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勞動教育的重要指示和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陜西省延安市關工委專門印發(fā)了在全市青少年中深入開展“弘揚勞動精神,爭做時代新人”主題教育活動的通知,全市各級關工委高度重視,精心謀劃、精心組織、積極行動,開展了豐富多樣、各具特色的教育活動,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精心組織抓落實,細致謀劃重實效
各級關工委高度重視對青少年的勞動教育工作,都按照市關工委關于“五一”節(jié)前后,在全市青少年中開展“弘揚勞動精神,爭做時代新人”主題教育活動的通知要求,結(jié)合各縣(市、區(qū))的實際,制定了《實施方案》,印發(fā)各基層關工委,積極組織實施,充分發(fā)揮了各級關工委組織指導推動活動深入開展的作用。黃龍縣關工委聯(lián)合有關部門,組織開展了“弘揚勞動精神,爭做時代新人”為主題的勞動教育“五個一”活動。
一是舉行一次勞動教育主題升旗儀式。黃龍縣各中小學都開展了一次以勞動教育為主題的升旗儀式,通過國旗下演講、唱國歌等方式讓學生對“五一勞動節(jié)”有更加深刻的認識,激發(fā)學生熱愛勞動、珍惜勞動成果的意識,自覺養(yǎng)成愛勞動的習慣。
二是組織一次勞動實踐活動。各學校紛紛組織學生清潔校園、打掃房間、畫主題板報、寫手抄報等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傳承勞動精神。
三是開展一次研學實踐活動。組織中小學生走出課堂、深入田野,讓書本中的“農(nóng)耕智慧”化為具象認知。黃龍縣中學開展了為期兩天體驗農(nóng)耕文化的研學活動,學生們系統(tǒng)學習了傳統(tǒng)犁具操作、古法磨漿、制作漆扇和官帽餛飩等傳統(tǒng)非遺文化,開了眼界,長了見識,受到教育。
四是舉辦一次勞動技能大賽。各中小學組織學生開展了“勞動技能大比拼”活動,通過整理床鋪、疊衣服、系紅領巾、做菜、包餃子等形式展開比拼,使同學們從比拼中學會了合作,懂得了堅持,體驗了勞動的快樂和成就感,激發(fā)了學生對勞動的興趣和熱愛。
五是舉辦一次運動會。弘揚體育精神,增強團結(jié)協(xié)作意識和團隊凝聚力,使學生“在競爭中學會合作,在挑戰(zhàn)中實踐成長”。
甘泉縣關工委按市關工委的通知要求,及時召開會議,研究部署“弘揚勞動精神,爭做時代新人”主題教育活動開展。他們聯(lián)合縣教體局、縣總工會、縣老干局、縣美水街道辦事處等部門、單位,開展了多彩的“慶五一”活動;組織各中小學開展了豐富的主題教育實踐活動,楊家砭小學開展了“我和媽媽換天崗”活動,讓學生們在活動中體驗勞動最辛苦、勞動最偉大、勞動最光榮,并指導學生們以“勞動光榮,奉獻最美”為主題寫文章、制作手抄報等引導學生深刻認識“勞動光榮,奉獻最美”。下寺灣第一幼兒園組織幼兒到戶外實踐,體驗日常勞動,并通過講解,引導孩子們從“認識勞動”到“參加勞動”,真正認識“勞動最光榮”的含義。他們邀請非遺剪紙市級傳承高英鳳,到各個中小學校開展了“剪紙進校園”活動,通過沉浸式體驗,讓剪紙從“博物館藝術”變?yōu)榱恕皩W生手中的創(chuàng)造”,讓青少年進一步深刻體會了勞動的創(chuàng)造和偉大。
與此同時他們還組織全縣各中小學開展了紅色實踐教育活動,通過多元化形式,讓紅色基因融入青少年血脈。甘泉縣高級中學組織開展了“追尋紅色足跡,走好新時代長征路”主題教育實踐活動。他們通過“五個一”特色活動:“一場浸潤心靈的微黨課、一次莊嚴神圣的宣誓儀式、一組慷慨激昂的情景朗誦、一場思想碰撞的主題研討、一本記錄感悟的研學筆記”,讓這堂行走的思政課真正“活”了起來。石門九年制學校組織學生開展了“賡續(xù)紅色血脈,傳承紅色基因”紅色研學活動,讓學生受益匪淺。他們還組織開展了愛心助力幫扶困境學生活動和普法宣講活動,使勞動教育活動更豐富多彩,更吸引廣大青少年。
二、走訪勞動實踐基地,學習先輩奮斗精神
為了尋訪紅色記憶,體驗農(nóng)耕文化,培育青少年的勞動精神,各級關工委紛紛組織中小學學生先后走進南泥灣勞動實踐基地,了解南泥灣的過去和現(xiàn)在,領悟南泥灣精神,激發(fā)艱苦奮斗精神,增強熱愛勞動的情感。寶塔區(qū)第一中學組織七年級學生走進南泥灣勞動實踐基地,首先參觀了南泥灣大生產(chǎn)紀念館,從一幅幅珍貴照片、一件件歷史文物和講解員的講解中,讓同學們穿越時空,看到了八路軍359旅戰(zhàn)士開荒種地的場景,體會了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南泥灣精神。隨后,同學們分組在老師和家長的帶領下,來到當年八路軍開墾的荒地上,學習實踐種植洋芋的農(nóng)活,翻地、挖坑、施肥、下種,人人積極投入、個個干勁十足,始終臉上洋溢著快樂的笑容,內(nèi)心感悟著革命先輩的艱辛,使同學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同學們紛紛表示:今后,要繼承和發(fā)揚359旅戰(zhàn)士的革命精神,在學習和生活中繼承發(fā)揚革命傳統(tǒng),傳承紅色基因,不怕苦、不怕累、不怕任何困難,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而刻苦讀書,以真才實學服務人民,以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貢獻國家。遠在200多里外的洛川縣菩提鎮(zhèn)中心幼兒園專門組織35名大班幼兒前往南泥灣,開展了一場紅色之旅。他們組織幼兒走進南泥灣大生產(chǎn)紀念館和八路軍炮兵學校舊址,在講解員的引領下,讓幼兒通過觀看文物、老照片、聆聽大生產(chǎn)運動中那一個個動人的故事和炮兵學校學員在極其艱苦條件下學習軍事技術的故事,以及學唱《南泥灣》歌曲,使幼兒們了解了那一段艱苦卓絕又充滿激情的歲月。他們還悉心指導幼兒開展了農(nóng)耕體驗活動。小朋友們拿起小鏟子、小水桶,在老師的指導下,當起了“小小墾荒員”,學著開墾土地,播撒種子,一邊勞動,一邊體驗著勞動的樂趣,在幼兒們的心中播撒了南泥灣精神的種子。
三、尋訪身邊勞模工匠,豐富實踐教育內(nèi)容
安塞區(qū)關工委為了深化勞動教育,弘揚勞動精神,培育時代新人,充分發(fā)揮本區(qū)全國勞模張蓮蓮青少年勞動教育實踐基地的優(yōu)勢和育人功能,在“五一”前后,組織城區(qū)的中小學學生開展了“尋訪勞模張蓮蓮,聆聽鮮活思政課”勞動教育實踐活動。張蓮蓮是黨的二十大代表、全國勞動模范,對每一批前來尋訪的學生,她都熱情接待,以“大愛育新苗,甘泉潤花朵”的真情和愛心,熱情向?qū)W生們講述了她幾十年如一日植樹造林、綠化荒山的艱辛勞動和成就;用她切身的感受和體會宣講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勞動的論述,講述了自己對勞動最偉大、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光榮、勞動最美麗的切身體會,給學生們上了一堂又一堂生動鮮活的勞動思政課,使學生們深受教育、受益匪淺,紛紛表示:要像張奶奶那樣,崇尚勞動、熱愛勞動,用勞動創(chuàng)造美好的生活,并誓言要把這種精神轉(zhuǎn)化到學習生活之中,爭做有志向、有夢想、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時代新人。他們積極參加了教育基地的植樹勞動活動,為陜北大地增綠添彩。
宜川紅軍小學組織學生開展了“致敬勞動者”實踐活動,讓孩子們?nèi)ふ疑磉吥瞰I、樸實勤勞的勞動者,用手中畫筆去畫“最美勞動者”,表達對他們的致敬,教育引導學生們尊重勞動者,熱愛勞動者,熱愛勞動。
四、邀請勞模進校園 傳承美德育新人
為了弘揚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勞動精神,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增強勞動意識,延長縣關工委聯(lián)合縣總工會、教體局等部門單位,積極組織全縣各中小學校開展了“勞模進校園”活動,讓勞模們的實干精神,激勵青少年更加崇尚勞動、熱愛勞動。延長縣小學、延長縣初級中學舉辦了“勞模工匠進校園”主題宣講活動,邀請全國勞動模范王思明、省勞動模范董思孟、孫萌同志走進學校,與學生分享了奮斗的故事。王思明講述了自己在下西渠村40余年“鋤頭辦學”的教育實踐和育人經(jīng)歷;董思孟講述了自己52年立足果業(yè),用技術賦能鄉(xiāng)村產(chǎn)業(yè)、助力鄉(xiāng)村振興的艱辛歷程;孫萌講述了自己作為大學生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的代表所經(jīng)歷的艱難創(chuàng)業(yè)之路。鼓勵學生們要在學習中勤奮努力,在生活中積極向上,樹立遠大理想,將勞動光榮融入日常,化作經(jīng)常,用勤奮書寫青春,用擔當報效祖國。學生們在勞模的教育感召之下,紛紛表示,要以勞模為時代的標桿,將勞模精神轉(zhuǎn)化為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實際行動,爭做時代新人。
五、勞動故事大宣講,盛情禮贊勞動者
為了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充分發(fā)揮勞動教育的育人作用,延安紅26軍紅軍小學組織開展了“勞動育新苗,校園換新貌”勞動實踐活動,并舉辦“勞動故事繪星河,匠心傳承頌華章”故事宣講比賽活動,引導學生們崇尚勞動,弘揚勞動精神,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和熱愛勞動的好品德。同學們激情講述了《仰望星空、腳踏實際——致敬“北斗之父”孫家棟》《傳承南泥灣精神——侯秀珍的堅守與奉獻》《指尖星河、匠心筑夢——新時代勞動模范張桂梅》《深耕細作“老黃牛”——勞動英雄吳滿有》《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扎根中國大地辦教育》《一雙會說話的布鞋》《稻穗上的中國夢》等生動感人的故事,展現(xiàn)了不同時代、不同行業(yè)勞動者的風采與擔當,并以生動的語言、豐富的表情、真摯的情感向各行各業(yè)的勞動者獻上了最崇高的禮贊。讓同學們在勞動的參與中,在講述和聆聽故事的過程中,深深領悟了勞動精神的內(nèi)涵,激發(fā)了對勞模的敬佩和對勞動的熱愛,增強了愛勞動、愛學習的意識和情感。
六、開設勞動實踐課,勞動錘煉促成長
市縣區(qū)各個學校充分利用校園內(nèi)建起的教育基地,組織學生們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勞動實踐活動。子長市謝子長紅軍小學、富縣東村會議紅軍小學組織學生走進校內(nèi)的種植園地,開展了一場趣味橫生、意義非凡的蔬菜種植活動,讓勞動教育的種子在孩子們的心田生根發(fā)芽。黃龍瓦子街戰(zhàn)役紅軍小學以“五育并舉,勞動鑄魂”為理念,精心設計了一堂沉浸式勞動實踐課,讓學生化為生活小主人。書桌前,教學生將課本分類歸位,讓零亂的書包煥發(fā)新顏;床鋪前,教學生用小手撫平褶皺,疊成棱角分明的“豆腐塊”;灶臺前,讓學生系上小圍裙,教他們清洗青菜,攪拌蛋液,翻炒食材,制作番茄炒雞蛋、水果拼盤;畫筆下,教學生以深厚的敬意畫出交警叔叔在烈日下堅守崗位的身影挺拔如松,社區(qū)志愿者清掃街道的笑容溫暖如春。這場從整理學習用品到服務社會,從烹飪美食到致敬勞動,不僅是技能的錘煉,更是精神的洗禮,使學生在實踐中領悟到勞動是責任的擔當,是幸福的源泉,更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傳承,不僅讓勞動教育的種子根植于學生之心,更讓“勞動最光榮”成為學生砥礪前進的堅定信念。志丹縣雙河鎮(zhèn)中心小學精心組織開展了“居家勞動展風采,生活技能促成長”家務勞動實踐活動。學生們主動承擔起打掃衛(wèi)生、整理收納、洗菜洗碗、炒菜做飯等日常家務勞動,當起了家務小當家、小能手,一次次親力親為,一次次責任擔當,勞動讓他們更懂感恩、更有溫度,在實踐中快樂成長。
黃龍縣界頭廟中心小學開展了“勞動小能手,技能大比拼”活動,旨在激發(fā)學生的勞動興趣,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學校根據(jù)學生的年齡實際,開展了不同形式與內(nèi)容的活動:一、二年級開展爭做生活自理小達人,具體內(nèi)容是疊衣服、穿衣服、系紅領巾;三、四年級比拼小小餃子包出大精彩,同學們圍在桌前,手法各異,包出各式各樣的餃子;五六年級烹飪小廚展風采,同學們當起小廚師,大展身手,作出了西紅柿炒雞蛋和醋溜土豆絲。這次充滿興趣和挑戰(zhàn)的活動,不僅了解了勞動精神,而且讓同學們體驗了勞動的快樂、感知了勞動的成就感,更讓勞動之花在校園里絢爛綻放。
延川縣永坪鎮(zhèn)第二小學舉辦了“小小勞動能手”手工制作活動,組織學生充分利用家中資源開展創(chuàng)意設計制作活動,包括生活用品、學習用品的創(chuàng)意設計與改進設計、廢舊物品再利用創(chuàng)意設計與制作等勞動。通過這一活動的開展,不僅使學生在勞動實踐中感知了勞動、體驗了勞動、愛上了勞動,而且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勞動觀和良好的品質(zhì)。
七、注重從娃娃抓起,增強認知潤童心
為了讓廣大幼兒從小感知勞動的意義,培養(yǎng)起愛勞動的情感和意識,知道勞動節(jié)的由來和意義。全市各縣(市、區(qū))的幼兒園也開展了切合幼兒特點的特色活動。延長縣幼兒園的老師們借助視頻、圖片、動畫和故事,讓幼兒們了解勞動節(jié)的由來和意義,感知幸福生活來自勞動者們的辛勤付出,明白“勞動最光榮”的真諦。生活即教育,勞動促成長,他們引導孩子們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自己動手整理、清潔玩具,于實踐中養(yǎng)成自理意識,提升動手能力。爸爸媽媽化身“特邀講師”走進課堂,給孩子們分享自己的日常工作和勞動的故事,讓孩子們感受不同職業(yè)、不同崗位的獨特魅力。讓孩子們用稚嫩的小手,精心制作一份份充滿愛的小禮物,走出校園,送給他們喜愛的醫(yī)生、護士、交警叔叔和老師等最普通的勞動者。洛川老廟鎮(zhèn)中心幼兒園開展了一場充滿科技感與創(chuàng)造力的繪制科技畫卷活動。幼兒們在老師的指導下,用斑斕的色彩描繪心中未來科技世界;洛川菩提鎮(zhèn)幼兒園組織幼兒走進鎮(zhèn)衛(wèi)生院,為住院病人送上象征美好祝愿的自己制作的千紙鶴,希望病人早日康復,為醫(yī)護人員送上自己精心制作的小禮品,表示對他們辛勤勞動的感謝;黃龍縣圪臺幼兒園開展了以“書香潤童心,耕值伴成長”為主題的活動,組織孩子們穿上精心準備的服裝閃亮登場,讓他們用生動的表情、夸張的肢體動作,將《一粒種子改變世界》《螞蟻和西瓜》《三只小豬》等故事演繹得惟妙惟肖,每個眼神都在訴說著對勞動的熱愛,后又組織幼兒們走進劉家溝,讓他們化身“小小農(nóng)夫”,拿起小鏟子,挖坑、下種、澆水,用稚嫩的雙手播種希望。種植結(jié)束后,小朋友們還體驗了如何制作陜北布堆畫,感悟了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通過這一活動,不僅讓勞動像春雨一樣滋潤了幼兒的心田,而且讓勞動的種子在幼兒心中慢慢生根發(fā)芽。
![]() |
Copyright©1990-2024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http://www.195055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國北京市東城區(qū)朝陽門內(nèi)大街225號 郵編:100010 京ICP備18034403號-1 京公網(wǎng)安備1104010270007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