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黑龍江省佳木斯市關工委在湯原縣召開“發揮關工委優勢作用 助力農文旅融合發展”現場會。市關工委常務主任盧國勛在會上講話,湯原縣委書記楊宏志,縣委副書記王俊波,縣委副書記、關工委主任路云強參加會議,陪同走訪調研。會議由市關工委常務主任趙桂英主持。市關工委全體人員,各縣(市)區、農高區管委會、市教育局關工委常務主任和辦公室主任40余人參加會議。
路云強在講話中介紹,湯原縣文化燦爛、歷史悠久,是東北抗日聯軍誕生地和抗聯第六軍根據地,自然景觀美不勝收,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經濟持續向好,縣域經濟在全省排名取得歷史性突破。近年來,湯原縣委、縣政府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關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實各級關工委工作部署,將關工委工作融入黨建工作總體布局,各級黨組織高度重視、鼎力支持,有序推動全縣關心下一代事業蓬勃發展,取得豐碩成果。路云強表示,湯原縣委、縣政府將一如既往關心支持關工委工作,繼續發揮好關工委和“五老”的獨特優勢和積極作用,立足湯原特色,助力農文旅深度融合,持續打造“關工委+農文旅”特色品牌,讓關心下一代工作與湯原縣高質量發展同頻共振,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貢獻更大力量!
盧國勛在講話中充分肯定了湯原縣依托豐富的農業資源、紅色文化底蘊、生態環境和民族特色優勢,大力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探索出了具有地域特色的鄉村振興模式,有力帶動了農民增產增收,青年返鄉創業。打造了“文化+旅游+商業”復合型休閑旅游板塊和“研學+農耕”紅色研學線路。在湯原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縣關工委主動適應形勢發展要求,組織各級關工組織和“五老”發揮自身優勢,積極探索關工委參與助力農文旅融合發展的新路子,開展的活動有特點、有亮點、有成效,為進一步做好全市農村關心下一代工作提供了寶貴經驗,值得各地各單位關工委學習借鑒。
會議指出,關工委參與農文旅融合發展是貫徹落實國家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精神的新要求,2024年和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均將農文旅融合發展納入到鄉村振興戰略的總體框架之中,為扎實推進農村全面振興提供了重要創新路徑,各級關工組織和廣大“五老”參與農文旅融合發展,是踐行這一重要舉措的生動實踐,是貫徹落實中辦國辦《意見》和省委《細則》的需要,是創新青少年教育和助力鄉村振興的有效途徑。通過“五老”的言傳身教,將紅色資源、農耕文化、生態體驗轉化為青少年實踐課堂,讓青少年在勞動中學習,在體驗中成長,在實踐中染紅生命底色。
會議強調,佳木斯市農業資源富集、文化底蘊厚重、紅色資源豐富,擁有獨特的生態旅游資源。各地關工委要組織廣大“五老”當好紅色基因的“傳承者”,用生動具體的紅色教材深刻詮釋紅色精神,培養青少年厚植愛國主義情懷;當好傳統文化的“守護人”,傳授非遺技藝,讓傳統文化后繼有人;當好青少年成長的“引路人”,組織青少年參與農耕體驗、生態保護,培養其勞動精神和實踐能力;當好鄉村振興的“智囊團”,為本地農文旅融合發展獻計獻策,助力青年農民返鄉創業,走出產業發展新路徑。
會議要求,各地各單位關工委要深入研發資源,構建多方聯動機制,積極打造佳木斯市“關工委+農文旅”特色品牌。一是加強領導。堅持以黨建帶關建,從關工組織和“五老”實際出發,在傳承紅色文化上發揮挖掘傳播作用,在農業產業升級上發揮示范帶頭作用,在特色旅游建設上發揮參謀輔佐作用,進一步推動關心下一代工作高質量發展。二是建立聯動機制。主動對接宣傳、文旅、農業等部門,組織“五老”積極參與到特色項目打造中,主動做家鄉的代言人,全面提升本地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三是推廣典型經驗。加強調查研究,探索關工委參與農文旅融合發展的路徑和優勢,挖掘典型經驗和優秀案例,引導此項工作走深走實。
湯原縣關工委、湯原鎮關工委、引湯工程紀念館、湯原農場學校關工委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就發揮關工委和“五老”優勢作用、助力農文旅融合發展、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培育全面發展時代新人做了典型發言,為推動全市農村關心下一代工作服務中心、打開思路、拓寬領域、創新發展提供了典型經驗。
會前,與會人員實地走訪調研了湯原縣引湯工程紀念館、縣青少年科技館、佳木斯力佳豆業科技有限公司研學基地、湯原鎮北靠山村史館、湯原鎮食用菌產業園、東北抗聯密營遺址,現場學習,實地了解湯原縣各級關工組織在創新農村關心下一代工作,促進農文旅融合發展等方面的工作成果。紛紛表示,受震撼、受啟發、受教育、受鼓舞,決心按照此次會議要求,虛心學習借鑒湯原縣的經驗,推動本地本單位農村關心下一代工作上水平、上層次。
![]() |
Copyright©1990-2024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http://www.195055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內大街225號 郵編:100010 京ICP備18034403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7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