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老”做事不張揚,彰顯了高風亮節的品格,但也存在人們不理解關工委工作的客觀事實。做好關工委工作需要有序有效宣傳。基于這一判斷,江蘇省泰州市關工委把宣傳擺在工作的首位,堅持首位首抓,構建“黨委主導、宣傳部主推、關工委主辦、媒體主力、成員單位協同”的大宣傳格局,有效增強了關心下一代工作的導向力、影響力、保障力、發展力。
突出黨建引領抓宣傳 贏得黨委強化關心下一代工作保障力
泰州市關工委自覺處理好“黨建帶”與“主動做”的關系,引導各級關工委消除向領導宣傳有邀功之嫌的片面認識,增強為事業而宣傳的意識;督導其適時采取上門匯報、呈報材料、邀請參加活動等形式,向黨政領導宣傳;指導其把握宣傳重點,如實匯報工作情況,介紹外地經驗,提升向領導宣傳的有效性。持續不斷的宣傳,贏得了黨政領導越來越重視。
領導制度落實。在組織上,市委帶頭健全落實黨委督導制、領導負責制、“黨建帶關建”責任制;在措施上,對關心下一代工作做到“四納入”“四同時”“四到位”;在表率上,每年市委常委會至少聽取一次匯報,市委召開一次全市關工委工作會、成員單位聯席會,分管領導幫助解決至少一個實際問題。各級黨委加深對關心下一代工作的認識,把其納入黨建工作考核、綜合表揚范圍,實現了黨建“五帶五同步”。
政策措施完善。近年,市及市(區)委下發貫徹中辦國辦《意見》、省《實施意見》精神的規范性文件19份,其中市“兩辦”推出關心下一代工作新政策3項、新制度3項、新機制7項,比如規定關工委歸口組織部門管理,每年督查通報“黨建帶關建”和成員單位履職情況。市部分成員單位、鄉級黨委跟進出臺配套文件。
關鍵保障給力。僅2023年,6個市(區)有4個調整了剛退崗的領導任關工委常務副主任。各級關工委有1/2工作陣地得到提檔升級,69%的校外輔導站融入黨群服務中心。在部門年度預算控減情形下,全市4205個關工委工作經費總額仍增長7.5%。其中市財政每年安排校外輔導站、“網上關工”“五老”慰問、關工宣傳專項122萬元。各地還資助市關心下一代基金1200多萬元。這都是宣傳的蝴蝶效應,為關工委工作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立足工作落實抓宣傳 贏得部門增強關心下一代工作協同力
關心下一代工作的主體是黨政職能部門,關工委只能拾遺補闕地配合他們。而要爭得他們同心同向發力,離不開常態長效的宣傳。泰州市關工委采取請進來協商、走上門溝通、同下去調研、送材料知情等方式,向部門宣傳,并做到態度上真誠,時機上把準,頻率上適度,目的上作必要的據理力爭,增強了要事共商、資源共享、活動共推的工作合力。
聯合精彩教育。每年與市文明辦、教育局、老干部局組織開展青少年主題教育活動,打出紅色閱讀、征文比賽、老少演講、走進尋訪、社會實踐、才藝展示、線上線下夏令營組合拳;與其力推校外教育,市委宣傳部、文明辦連續9年支持評選全市“關工新聞獎”,資助獎勵示范輔導站;市教育局鼓勵優秀在職教師進站輔導,使輔導站吸引力不斷增強,去年進站學員占全省總數的1/8。各級財政和不少企業、學校支持訂閱《中國火炬》、省《關心下一代周報》,訂量連年增長。市及靖江、泰興、興化、姜堰等地主流媒體無償或低費開辟關心下一代專版專欄,形成線上線下結合、優勢互補的宣教矩陣。
聯袂精準關愛。在宣傳爭取部門配合的同時,市關工委每年把關心下一代工作任務分解到34個成員單位,做到日常工作有分工,聯手活動有制度,組織協調有機制。其中民政、慈善、紅十字會及相關企業等社會各界每年向關工委捐資,救助上萬名困境兒童就學就醫。農業農村、退役軍人事務等部門每年幫扶上千名青年農民創業、退伍士兵就業,青少年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逐步提升。
聯動精細保護。市委政法委帶領公檢法司機關協同市關工委力推法治教育、精細幫教和維權保護,近兩年組織社區民警和網格員與“五老”聯手核查、幫教十類重點青少年,目前正聯動開展“進萬戶”調查。他們協同破解派出所關工站建設人、財、作用發揮三大難點,創新“關工站+網格”模式,打通預減工作最后“一米”,被省關工委推廣。
緊貼“雙五好”建設要求抓宣傳 贏得基層提升關工委組織力
“五老”對工作的了解、認知、參與程度,事關作用發揮,直接影響著工作質量,對其宣傳亦很重要。泰州市關工委一方面采取定期學習、以會代訓、安排交流、觀摩現場、宣揚典型等方式,讓“五老”明白關工委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做得怎么樣,從而增強做好工作的光榮感責任感使命感;另一方面在創建“五有五好關工委”時加創“五好五老”,促其把“三感”轉化為作用發揮的智慧和行動,助推了基層基礎工作提質增效。
突破重點,組織覆蓋拓展。倡導黨委把關工委組織、班子、隊伍建設與黨組織建設同步推進,打出延網底、填空白、補短板、控盲區、提質態組合拳,使關工委組織在行政區劃合并情形下穩中有增。優化宣傳發動“五個一批”方法,聚力落實“四給”關懷政策,穩定壯大“五老”隊伍,使人數連續5年占總人口1%以上。推行“黨建+關建+網格”和關工委功能型黨支部模式,倡導“五老”兼任網格長、網格員、微網格員和黨小組長,既服務黨政中心,也使關工委工作做到人做及時做到位。倡導黨政領導采取派聘借兼等方式,增配專兼職年輕工作人員,優化駐會人員結構,各級關工委做到事有人做、責有人擔,促進宣傳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
破解難點,隊伍活力增強。針對“五老”發揮作用是基層建設的難點,重點開發老政法、老醫生、老社工、老文體達人和心理咨詢師等資源,使核心、骨干“五老”分別占總數的11%、16%,有效改善了隊伍專業結構。力推靖江市“五老”選崗履責、興化市“萬名五老做萬件好事”活動等經驗,有效促使核心層每天到崗、骨干層每月活動、參與層每年做實事一件以上。
打造亮點,整體水平提升。要求鄉村每年評選宣揚“雙五好”,營造了濃厚的比學趕超的工作氛圍。個個對照市“雙五好”評估細則,抓基礎、培亮點、創特色,力求在規定動作上不失分,自選創新上得高分。市“五帶五同步”“雙特雙助”和靖江市“靖托朝陽”、泰興市校外輔導站、興化市“雙萬”活動、海陵區“第一窗口”、姜堰區“四式幫扶+青創聯盟”、高新高港區“法雨潤苗”等111個可信可學可復制可推廣的工作品牌在當地家喻戶曉,贏得了黨政更重視、青少年更滿意、社會更支持,帶動了工作整體上水平、單項創特色、難點再突破,有的登上了中央主流媒體。2023年市關工委成立25周年,市委市政府首次安排各市(區)委或政府一把手參加紀念會議,首次表揚“黨建帶關建”、關工先進集體和個人、“雙五好”及履行關工職責先進部門;市委組織部首次參與表揚關工“雙先”“雙五好”。市關工委在市主流媒體上連續宣傳紀念會議精神和“雙先”“雙五好”事跡,宣傳氛圍和效果超出預期,關工委工作環境又有改良。
![]() |
Copyright©1990-2024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http://www.195055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內大街225號 郵編:100010 京ICP備18034403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7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