以睿智的創新思維和眼光,積極探索,大膽想象,勇敢創造,用創新熱情,結出智慧果實。
區教育局副局長張英武提出要把握時代要求,開好社區雛鷹大學堂,落實責任措施,帶動尚學龍泉品牌大戰。要深入調查研究,弄清楚社區大學堂的需求,即家長和學生的需求,開展好相關的課題研究,做好工作有針對性的進行;開展活動覆蓋面廣,至少選擇十個以上社區進行。培養青少年不是課堂的延伸,而是校外的拓展,培養創新精神創造能力,堅持尚學理念,大力推進學習型社會創建。
“尚學龍泉•社區雛鷹”大學堂活動是社會教育、社區教育與學校教育的無縫對接。帷幕拉開后,不僅在龍泉二小,在全區的各個中小學校或社區教育工作站都將根據市民要求,開設興趣班。所有的課堂都是免費開設,家長只需去學校或所在街道、鎮(鄉)工作站報名,工作人員將根據報名情況選取上課地址、開設興趣課堂、設置教育學時、孩子們可根據課程表安排,選擇自己喜歡的興趣上課。
“尚學龍泉·社區雛鷹”大學堂將充分利用學生假期和放學時間提升孩子們的創新思維能力,以尚學促尚志,切實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科學文化和創新意識的培養,培養其創新精神,塑造其創新人格,為他們成長成才奠定堅實的基礎。
![]() |
Copyright©1990-2024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http://www.195055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內大街225號 郵編:100010 京ICP備18034403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7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