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為了使中小學生深入了解抗戰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把以“踐行核心價值觀 凝聚中華正能量”為主題的讀書教育活動引向深入,從而進一步加強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按照上級關工委要求,根據年度工作計劃,牡丹江市東安區關工委結合實際情況,啟動傳統與現代教育方式“雙引擎”,充分利用互聯網+,創新宣傳教育工作方法,在發揮好“五老”以親身經歷現場給中小學生作報告具有感染力和易接受的基礎上,將認真錄制的現場報告視頻進行精心的剪輯,制作成主題鮮明、內容豐富、講解流暢、畫面清晰的微視頻。發給學校,進入班級;上傳QQ和微信網絡平臺,送到青少年面前。實現了讓“五老”進入每一個學校、班級和家庭進行現場講座,讓每名教師、學生和家長親眼目睹“五老”報告的身影和聲音。從而開創了一條“五老”讀書報告教育宣傳工作的新路子。
一、謀劃新思路
區關工委畢主任在帶領工作人員深入社區和學校進行調查研究時,與相關單位和基層關工委工作人員就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廣泛深入開展好“三愛”主題教育活動的方式、方法進行交流。在談到如何利用慶祝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契機,更有效的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時候,人民小學大隊輔導員欒琳琳同志提出,我區8所中小學現在都已經成為省級標準化學校,現代化教學設備條件優越。能否將“五老”現場報告錄制成電子視頻,然后利用“班班通”設備,在各個班級進行播放。這個方法既解決了只是少數班級和部分學生面對“五老”現場觀看報告,大部分班級的學生只能是在教室收聽廣播的困擾,又發揮了現代化教學設備和互聯網傳媒方式的優勢。讓“五老”走進每個教室,讓每名學生親眼目睹、親耳聆聽,而且可以靈活機動、反復觀看,從而收到更好的宣傳教育效果。這一建議得到了大家的廣泛認可,同時被區關工委采納。
二、建設新隊伍
區關工委立即成立專項工作小組。由畢順卿、曲淑琴同志為正、副組長,負責全面工作,確定工作主題,選聘“五老”報告人員。辦公室主任陳偉和各校大隊輔導員為組員,負責安排場地、組織學生、錄制視頻和后期剪輯、合成制作。最后再將微視頻進行多方式、多渠道的傳播。
三、購置新設備
向上級匯報創新工作方法和設備需求,得到了有關領導的積極肯定和大力支持。為了能及時購進質優價廉而且實用的設備,年近80歲的畢主任克服困難,親自進商場、訪賣家,精心挑選、貨比三家。財政局撥付專項資金,給區關工委購買了專用小型錄像機和相關配套設備。
四、采取新方法
在前期各項準備的基礎上,年已84歲的省百名優秀“五老”之一、國家一級編劇、離休老干部王治普同志,認真選擇講座材料,精心準備講座提綱,在駐會領導的陪同主持下,用自己青少年時代的親身經歷,在各校的大會議室或活動室,向部份學生進行現場講座。關工委負責攝像,各校輔導員老師組織學生。回到后,區關工委成員在電腦上再次進行觀看,共同商議講座效果和取舍內容。再利用在互聯網上下載的軟件,對視頻進行選擇、剪輯、合成和后期制作。之后,將制作好的電子視頻發給各校大隊輔導員,請他們觀看后提出意見或建議。
收到情況反饋后,區關工委再一次進行內容調整和視頻制作。最后,將合成好的電子視頻,由各校負責,存儲到學校電子大屏幕上循環播放;存儲到每個班級的“班班通”電腦中,利用班隊會時間,由學校安排老師統一或機動進行播放;將電子視頻按控訴日本侵略罪行和中國人民奮起抗日為主要內容,剪輯成獨立的兩個11分鐘微視頻,并壓縮內存,上傳到學校教師QQ群和微信交流平臺,讓每位教師在線或下載靈活收看;上傳到班級學生家長QQ群和微信交流平臺,讓家長利用電腦或智能手機以在線或下載的形式,陪孩子在家中一起“小眾化”收看等等。
五、收到新效果
學校電子大屏幕上循環播放,課間時,同學們可以駐足觀看;班級播放專題教育視頻時,可以暫停、提問,也可以回放、解說。上傳到QQ群和微信交流平臺,大家可以交流轉載,隨時隨地、靈活機動的在線或下載觀看。因此,同學們的興趣非常濃厚,觀看的也非常起勁。不懂的問題也得到了老師和家長的及時解答。大家眼觀耳聽、容易接受,交流互動、理解透徹。
科技發展的大潮滾滾前涌,現代互聯網改變人類社會生活。微型智能電子傳媒產品普及利用,微視頻快速、靈活傳播信息更樂于讓人接受,“小眾化”宣傳效果也更加普及和深入人心。這種與時俱進的創新工作方法,借力互聯網+現代智能通訊設備傳播視頻迅速、靈活和直達受眾個體的優勢,適應現代科技發展和社會進步大潮趨勢,得到了老師、學生和家長的歡迎和好評,同時,也收到了非常好的宣傳教育效果。讓每一名青少年耳濡目染的得到歷史教育、接受精神洗禮;讓“牢記歷史 珍愛和平”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在社區、村屯和學校開展的更加廣泛;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加深入人心。
![]() |
Copyright©1990-2024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http://www.195055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內大街225號 郵編:100010 京ICP備18034403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7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