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在“變”中尋求新思路,在“變”中適應新常態,20多年來,關心下一代工作一步一個腳印,成效斐然。
一、為什么要“變”?
一是工作適時適勢的需要。全面深化改革成為當今時代的大背景,關工委辦公室工作也應不例外。2014年中央、省市出臺了許多制度性規定,比如精減會議、考核評比、表彰獎勵、經費核減等。認真遵從這些制度性規定,既是關工委的應盡之責,更要求我們順勢而變,調整思路,適應這個新常態。比如,評選表彰不能搞了,我們去年就改為“十佳五老”“十佳載體”典型推介會,效果很好,“十佳五老”每位獎5000元,“十佳載體”每個獎10000元。
二是工作常抓常新的需要。在老有所為成為老年人的精神需求、成為社會的現實需要的背景下,關工委工作只有有所變化,有所創新,賦予時代氣息,契合實際需求,才能在老有所為的大舞臺中展現出關心下一代工作的精彩與生動。比如,我們每年主題都有所變化,今年的主題是“立德崇法,明史報國”主題教育活動。又比如,以前我們辦過演講比賽、朗誦活動、征文活動,今年我們圍繞紀念抗日勝利70周年,嘗試新的形式,舉辦故事會。
三是工作求深求精的需要。長沙市關心下一代工作經過29年的發展,已經具備了堅實基礎,創出了一定特色。但作為省會城市,工作應有更高的標準、更深的耕耘。在這方面,我們今年出臺了《關愛優秀“五老”實施辦法》,指導天心區開展試點,啟動了“全面推進天心區青少年法制教育三年行動計劃”。
二、“變”在哪里?
1、理念之變。體現在堅持“五個結合”、力求“五個互動”來做好關心下一代工作:堅持理論創新與實踐創新相結合,力求“虛”與“實”的互動;堅持上層設計與基層探索相結合,力求“上”與“下”的互動;堅持整體推進與重點突破相結合,力求“面”與“點”的互動;堅持機制建設與創新創造相結合,力求“定”與“變”的互動;堅持各司其職與齊抓共管相結合,力求“分”與“合”的互動。按照這一理念,我們這些年來先后有學雷鋒活動經驗、創“五好”經驗、先進文化引領關心下一代工作經驗得到中國關工委、省關工委推介。
2、模式之變。之前,我們關工委與媒體有過合作,與企業也有過合作,但同時與企業、媒體深度合作,在關工委走過的歷程中還是第一次。我們與東方紅建設集團、長沙政法頻道發起的“東方紅百萬公益行動”,分三季制作節目,每季聚焦一類特殊群體,資助困境學生62人62萬元,開創了關工委組織和企業、媒體三家合作互動的新模式,在全社會形成了良好的倡導和示范效應,營造了關愛下一代健康成長的氛圍。這一合作模式,在2015年不僅要繼續進行下去,而且要進一步深化、提升。
3、方式之變。這幾年來我們每年都對做出突出成績的優秀“五老”進行了暑期高溫慰問、春節慰問。2014年的變化在于,在以往慰問的基礎上,春節前對4位民營企業家和54名貧困中小學生進行了走訪慰問。同時,由于關工委組織不是一個行政指令性強的組織,為了更好地調動“五老”積極性,我們注重宣傳報道。一方面加大了簡報編輯力度,力求每月一期。基層和“五老”能在市里簡報上刊登經驗和做法,對他們是一種肯定和激勵,也使得基層的好做法、好經驗能得到更快的交流、推廣。另一方面,積極和新聞媒體互動。市以上媒體報道今年有關關心下一代的宣傳報道53條,4月18日人民日報以《長沙退休女工孟繁英15年幫扶220名失足少年》為題,以2000多字的篇幅,報道雨花區退休職工孟繁英在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中的事跡。中國火炬第3期報道天心區的經驗材料《弘揚先進文化傳承雷鋒精神》。
4、機制之變。關工委組織是什么性質,以前只定義為群眾性工作組織。去年,市委清理時明確為議事協調機構,這與市綜治委、市黨風廉政建設領導小組、市編委是一樣的性質。根據這一變化,我們調整了關工委成員單位,由原來的12個成員單位充實到19個市直部門單位。并且,我們對各成員單位的職責進行了明確。同時,我們辦公室主動建議對關工委常務班子工作進行了調整,由原來的分線負責制改為塊狀負責制,每位常務副主任對口聯系兩個區一個縣(市)和兩條或三條戰線。這樣,既便他們了解全面工作,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形成競爭。
三、“變”出了哪些成效?
總的來說,圍繞四個“主”字謀劃工作,收到了四個“有”的良好效果。
一是突出主題,思想道德教育有聲有色。堅持把在青少年中培養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關心下一代工作的永恒主題,市關工委在青少年中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經驗,在全國關工委宣傳工作會議上作典型發言。去年4月10日光明日報以《82歲的“孩子王”和新三字經》為題,報道全市首屆“十佳五老”張祖榮用“三字經”的方式對青少年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二是把握主動,關愛困境少兒有情有感。全市各級關工委和“五老”對困境少兒傾注關愛之情、傾盡自身所能,主動而為、積極作為。開展困境少兒情況調研,撰寫的調研報告得到易煉紅、胡衡華等領導的批示。市關工委資助貧困生73人,共46.8萬元。全市關工委系統去年共捐資661.8萬元,受助學生約9000人。區縣(市)關工委的“31221關愛困境少兒工程”、暑期公益夏令營、“金秋助學活動”、“課后來吧”等,這些各具特色的載體滿足了困境少兒所需,在社會形成了良好的反響。
三是融入主流,服務全市大局有為有效。圍繞市委的“三市”建設,組織開展“十個一”活動,引導青少年為品質長沙建設出力。開展“從我做起、向我看齊”活動,引導青少年從光盤行動等一件件具體小事做起,在吃穿用等方面崇尚勤儉節約,抵制奢華浪費。開展“四個一”低碳家庭創建活動,號召青少年每天多節約一度電、一滴水、一張紙、一個袋,倡導低碳生活。去年全市各級關工委組織實踐活動4292次,參加活動的青少年達46.2萬人。
四是圍繞主線,夯實基層基礎有章有法。以創建“五好”關工委為主線,著力夯實基層、打牢基礎。組織了全市第二屆“十佳五老”暨首屆“十佳載體”評選表彰活動。每年從市關心下一代基金會中撥出專款支持基層陣地建設。去年9月24日,中國關工委主任顧秀蓮在天心區詳細了解了基層關工委隊伍建設和活動開展情況。她對天心區關工委工作“三化五從”模式(基層工作規范化、社區工作樓棟化、特色工作品牌化;“五老”從樓棟尋找,宣講從樓棟開始,關愛從樓棟出發,服務從樓棟體現,品牌從樓棟打造)給予了高度評價,稱其有特色、有亮點、有品牌。關心下一代工作從社區抓起,從樓棟抓起,促進廣大青少年成長成才,為全國提供了經驗。
![]() |
Copyright©1990-2024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http://www.195055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內大街225號 郵編:100010 京ICP備18034403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7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