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長春市綠園區關工委火炬報告團是綠園區關工委充分發揮“五老”立德樹人作用而組建的一支宣講工作團隊。近年來,區關工委從落實各級關工委工作要求和實施黨史宣傳教育工程的實際需要出發,加強火炬報告團建設,堅持標準選聘人員,明確職責和工作重點,制定工作制度,規范行為準則,助推了黨史宣傳教育深入開展,取得了明顯的效果。主要做法是:
精選人才,組建一支具有最佳能量的團隊
堅持兩個硬性指標選聘報告團成員:一是政治思想過硬,政治站位高,有堅定的政治立場和深厚的理論修養者;二是業務能力過硬,在多年宣講實踐中經過淬煉的佼佼者。目前報告團15名成員優勢突出,具有三個特點:職務高,有4名正團職以上退役軍官(副軍1名、正師2名,正團1名);職稱高,8人具有副教授以上職稱;榮譽高,有全國“道德模范”1人、全國“孝老愛親好青年”1人、市區“優秀共產黨員”3人、“吉林好人”1人和“長春好人標兵”1人。
堅持學習,打造一支具有最佳素質的團隊
在黨史學習教育中,堅持把再學習作為報告團提高素質,蓄力賦能的重要保證來抓。一是鼓勵讀史。提供資料,鼓勵報告團成員堅持自學,通讀“四史”(中國革命史、社會主義建設史、改革開放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史)。報告團團長高明遠雖80高齡,但在熟讀黨史中他用標準的小楷寫下了1萬多字的讀書筆記,溫故知新,為宣講做好充分準備。二是實地訪史。報告團成員親赴黨史事件發生地,英雄誕生地,殉難烈士犧牲地,走訪見證人和還健在的親人,還原英烈壯舉,捕捉歷史的真實。報告團副團長楊海波,近年來自費行程數萬公里,親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幾大戰役紀念館等舊址,進行實地踏察,掌握第一手資料,整理采訪筆記350多萬字,編制專題課件70余個。今年,區火炬報告團的五位團長還到革命圣地井岡山參加了實地學習培訓。三是深入研史。就是順應黨的重大歷史節點,分析黨在重要時期工作的指導思想、運用的戰略戰術、奮斗目標及方針政策。特別重點研討了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理論形成和實踐的偉大意義。
深入實際,有針對性地確定最佳黨史宣講題目
一是開展調查研究。組織火炬報告團重點深入全區32所中小學學生中間,了解、探索新時代青少年的思想動態、對黨的歷史了解和掌握程度。二是組織全區300多名“五老”到青年特別是農村青年和走上工作崗位的社會青年中,召開座談會、懇談會等,傾聽他們對黨的方針政策的理解程度,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認識程度,對實現未來理想的預期程度。三是在全區青少年中開展黨史知識問卷調查,并從1730多張問卷中整理出了存在的三大類(黨的基本知識、對黨的認知、理想信仰等)問題,針對上述問題,分別擬定黨史報告題目,到大、中、小學校和社區為青少年做主題宣講。
創新形式,確保黨史宣講獲得最佳效果
線上線下緊密結合。疫情期間,區火炬報告團利用關工委的信息化網絡空間,集中講好黨史故事。抗疫最緊張的兩年時間里,報告團線上宣講黨史故事36個,收聽收看青少年11萬多人。2023年利用后疫情的有利時機,組織火炬報告團成員深入社區、學校、企事業單位做黨史報告逾百場,3萬多名青少年參與其中。
積極創辦講座專欄。報告團副團長楊海波創辦專欄《紅色記憶——黨史英雄人物進校園》,在全市大中小學宣講百場,受益青少年9200多人。副團長王國學創辦“綠園區青年教師論壇”,深入學校作《新時代青年教師無上光榮》的專欄講座,引導青年教師全身心投入無上光榮的事業。
發揮報告員的個人優勢。全國道德模范、火炬報告員張超凡利用自身“自強不息,立志成人成材”的成長經歷,深入學校、部隊、山村,8年進行680余場《立志、創業、成材》公益勵志演講,線下線上互動人數5400萬人次,她的事跡感染了和影響了千千萬萬個青少年,也因此受到中國關工委主任顧秀蓮的親切接見。省市區關工委先后在青少年中發出向張超凡學習的號召,開展學習張超凡活動。全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個人、火炬報告員紀德祥發揮集郵優勢,精心制作“郵票上的黨史故事”課件,深入學校、社區進行專題宣講,對中小學生實施別開生面的黨史教育。報告團副團長王國學,疫情期間,帶動中小學生創作反映黨中央領導人民戰勝疫情和歌頌新時代的詩歌一百多首。報告團團長高明遠,自籌資金,創作、裝裱主題書法作品數百幅,贈予“五老”和青少年,送去心靈的甘泉。
![]() |
Copyright©1990-2024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http://www.195055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內大街225號 郵編:100010 京ICP備18034403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7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