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營造積極向上的家庭氛圍,培養青少年良好的品德與行為習慣,浙江省溫州市關工委積極創新,探索并實踐了一套家風家教新體系,全方位、多維度、高標準地推進家風家教工作。
紅色經典育家國情懷
溫州市關工委深知紅色教育對于培養青少年家國情懷的重要性,通過定期開展紅色專題教育、觀看紅色電影、參觀革命歷史紀念館、參與紅色主題演講比賽等活動,讓青少年近距離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深刻理解國家獨立、民族解放的偉大歷程,引導他們把愛家和愛國統一起來,把實現家庭夢和實現民族夢統一起來。甌海區教育系統關工委自2006年起,啟動“郵里紅——賡續紅色根脈宣講服務”項目,通過郵票這一載體,構建“看、鑒、聽、悟”模式,深入中小學、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文化禮堂等,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勵志教育等,有效傳遞紅色文化。瑞安市關工委充分發揮“童心向黨”紅色影吧作用,每年放映數百場次,服務上萬名青少年。蒼南縣關工委開展 “老少同聲頌黨恩 攜手奮進新征程”主題教育進校園活動,先后走進全縣112所中小學校,講述紅船精神、浙南革命歷史和縣域紅色故事,勉勵青少年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復興大任。
典型引領育社會風尚
優良家風典型的挖掘和宣傳,是溫州市關工委推動家風建設的又一重要舉措。通過講述身邊人的故事,傳遞正能量,不僅弘揚了優良家風,也激發了更多家庭參與家風建設的熱情。這種以典型為引領的方式,有效促進了社會風尚的良性循環。黨的十九大代表、甌海區關工委副主任宋玲華以《誠而有信 養正崇德》為主題,向廣大青少年傳遞誠信的價值觀。洞頭區關工委邀請“海霞好家風”家庭代表張素芳為廣大家庭講述“家庭愛心車隊”到“社會愛心車隊”的成長歷程,積極引領更多家庭參與家風建設和志愿服務。文成縣珊溪鎮街頭村以家風文化為背景,黨員帶頭簽下孝道承諾書,家家戶戶參加孝道評比,宣傳家規家訓,連續32年開展“孝順子孫”評選活動,選樹“孝順子孫”典型100余名,讓村里的孝德文化蔚然成風,“孝行品牌”越叫越響。
傳統美德育良好品德
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的精神瑰寶,溫州市關工委將其融入日常家教之中,通過講述古代先賢的故事、學習傳統經典等方式,培養青少年尊老愛幼、誠信友善等良好品德。這種教育方式不僅有助于青少年形成健全的人格,也為社會的和諧穩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樂清市關工委開展“學習劉黻家風家訓,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題活動,為學生們生動地刻畫出了一位清廉正直、忠貞愛國的宰相形象。瑞安市關工委舉辦“開蒙啟智”啟蒙活動,潛移默化地將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厚植在青少年心中。龍港市關工委以“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孝道”為主題,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家教智慧,傳播尊老愛幼、友善待人、誠信知報、崇善避惡等傳統美德。
社會實踐育良好習慣
社會實踐是鍛煉青少年能力、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的有效途徑。溫州市關工委鼓勵青少年參與社區服務、環保行動等活動,通過親身體驗了解社會運作,增強社會責任感和公民意識。鹿城區關工委組織“五老”成員帶領同學們走進自然,開展“一米菜園”“開學第一課”,通過垃圾分類與現代生物學科知識相融合的方式,引導孩子們樹立環保意識,培養勞動價值觀,為家風建設注入綠色元素。洞頭區關工委每月組織“小海霞”志愿隊,穿梭大街小巷,攜手開展平安宣傳、交通協管、衛生整治等志愿活動,感受“愛島尚武、勵志奉獻”的“海霞精神”。
家長聯盟建互助平臺
家長聯盟是溫州市各級關工委為了加強家庭間聯系、共享教育資源而創立的平臺。通過定期舉辦家長沙龍、教育講座等活動,家長們得以交流育兒經驗、分享教育資源,共同探討解決孩子成長中的難題。這些平臺的建立,不僅促進了家庭間的相互理解和支持,也提升了家庭教育的整體水平。甌海區成立了家庭成長自助聯盟,并聘任家庭教育指導師,為家長們提供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和建議,助力家庭教育的健康發展。樂清市德力西關工委建立“準媽媽工作專線”“媽咪暖心小屋”等親情式關愛平臺,為年輕女職工提供工作便利,傳授育兒知識。
親子互動促親密關系
親子互動是構建和諧家庭氛圍的關鍵。溫州市各級關工委通過開展“迎重陽老少同樂”“度佳節敬老孝親”等系列活動,通過組織家長與孩子共同參與戶外活動、手工制作等親子活動,增進彼此的情感聯系。這種教育方式不僅加深了家庭成員間的情感紐帶,也讓孩子在愛的氛圍中健康成長。洞頭區關工委開展“海霞職工”幸福家庭成長營研學活動,60多組家庭通過親子共織中國結、親子共讀沁心扉等形式,增進親子情感,培養良好家風。文成縣玉壺鎮龍背村關工委大力開展“敬老愛幼”教育“三進”活動,進村社開展“大手牽小手”節慶系列活動,進校園開展“敬老愛幼伴我行”主題宣講活動,進家庭開展“連線連心”視頻連線海外親人活動。
![]() |
Copyright©1990-2024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http://www.195055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內大街225號 郵編:100010 京ICP備18034403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7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