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寧市關工委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論述,依托傳統文化工作室,弘揚地域特色文化,講好弄潮兒故事。2022年中國關工委主任顧秀蓮在海寧調研時實地考察海寧傳統文化工作室,給予充分肯定,并提出殷切希望。
精細組織,夯實工作基礎
傳統文化工作室成立之初,本著挖掘、傳承和弘揚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充分利用海寧“潮文化”“燈文化”“名人文化”等資源,為青少年提供接地氣的課外學習交流機會,以增進愛國、愛家鄉情懷為目的。
發揮專長,擔綱讀本編撰
根據市關工委開展“弘揚紅船精神,爭當時代弄潮兒”系列主題活動的統一部署,策劃和承擔了《弄潮兒向濤頭立——海寧歷史人物勵志故事讀本》的編纂任務,在較短的7個月時間里,編寫完成了這一本鄉土教材。
讀本發行達到8萬余冊,是全市地方名人文化讀物發行量的一大突破。同時為海寧市關工委后續開展讀書、講故事、知識競賽、情景劇比賽系列活動打下基礎。
以文化人,傳承地方文化
傳統文化工作室積極為“長者會客廳”注入文脈。在《弄潮兒向濤頭立》讀本首發式上,兩位主編與副主編分享書中沈鴻、李善蘭、張九成人物故事,與學生開展深度互動,挖掘弄潮兒向濤頭立地域文化精神內涵。主動承辦《感悟榜樣的力量》長者會客廳,圍繞《弄潮兒向濤頭立》讀本中人物故事,邀請工作室4位導師和青少年進行對話交流,取得了較好的反響。
開展閱讀和研學活動。根據顧秀蓮主任在海寧市調研時的要求,拓展長者課堂外延,從市圖書館主陣地深入到鎮(街道),走進基層圖書館、名人紀念館、名人故居、非遺活動館、專題展示館等,與公共文化服務場館、民間文化機構、特色講壇等展開深度合作,并在硤石街道、鹽官鎮增設2個“傳統文化傳承點”。至2024年8月底,工作室已舉辦青少年閱讀活動38期,參與3500人次;聯合傳承點舉辦文房四寶青少年研學活動、非遺手工體驗傳承活動等70多期,參與者1300多人。
傳統文化工作室匯聚了銀發智慧力量,發掘人文優勢,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為“五老”作用發揮起到很好引領示范作用,也為建設一批充滿活力的“五老”工作室提供實踐經驗。
![]() |
Copyright©1990-2024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http://www.195055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內大街225號 郵編:100010 京ICP備18034403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7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