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描述
福建省寧德市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重要萌發地和實踐地。為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弘揚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德工作時期留下的好思想、好傳統、好作風,2021年12月,寧德市委宣傳部牽頭組織進校園學習實踐活動,寧德市關工委主動靠前,切實發揮“五老”優勢作用,積極組織開展“習爺爺在寧德的故事”進校園主題宣講活動。通過活動,引導青少年增強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牢記囑托、感恩奮進,樹立遠大志向,爭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主要做法
(一)挖掘素材。積極組織“五老”深入基層,在尊重客觀事實的前提下,廣泛收集具有代表性、充滿正能量的本土德育素材,根據青少年特點和習慣進行整理,讓其充實、曉暢,使它更生動形象和易于理解,編印出版了富有地方特色的閩東革命、好人、名人、名勝、非遺等5本地方德育讀本。同時同步運用《習近平在寧德》《擺脫貧困》《習近平扶貧故事》等已公開發表的書籍、報刊素材,結合《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生讀本》,組織青少年學習感悟。
(二)組織宣講。采取“五老”講與青少年講相結合的方式開展教育。一方面,組建“習爺爺在寧德的故事”進校園百名“五老”宣講團,采用“故事會”“微宣講”“微講座”等形式,以孩子們愛聽能懂的“童言童語”宣講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德工作時期留下的好思想、好傳統、好作風,三年來舉辦宣講活動210多場,受教育青少年3萬多人次。另一方面,以青少年為主體成立“紅領巾巡講團”,圍繞少年兒童思想認知規律,宣講黨的光輝歷程、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少年兒童、關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習近平總書記對少年兒童的希望要求和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德的故事等內容,用自己的話、自己的方式表達對“習爺爺在寧德的故事”的理解和體會。舉辦“習爺爺在寧德的故事”主題演講比賽,現場發放“紅領巾講解員”聘書,使青少年在聽故事、講故事中接受教育、得到啟迪、產生共鳴。
(三)加強實踐。聯合團市委、文旅局等部門設計27條青少年研學線路,組織青少年實地參觀走訪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德工作期間的各類調研點,充分發揮寧德市擺脫貧困主體展覽、閩東蘇維埃政府舊址、蔡威事跡展陳館、難忘下黨主題館等傳承紅色基因教育基地作用,開展校外實踐活動8400多場,參與青少年70萬人次。全市各級關工委還充分利用“五四”“六一”等重要節點,采取知識競賽、文藝演出、書畫作品展等多種形式開展活動,讓教育入腦入心。
(四)拓展渠道。組織學校對98篇閩東系列小故事進行錄音制作,視頻和音頻同步,對接到學校多媒體,使小故事的傳播延伸到小學四年級的每個班級。同時,依托閩東日報社“新寧德”APP,開通了“閩東之光德育學習平臺”線上學習平臺,把“習爺爺在寧德的故事”等理念和內容融入頁面設計中,增強了可讀性。學校每學期安排2-4節的思想品德或班隊課,利用課外或興趣小組活動時間,保障必要課時來開展“習爺爺在寧德的故事”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德育常態化活動,確保教育效果。
三、經驗啟示
(一)聚焦“講什么”。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德工作期間,開創了一系列重要理念和重大實踐,這些創新理念和探索實踐是寧德最寶貴的財富,用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德的故事教育引導青少年牢固樹立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信心,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打牢成長成才的思想根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把握“誰來講”。廣大“五老”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德工作期間的親歷者、見證者和參與者,也是“閩東之光”的傳承者、傳播者和示范者,是加強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力量。讓“五老”用親身經歷和切身感受,用“身邊人”“身邊事”講好“習爺爺在寧德的故事”,具有很強的針對性,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注重“怎么講”。要牢牢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努力前行,根據新時期青少年學生的認知特點,通過運用電視電影、專題展覽、演講競賽以及互聯網、手機等青少年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教育,以小見大、由淺入深、潛移默化、循序漸進,把習近平總書記當年形象概況的“閩東之光”弘揚開來,把紅色基因傳承好,在閩東青少年成長的記憶中能夠留下聽黨話、感黨恩、愛家鄉的牢固印記。
![]() |
Copyright©1990-2024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http://www.195055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內大街225號 郵編:100010 京ICP備18034403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7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