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萬州區關工委召開暑期工作座談會。會議學習貫徹重慶市第五屆“關愛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活動推進會和全市關工委思想道德教育團工作座談會精神,總結通報2024年上半年工作情況,對2024年下半年工作進行部署。區關工委主任梁先玉主持會議并講話,區關工委副主任熊剛從六個方面通報總結上半年工作。區關工委顧問、區關工委領導班子成員及辦公室工作人員、區關工委各團(校)負責人參加會議。
緊扣主線,理想信念教育常抓不懈。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印發《區關工委理想信念宣教團宣講專題的通知》,宣教團成員開展“菜單式”理想信念宣傳教育50場次,受眾達1萬余人;創新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工作,結合全市開展的“紅梅花兒永放光彩”青少年主題教育活動,聯合區教委印發《“紅巖精神進校園”專題宣講的通知》,宣教團成員深入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萬州第二高級中學、雞公嶺小學等大、中、專院校和中小學,開展“紅巖精神進校園”系列專題宣講20場次,引發強烈共鳴和反響。
擦亮品牌,“中華魂”主題教育讀書活動再創佳績。堅持在“讀”上下功夫,在“寫”上重指導,在“講”上提水平,在“行”上求成效,持之以恒抓實抓細“中華魂”主題教育讀書活動。結合今年讀書活動“毛澤東崇高精神風范”主題,組織動員165個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大、中、小學積極參加征文和演講比賽,15名演講選手從121名選手中脫穎而出,參加重慶市演講比賽。最終,獲特等獎2名、一等獎6名、二等獎6名、三等獎1名;在征文比賽中,層層推選出征文393篇,其中,小學組139篇,中學組154篇,青年組100篇,選送至重慶市優秀征文56篇,獲特等獎8篇,一等獎10篇,二等獎14篇,三等獎24篇。
夯實載體,“關愛明天、普法先行”活動推進有力。深化重慶市第五屆“關愛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活動,開展法律進學校、進家庭、進企業、進社區、進農村活動,打造“興安法律服務進萬家”工作品牌,開展法律法規宣講活動20場次;加強未成年人嚴重不良行為幫教工作,牽頭建立區、鎮鄉(街道)、社區三級幫教機制,幫教嚴重不良行為未成年人78人;支持萬州區新儀學校建設,為新儀學校學生送去生活物資和學習用品;繼續發揮“五老”網吧義務監督員作用,分組巡查40次,檢查網吧157個,勸阻未成年人上網13人次。
發揮優勢,科技助力鄉村振興成效顯著。打造“科技助力希望的田野”工作品牌,科技輔導團和科技專家工作室成員堅持深入基層174天,根據基層需要對接“派單”,更好更快地實現服務和需求的精準對接;聯動市關工委科技輔導團下基層開展科技輔導,科技專家深入基地進行技術指導達50次,幫扶基地引進新品種、新技術12項;區關工委領導多次深入羅田鎮梓桐村石斛基地、恒合土家族鄉農民工返鄉創業園和石坪村、水口村、七星村、箱子村聽取專家示范稻田養魚產業項目情況介紹,積極培育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發展壯大產業,帶動更多青年農民創業就業。
豐富特色,校家社協同育人機制聯動發展。積極探索協同育人機制,召開校家社共育實踐基地現場會,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基地制度,創新校家社溝通新途徑;家長學校成員走進50余所中小學校和幼兒園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講座25場次;1300余名老教師走進32個社區1400余個家庭,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40余名家庭教育指導師在中小學校和幼兒園舉辦家庭教育講座113場次;心理健康關愛工作室30余位教師,針對中小學生“生理發育煩惱”“社會環境適應”“心理嚴重障礙”等問題,舉辦心理健康教育講座86場次;“六一”兒童節前夕,區關工委領導前往走馬中心小學、新田中心小學和龍駒中心小學,開展“情系留守 關愛明天”愛心助學慰問活動,為700余名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送去學習用品。
鞏固成果,關工委自身建設再上臺階。深入貫徹落實中辦、國辦《意見》和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實施意見》,不斷加強關工委班子和隊伍建設,繼續開展基層“五好”關工委創建工作,實現鎮鄉、街道“五好”關工委全覆蓋;完成中國關工委和市關工委交辦的調研任務,認真開展農業科技專題大調研,形成一報告、一案例;宣傳工作繼續保持良好勢頭,新聞通訊稿在中國關工委“五老情”微信公眾號和官網發表8篇,在“中國火炬”微信公眾號和官網發表46篇,在市關工委“渝露春苗”微信公眾號發表18篇。
梁先玉強調,希望大家繼續做好下半年工作,要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重慶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和市委、區委六屆五次全會精神,自覺把關工委工作放到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萬州篇章中來謀劃;要貫徹落實重慶市第五屆“關愛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活動推進會和全市關工委思想道德教育團工作座談會精神,在理想信念教育和法治宣傳教育工作中有新作為、新擔當;要充分發揮“五老”在教育、引導、關愛、保護青少年方面的獨特優勢和重要作用,精心推出和培育符合時代特征、青少年喜聞樂見、具有萬州辨識度的關愛教育工作品牌;要加強班子建設和團(校)專家隊伍建設,保持活力、增強信心、善于創新,圍繞全年目標任務,交出關心下一代工作高質量發展答卷。
![]() |
Copyright©1990-2024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http://www.195055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內大街225號 郵編:100010 京ICP備18034403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7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