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孩子,別人比自己都上心,感覺很不好意思?!边@是馬家砭鎮中心學校七年級學生張文博的家長向班主任李慧老師說的話。張文博同學是子長市關工委常務副主任任治安結對幫扶的對象——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村留守學生。2023年他自得到幫扶以來,學習上更加積極努力。他說:“我不能辜負那些幫助我的人,也不能辜負老師們和家長對我的期望,所以我只有努力再努力。”
王佳濤同學在馬家砭鎮中心學校讀五年級,父親出了車禍在家養病,母親做農活,大姐在讀技校,二姐在讀初中。因家庭經濟入不敷出,常常為自己的學習費用發愁,寡言少語、悶悶不樂。自從愛心人士為他提供幫助后,不再擔心上學費用,專心學習,成績逐漸提高,人也變得開朗了。父親壓力減輕,安心養病,現在可以下床走路,雖然手腳還不夠靈活,干不了重活,但家庭的氛圍卻因為有了愛心人士的幫助而變得和諧和快樂。
八年級的惠雅娟同學,六年級的白欣愿同學……一個個在愛心人士的關愛幫扶下溢出的笑臉越來越多。
“看看家鄉留守學生,回想自己小時候上學的艱難,倍感幫扶的意義重大,能為家鄉的人做點事很高興;看到孩子們的進步和歡樂,能讓自己的退休生活有價值更高興。”幫扶干部強世杰說。
“結對長期幫扶留守學生,對我們農村學??梢哉f是及時雨,不僅為孩子們解決了現實困難、提供了更多更好教育資源,還深刻影響了學校的校風、教師的教風和學生的學風,增強了校園內外的團結協作,形成了共育英才的良好氛圍?!边@是子長市馬家砭鎮中心學校校長常巧榮和澗峪岔中心學校校長郭宏斌的感同身受和由衷之言。
為廣泛動員社會力量,爭取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和廣泛參與,進一步加強對青少年學生的教育引導,2023年以來,子長市關工委想青少年所想,急青少年所急,幫青少年所需,大力倡導、組織和推進結對幫扶活動,凝心助力農村困境青少年健康成長成才,已取得初步成效,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和一致好評。他們的具體做法是:
一、制定了子長市關工委《關于結對幫扶農村學生的實施方案》。廣泛宣傳,深入動員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干部職工(包括離崗、退休人員)、企業家、個體經營者等愛心人士,結對幫扶家鄉農村困難學生(包括留守學生、傷殘學生、單親學生等),每人每學期資助1000元,一年2000元。倡導長期幫扶,直至完成學業,成為祖國建設的有用人才。
二、對轄區內的干部職工、企業家、個體經營者以及在校學生情況摸底排查、造冊登記。充分利用人脈關系,采取多種方法做工作,積極尋求關愛支持,籌措幫扶資金,整合幫扶資源,搭建幫扶平臺,為幫扶工作奠定堅實基礎。
三、以鎮(街道)關工委為單位成立幫扶組織機構,確定幫扶聯絡人,聯系轄區籍愛心人士,組建愛心團隊,幫扶轄區內農村學校的困難學生,使幫扶學生在關愛激勵中樹立自信,努力學習,全面發展,成為對家庭、對社會、對國家有責任、有擔當、有貢獻的一代新人;使幫扶人“贈人玫瑰,手留余香”,在回報社會、樂于助人的無私奉獻中塑造社會形象,提升人生境界,獲得價值感、成就感和幸福感;使愛心傳遞、助人為樂成為時代風尚,促進社會穩定、團結、友愛、和諧發展,使基層的關心下一代工作更加走深走實,有成效。
四、充分醞釀,試點先行,有序推進。2023年11月他們在馬家砭鎮中心學校試點,舉辦幫扶座談會,促成該鎮36名愛心人士結對幫扶了36名留守學生、困難學生。借鑒試點經驗,揚長避短,2024年4月他們又在澗峪岔鎮動員本地43位愛心人士與澗峪岔中心學校43名困難學生形成長期結對幫扶關系。兩次活動共資助79名困難學生、留守學生,幫扶面超過兩校學生人數的四分之一,效果非常好,影響很大。繼而他們又集中精力,扎實工作,積極推進寺灣中心學校、楊家園子鎮中心學校的結對幫扶,爭取在后半年開學后進一步實施。子長市全市的幫扶工作由點到面,穩步開展,不斷擴大推進力度,影響面越來越大,引起了全社會的關注。
五、堅持精心謀劃、牽頭指導與跟蹤督查并重,落實落細落小,保證活動順利推進,夯實工作各個環節。一是要求幫扶人結對后,不僅在資金方面幫助,也要在情感交流、心理疏導、思想教育、習慣養成等方面用心、用力彌補受助學生家庭教育的短板,當好學生的第二家長;二是明確幫扶資金用途——主要用于學生學習用品購置和生活費用補貼。建立了幫扶資金使用臺賬,實行幫扶資金班主任代管和向幫扶人、關工委報告制度,保證幫扶資金用到學生學習生活上。三是落實了市關工委牽頭,宣傳、教育、工會、婦聯、團委等成員單位參與,鎮(街道)黨委政府管理、學校實施、班主任落實、家長配合的工作機制,分層建立市關工委工作交流群、鎮(街道)關工委愛心管理群,學校年(班)級愛心助學群,幫扶人與班主任、家長微信群,形成了常態化便捷式交流溝通機制,及時幫助困境學生解決學習生活中的困難和問題。學校、班主任定期向市關工委與愛心人士匯報學生學習生活表現、通報考試成績,交流幫扶信息,研究改進幫扶措施,注重幫扶工作的連續性、實效性。四是每學期至少舉辦一次幫扶工作座談會,總結研究幫扶工作的經驗和不足,不斷改進工作,提高幫扶實效。通過溝通交流、聯絡互動、增加了解,增進友情,使愛心活動真正做到全身心關愛,全程幫扶,全力助力困境學生健康成長成才。
子長市關工委結對幫扶農村學生活動不僅解決了農村困境學生的困難,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健康成長,對優化子長農村學校管理與未成年人成長環境也是一次有益的探索,對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推進鄉村振興和美麗鄉村建設也將產生積極影響。
愛心幫扶人士惠建國說:“子長關工委搭建的這個助學平臺,在幫助學生、家庭和學校的同時,也擴大了我們在家鄉的知名度,讓我們看到了付出的價值,找到了報效家鄉的最好辦法,很有意義,有信心把這種愛心堅持下去?!?/span>
子長市關工委常務副主任任治安說:“農村留守學生是一個弱勢群體,也是最需要幫助的一個群體,我們各級關工委要找準工作切入點和突破口,竭盡所能搞好服務,以好事辦好、實事辦實的實際成效報答社會各界對我們關工委的信任和支持,吸引更多的人參與結對幫扶,為推動全市關心下一代工作高質量發展和青少年健康成長做出貢獻。”
子長市委副書記、市關工委主任高曉斌說:“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幫扶農村留守學生是2023年以來我市關工委重點推進的一項工作,也是調動社會力量促進文明、和諧、富裕、美麗鄉村建設的一項惠民工程,我們要持續發力,久久為功,形成全社會共同關心關愛、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的良好局面?!?nbsp;
結對幫扶農村留守學生、困難學生,已成為子長市人盡皆知、人人稱贊的一道亮麗的風景。
![]() |
Copyright©1990-2024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http://www.195055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內大街225號 郵編:100010 京ICP備18034403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7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