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營市各級關工委和廣大“五老”將學習貫徹《黨史學習教育工作條例》作為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舉措,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落實“三個強化”措施,提高青少年黨史學習教育工作實效,引導青少年堅定聽黨話、跟黨走。
一、強化政治引領,提升青少年黨史學習教育政治方向性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服務中心大局。加強統籌謀劃,把學習貫徹《黨史學習教育工作條例》與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相結合,與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重要講話精神相結合,將黨史學習教育作為年度重點任務部署推進,豐富黨史學習教育的時代內涵,深入推進青少年黨史學習教育落地落實。
二是擔當政治責任,牢記光榮使命。把政治素養高、熱心公益事業、有宣講專長的老同志動員起來,加入到黨史學習教育中來。組建一支由300余人組成的專業“五老”黨史宣講隊伍,宣講內容涵蓋黨史理論宣講、舞臺黨課、口述歷史、紅色場館解說、家風故事等多個方面,為全市青少年提供專業化、精細化、多元化的黨史宣講服務。
三是提升政治素質,增強宣講效果。邀請黨校專家教授圍繞學習貫徹《黨史教育工作條例》進行專題輔導,引導廣大“五老”深刻認識開展青少年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意義,以更強的政治擔當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廣大“五老”積極開展傳承紅色基因工作調研,舉辦60余場主題學習、學術沙龍、現場觀摩活動,創新宣講形式,豐富宣講材料,推動青少年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二、強化品牌優勢,增強青少年黨史學習教育育人針對性
一是做強品牌活動讓黨史教育“立”得住。啟動全市“青少年黨史學習月”暨“青少年游基地學黨史”活動,深入推進“老少同聲頌黨恩、攜手奮進新征程”教育實踐活動,推動青少年黨史教育常態化、規范化、長效化開展。開展“五老”黨史巡回宣講和“游基地 學黨史”紅色研學主題活動,組織“五老”宣講團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機關進行“學習黨史國史·傳承紅色基因”巡回宣講。結合“七一”重要節點,組織小中學生到共產黨宣言陳列館、渤海墾區革命紀念館、勝利油田優良傳統展館追尋歷史足跡,傳承紅色基因。今年以來,共開展活動800余場次,覆蓋青少年12萬人次。
二是搭建品牌載體讓紅色文化“活”起來。創新搭建“老少同臺”“小小宣講員”等載體,組織“不忘初心”大型音舞詩畫黨課、“讀百年黨史、看紅色視頻、講紅色故事”學黨史活動、“紅動黃河口·強國復興有我”宣講比賽等活動600余場次,通過講、教、展、演等多種方式,使更多紅色元素可觸摸、能感知,激發青少年黨史學習熱情。
三是挖掘品牌故事讓革命精神“傳”下去。打造“雨潤東城”“墾地有聲”“紅色流動課堂”等一批特色宣講品牌,深入挖掘品牌故事,深刻提煉品牌故事中蘊含的革命精神,將紅色故事傳頌轉化為紅色精神傳承,不斷拓展青少年黨史學習教育的深度和厚度。
三、強化融合創新,提高青少年黨史學習教育工作實效性
一是融入學校思政課堂,讓黨史走進課堂。開展“思政金課”評選、“學黨史、強信念、跟黨走”師生時政小論文評選等主題活動,鼓勵教師利用課前五分鐘、微黨課等形式開展黨史教育,為青少年黨史學習教育創造濃厚學習氛圍。
二是融入家校社協同育人機制,讓黨史走進家庭。將體現優良家風的黨史故事編入家庭教育指導叢書,借助家庭教育“1+6+N”工作體系,融入“六教共育”模式,充分鏈接社會資源,引導青少年學習模范、傳承黨的優良家風。
三是融入融媒體技術,讓黨史走進青少年。發揮融媒體技術可視化程度高、沉浸感強的優勢,開辟黨史學習實景課堂,搭建黨史教育網絡平臺,制作《原創動漫話黨史 賡續奮斗精神》《渤海墾區記憶》等紅色視頻,讓學習教育形式多樣,讓黨史生動形象,用青少年喜聞樂見的形式,引導他們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
![]() |
Copyright©1990-2024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http://www.195055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內大街225號 郵編:100010 京ICP備18034403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7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