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山城綠意盎然,生機涌動。在這片浸染紅巖精神的巴渝土地上,關工人代代接力,把紅色基因融入下一代成長血脈。他們秉持“向上創新”理念,不斷開拓關愛新路徑;以“向下扎根”的實干勁頭,切實貼近青少年需求。一幅飽含深情的關愛長卷,正加速鋪展,持續推動重慶關愛事業邁向新高度。
3月18日至20日,《關愛明天》雜志社采訪組走進重慶,奔赴榮昌、永川、沙坪壩、江北區,沿著關工人的堅實腳步,深入探尋溫暖重慶背后的動人故事。
第1站·榮昌區
“小明的故事”:創新法治教育“劇本殺”
兩江匯巴渝,一脈連川蜀。采訪組首站來到了地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橋頭堡的榮昌區。在這里,法治教育正以創新為鑰,率先破題。
榮昌區檢察院打造的未成年人沉浸式犯罪預防體驗中心是全市首創。走進中心,教室場景映入眼簾:陽光透過玻璃窗灑在課桌上,黑板上的粉筆字跡清晰可見。這時,窗外一名社會青年正在招呼“小明”……逼真的場景設置讓人瞬間身臨其境。
該中心巧妙抓住當下流行的“劇本殺”熱潮,以真實案例為藍本,創作“小明的故事”,精心搭建學校、KTV、網吧等9個高度還原的場景,借助VR與實景還原技術,串聯未成年人常見涉罪罪名與真實案件,完整呈現一名未成年人從沾染不良行為到犯罪的全過程。
榮昌區檢察院副檢察長朱玉萍介紹,在劇情推進過程中,法律知識被巧妙融入。通過知識講授、多媒體互動、角色扮演等形式,以案釋法,讓未成年人在沉浸式體驗中清晰認知法律邊界。自2024年建成以來,該中心已接待5000余名中小學生,備受師生家長好評。
區檢察院的創新不止于此。針對性侵案件增多、性教育匱乏的現狀,檢察院攜手教委,在全市首創性教育骨干師資培養計劃。邀請專家授課,結合案例教學,讓老師從不敢講變為敢講、愿講、會講。骨干教師們不僅在校園開展性教育,還通過賽課打磨精品課程。此外,區檢察院還推動設立未成年被害人專項救助基金,旨在為受侵害未成年人提供長期有效的救助和心理輔導。
在法治教育推廣上,區檢察院同樣亮點頻出。線上平臺“芳興未愛”依托榮昌檢察公眾號,已推出14期原創法治課程小視頻,聚焦校園暴力、毒品電詐等熱點,廣受關注。“布谷鳥”法治宣講團 20 余名檢察官,每年開展“六進”活動,根據不同群體定制課程,精準普法。同時,整合關工委“五老”資源,創新“檢察藍+夕陽紅”模式,老檢察官深入參與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指導、心理疏導等幫教工作,有力補充了社工力量。
榮昌區“法治教育”的創新實踐,為川渝地區青少年普法工作打造出一個亮眼的“樣板間”。
![]() |
Copyright©1990-2024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http://www.195055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內大街225號 郵編:100010 京ICP備18034403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7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