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育人環境 創新育人模式 引領學生健康成長
——奈曼旗第一中學關工委配合學校開展思想道德教育紀實
奈曼旗第一中學關工委,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密切與學校配合,對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感恩報國、文明法制教育,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導向,陶冶學生的情操,凈化學生的心靈,進而培養勤奮好學、情趣高雅、行為規范、品質優秀的高中生。
分年段 開展德育教育
根據各年級的不同特點,分年段設置系列化的德育教育。高一年段德育教育的目標是文明習慣的養成。其具體教育內容為文明禮貌、服裝儀表、衛生習慣、自習紀律、學習習慣、樓內秩序、集體秩序、間操質量、考試紀律和清貧讀書、校規校紀、尊敬師長、集體榮譽,以及男女生健康交往、各類安全、健康生活等系列化教育。高二年段的德育教育目標主要是明是非、辨真偽,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和遵紀守法意識。其內容是珍惜時間、提高學習效率、校規校紀、間操質量、服裝儀表、清貧讀書、自我管理、感恩報國、文明禮貌等全面發展教育。高三年級的德育教育目標是樹立“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理想前途信念,笑對高考和心理健康教育。其主要內容是時間觀念、心理挫折、學習考試方法、修身立志、刻苦攻讀、戰勝超越自我、升學擇業指導、同學間和諧共處、珍惜友誼等教育。
創新育人模式 開展特色教育
每學期各年級至少開展一次大型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高三年級每學期開展一次勵志講座。組織開展文明禮貌和感恩奮斗月活動。與此同時,還召開家長座談會,向家長們介紹學校的規章制度,對學生的具體表現與家長進行溝通,家長與學校配合實施有效管理。定期評選陽光黨支部、跑操先進班、衛生先進班等項活動,激勵學生積極向上的自覺性。該校關工委結合本職工作,積極與學校配合,以學校文化建設來促進學生思想道德全面健康發展,對校園各場所處室,進行功能定位,讓校園的每一處都有它的育人功能,以圖片、文字、雕塑、景觀石、電子屏幕、牌匾、櫥窗、燈箱等形式,體現文化的導向功能、激勵功能、教育功能和品牌功能,凸現學校各個角落都有一定的特色教育功能。發揮老同志的作用,創辦了《風華》校報、《求索》校刊、刊印《心靈導行》、《凌霄文報》、《墨香書法》、《校園文化圖解》等。學校還成立了凌霄文學社、語藝演講辯論社、墨香書法社、清旋舞蹈社等學生社團組織。創辦了校史館,每學期都舉辦校史展覽,使學生尤其是高一新生更好地了解學校發展史。開展這一系列的活動,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學校文化氛圍,與學校的德育教育工作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成立“國旗班”“雷鋒班” 開展宗旨教育
奈曼旗第一中學從2008年開始創建了“國旗班”,每屆國旗班都精選優秀班級優秀學生,每周一和重大節慶日,都由國旗班負責升國旗,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實踐活動。2012年,該校418班被團旗委、旗文明辦命名為“雷鋒班”,到目前已經是三屆了,雷鋒班引導全校學生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傳承者、社會主義道德模范的實踐者、良好社會風尚的創造者,使學校形成了踐行雷鋒精神,爭當先進模范的生動局面。雷鋒班的學生好人好事層出不窮,他們為奈曼旗明德小學的10名貧困學生,捐款2000余元,為他們買了冬衣和學生用品。雷鋒班的學生節衣縮食,自籌資金買牛奶、雞蛋、水果等食品,慰問雙河村敬老院的孤殘老人,節日到敬老院大搞衛生,送去歌聲和歡笑,讓孤殘老人感受到幸福。在雷鋒班的引領帶動下,全校學生都積極參與到學習雷鋒活動中,從表彰鼓勵雷鋒式的好學生出發,學校每年都開展“美德之星”、“愛心之星”、“孝敬之星”和“感動校園道德模范”評選活動,有力地促進了學校德育教育。
舉辦模擬法庭 開展法制教育
奈曼旗關工委與奈曼一中關工委,聯合旗委政法委、旗法院和教體局等單位的關工委,在奈曼旗第一中學就《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舉辦一次模擬法庭。參加模擬法庭的同學,在法官的指導下,分別扮演合議庭法官、公訴人、被害人、法定代理人和被告人、辯護人等角色。他們依照法律庭審程序,經過法庭調查、法庭辯論、最后陳述,有條不紊地模擬審判一起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案件。千余名師生現場觀摩,既對法律訴訟過程有一個感性認識,又豐富了法律知識。與此同時,法官還就案說法,就模擬案件所涉及到的相關法律,給同學們做了詳細地講解。對現場師生們所提出的法律問題,做了詳細地解答,不但學到了法律知識,而且還提高了學生們的守法意識。
編寫手冊舉辦報告會 開展愛國主義教育
奈曼一中關工委常務副主任李翔老師,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編著了《抗戰知識手冊》,共計40多萬字,分為罄竹難書、臭名昭著、千古罪人、血浴中華、抗日俠魂、永垂青史六篇,共搜集了慘案、事變20宗;記錄了關東軍、偽軍、731部隊、千里無人區、大掃蕩、“三光政策”等22件臭名昭著的罪惡史實;鞭撻了東條英機、土肥原賢二和汪精衛等24個日本戰犯和出賣國家利益的漢奸;歌頌了19起抗戰勝利的輝煌戰役;贊揚了趙一曼、楊靖宇等20位抗日英雄。涵蓋了從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開始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止,14年的中國人民堅貞不屈、英勇頑強的抗日史實。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編寫這小冊子,目的是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教育廣大青少年牢固樹立愛國主義思想。在旗關工委的協助下,聘請旗政協退休老干部、《抗日俠魂》的作者張斌,講述奈曼旗周榮九抗日的英雄事跡,奈曼一中1000多名師生參加了報告會。1935年7月23日,周榮九率領抗日救國軍,一舉摧毀日寇駐八仙筒司令部。已故自治區黨委書記、主席烏蘭夫,對于此事給予高度贊揚,“八仙筒抗日事件,是內蒙古東部地區時間最早、影響最大的抗日事件。史學家要記載,文學家要歌頌。”奈曼一中488班學生陳明彪聽完報告激動地說,“聆聽了老前輩的精彩報告,知道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先烈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作為國旗班的我,一定要努力學習,為建設祖國、保衛國家貢獻力量,讓老祖宗留下的土地一寸也不能少!”
![]() |
Copyright©1990-2024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http://www.195055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內大街225號 郵編:100010 京ICP備18034403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7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