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進城務工、經商人數逐年增加,農村兒童留守問題日漸突出,目前,全區(qū)約達3129人。這部分學生因“親情饑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偏差,學習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留守兒童”問題,總起來概括為四個方面:一是得不到父母的關愛、親情缺失;二是隔代監(jiān)護,重養(yǎng)輕教;三是缺少輔導、成績偏差;四是易受不良引誘、違紀偏多。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影響著“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不僅影響到成千上萬名外出務工家庭的穩(wěn)定,更會影響到一大批青少年是否能夠健康成長,影響到社會的和諧。
為此,岱岳區(qū)關工委聯合區(qū)教育局,多次召開會議,研究制定了一系列保障措施,為農村“留守兒童”健康成長提供了切實保障。
一、大力實施“五個一”工程。按照山東省教育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義務教育階段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全區(qū)各中小學實施了“五個一”工程,即:為每一位留守兒童建立一個專門的檔案,詳細記錄每一位留守兒童的基本情況;保證每位留守兒童都有一位幫扶老師;每月每位留守兒童都能通過“親情電話”與家長交流一次;每位教師每月都要與留守兒童家長溝通交流一次;每學期對留守兒童開展一次心理咨詢。科學做好預防少年兒童遭受性侵教育,將留守兒童尤其是留守女童作為重點對象,加強教育引導,努力提高留守兒童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二、協調動員各方,共同關注農村留守兒童。研究制定了五項具體措施:
1. 各學校成立了“留守兒童工作小組”,由校長任組長,各班主任擔任小組成員,齊抓共管,形成合力。
2. 各學校先后出臺了《農村留守兒童獎勵制度》、《農村留守兒童幫扶制度》、《農村留守兒童之家工作人員職責》、《農村留守兒童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做到關心農村留守兒童有章可循。
3. 建立和完善了每位留守兒童檔案,準確掌握留守兒童的情況,明確每位留守兒童的結對幫扶老師,開展好對留守兒童的心理輔導,營造了關愛留守兒童的濃厚氛圍。
4. 針對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缺失的現狀,定期開展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和青春期衛(wèi)生教育等專題教育,保證其健康快樂的成長。
5. 積極向家長宣傳《義務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法規(guī),教育和引導家長依法履行第一監(jiān)護人的責任,在進城務工時妥善安排好子女接受義務教育。
三、拓寬思路,廣泛開展育人活動。一是建好一個“留守兒童之家”。動員有條件的學校建立“留守兒童之家”,室內布置盡量做到溫馨、人性化、有文化品位,配備檔案資料柜并分班存放學校留守兒童檔案袋,有一定數量的藝體器材和可供閱讀的圖書,每天安排一名老師輪流值班管理并接受學生心理咨詢,并利用雙休日、節(jié)假日組織留守兒童在“家”中開展活動。二是開通一部親情電話。學校開通一部親情電話,將電話號碼公開,為留守兒童在休息時、雙休日或節(jié)假日與家長聯系、溝通提供方便,增進學生與家長的感情。三是舉辦一次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講座。各班每月舉辦一次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講座,教育學生遵紀守法,了解安全常識,以增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四是參加一項課外興趣小組活動。各班都成立了各種課外興趣小組,組織留守兒童至少參加一項小組活動,以豐富“留守兒童”的課余生活。五是談一次心。幫扶教師每周與留守兒童談一次心,了解他們一周的學習、生活、情緒、交友、身體等方面的情況,交流感情,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態(tài)和健康的心理。六是過一個快樂的生日聚會。各班都將農村留守兒童學生生日記入檔案,大力開展向留守兒童送一句生日祝福活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簡便易行、溫馨祥和的活動,讓每位留守兒童過一個快樂的生日。七是寫一封親情書信。幫扶教師監(jiān)督、指導留守兒童利用傳統節(jié)日、長輩生日、寒暑假等特殊日子給遠方的家長寫一封親情書信,既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又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培養(yǎng)學生尊敬師長的傳統美德。
四、充分發(fā)揮關工委組織和廣大“五老”的作用。關工委組織在農村留守兒童教育上認識早、反應快,積極配合政府、學校、社區(qū)和家庭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
1. 調查摸底建檔。關工委組織發(fā)動廣大“五老”進村入戶,調查了解留守兒童的具體情況,建立了留守兒童檔案,為教育部門和學校關愛留守兒童提供了基礎資料。
2. 積極建言獻策。近年來,關工委積極發(fā)揮“五老”優(yōu)勢,組織老同志對留守兒童問題展開深入調研,撰寫研究報告,為黨政領導提供了重要決策參考。
3. 協助校內管理。關工委組織發(fā)動“五老”走進寄宿制學校或依托學校建立的留守兒童活動場所傳授教育管理經驗或親自擔任管理人員,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學校管理人員和管理經驗不足的困難。
![]() |
Copyright©1990-2024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http://www.195055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國北京市東城區(qū)朝陽門內大街225號 郵編:100010 京ICP備18034403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7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