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精準扶貧工作中,關工委要參與要配合要給力,這是因為精準扶貧工作是各級黨組織的一項中心工作,是關工委幫助弱勢群體脫貧致富奔小康工作任務的具體化,是創新搞好關工委工作的一項義不容辭的責任。據此,關工委組織在精準扶貧中要聚策、聚智、聚力,找到位置,對號入座,有位有為開展工作。
一、要“四點”聯動
精準扶貧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關工委工作要全程參與,不能脫節、不能斷檔、不能阻隔,就要在精準扶貧工作中盤活關工委工作與精準扶貧工作銜接對接的點,讓“四點”活起來,才能與精準扶貧系統工程的節點工作實現對上點、踩上點、聯上點。
一是盤活原點,進入精準扶貧的支撐區。精準扶貧的頂層設計和抓手是黨組織的領導力和決策力。各級關工組織要利用黨建帶關工委這個制度抓手,實現關工委常務副主任參與各級精準扶貧工作領導小組,關工委成為精準扶貧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這樣關工組織參與精準扶貧工作中,在參與決策上有話語權,在執行決策上能及早領會黨委關于精準扶貧工作的決策依據、決策內涵,使關工委在參與精準扶貧上跟上領導決策的節拍,與黨委精準扶貧工作能同頻能同音能同動。
二是盤活“靚點”,進入精準扶貧工作的專屬區。關工委在參與開展精準扶貧的工作中,是要全程參與,而這種全程參與在一定意義上來說不是面面俱到的參與;而是對精準扶貧進程中具有關工委工作優勢“靚”點的支點和節點中的參與,這樣既能顯示在精準扶貧中關工委工作的存在,同時也顯示出關工委工作專署區,在扶貧工作所顯示的特質作用特殊功能和特殊效果。要盤活“靚點”務要掌握好三個立足,一是要立足于關工委工作的職能,把精準扶貧戶家庭中的中小學生納入關工委工作關心弱勢青少年群體的工作范疇,作為重點在工作中突出起來,強化起來,實現讓精準扶貧戶家庭中的學生無一人輟學、失學。這樣,才能用教育挖掉家庭貧困的根,用教育撐起貧困家庭長期脫貧的藍天。二是立足于關工委的工作優勢,把“五老”具有的經驗優勢、技能優勢、經驗優勢和時空優勢的親情優勢和威望優勢的配置組合下,形成對精準扶貧戶幫志、幫智、幫能的“傳幫帶”一站式的供給側服務的標配。三是立足于關工委工作的品牌優勢。譬如關工委工作“講、學、做、育”系列品牌,可以系列化融入精準扶貧工作的全程,變成精準扶貧工作中一個品牌標識,在精準扶貧全程運作中,成為關工委工作的一個標識性工作方式,在關工委特有的精準扶貧工作的專屬區“靚”點頻現,成為一景。
三是盤活結合點,進入精準扶貧工作的協作區。精準扶貧工作是一個全黨動手,全社會動員,各部門全員發力的戰略工程。據此,關工委參與精準扶貧的工作中,要從大局中選準自己的局部,從空間中選準自己的區域,從共性中選準自己的個性,進而對關工委精準扶貧工作中能擺正自己的工作角度、力度、時度和維度,一句話擺正自己工作的經緯度,進而把準關工委自身工作的形態、生態和姿態,擔當好精準扶貧工作中賦予的關工委工作有時要“開車”、有時要“推車”、有時要拉車的三種形態,在與各部門配合中把牽引力、助推力和拉動力用得最佳。
四是盤活需求點,進入精準扶貧做對接區。精準扶貧要到戶到人到項目,這樣關工委的精準扶貧工作才能接地氣有根基,才能有勁使得上、有力用得上。各級關工委組織要在精準扶貧的整體布局中和工作的整體部署中,用一戶一策、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的方式,圍繞精準扶貧戶的脫貧愿望、脫貧項目、脫貧舉措、脫貧途徑而產生的對脫貧的企盼和多樣化的需求,對號入座,使關工委的扶貧工作有氣場、有人氣、有溫度,與精準扶貧戶所想、所盼、所求、所做、所需產生契合、產生對接,收到雪中送炭的精準扶貧效果。
二、要“四線”聯網
為了解精準扶貧中“點”活要線聯的加固加密效果,各級關工委在精準扶貧工作中不能止步于盤活“四點”而要穿針引線由點連線,點點之間有又編織,使精準扶貧工作出現線性流程,線性引聯的態勢。
一是關愛傳遞一條線要扶起來?!按髳蹮o疆,愛力無限”。關心下一代工作、關工委工作和“五老”的工作,歸結到一點、歸根到一點、歸終到一點、歸宿到一點,就是一個愛字,愛里有情、愛里有暖、愛里有理、愛里有義、愛里蘊含著正能量,所以關工委在精準扶貧工作中,要以傳送關愛為基點,放大優勢,要以愛為根、以愛為本、以愛為源,用關愛的火把點燃精準扶貧戶的激情,點燃精準扶貧戶的信心;用關愛的火炬照亮精準扶貧戶心靈的前行目標,點燃精準扶貧戶的勇氣;用關愛的暖流融化精準扶貧戶對生活冷漠淡化的神志和精神誤區;用關愛的舉措激發精準扶貧戶扶貧造血的機能和本能釋放出來。關工委在關愛傳遞一條線上要以關愛精準扶貧戶家中就讀的中小學生作為關愛扶貧的熱線,幫志送愛、幫智送愛、幫教送愛、幫困送愛,讓貧困戶家庭看到和感受到關愛進戶、關愛送暖的情懷,進而產生一種精準扶貧工作心志和心力變化。
二是技能傳授一條線要帶起來。“五老”中的技能具有多樣性,這種多樣性和精準扶貧工作的產業項目選擇的多樣性高度契合,這樣就使“五老”向精準扶貧戶的技能傳授有了一個“傳幫帶”的厚重根基,可以做到需求地接一拍即合,需求傳帶一拍即合,一接就實,不需磨合。“五老”要把技能傳授一條線帶起來,就要在言傳中講到位,在手把手中教到位,在現場指導中輔到位,在技能轉化中移到位。“五老”真正在精準扶貧中講出真經、傳出真招、教出真活,發出正能量。
三是咨詢服務一條線要熱起來。各級關工委亦要利用網絡,組織“五老”建立以信息為資源、以信息為媒介的精準扶貧的咨詢服務平臺,利用鍵對鍵對精準扶貧的需求,用信息指導、信息溝通、信息傳遞、信息對話、信息解答的方式,把咨詢服務常態化。通過微力,用網絡覆蓋,用信息空間拓展精準扶貧戶的視野;用信息給力,讓精準扶貧戶借力發力。
四是典型示范引領一條線動起來。精準工作需要典型,需要典型引領,需要典型發出精準扶貧的好聲音,需要典型演繹出精準扶貧創造出的好場景,需要典型描繪出讓人信服折服的精準扶貧的好畫面,需要典型述說出精準扶貧的好哲理,達到撥亮一盞燈照亮一大片,推動一大片的傳導仿效的效果。據此,各級關工委要通過抓精準扶貧變化的典型、培養精準扶貧效果好的典型、選樹精準扶貧有說服力的典型,進行宣揚、進行傳播、進行推廣,讓這些典型講精準扶貧的變化、感悟,使精準扶貧的內涵和真諦通過典型之口得到詮釋,讓精準扶貧戶家庭,走進典型的精神世界,吸取典型的營養,以他山之石攻己之玉。
三、要“四體”聯作。
這次精準扶貧工作是在一個新的歷史層面,站在一個新的時代高度而開展的,因此精準扶貧工作的廣度深度力度和維度都是開先河的。這就給我們各級關工委在參與精準扶貧工作上提出了載體創新和工作方式轉變的新課題和新要求,總結我們開展“學育奔”活動的實踐經驗,在載體創新和工作方式轉變上,關工委亦應采取“四體”聯作的載體體系和工作方式體系。
一是要建立完善聯系戶載體,量體裁衣。關工組織要按照“五老”的能力資源貯備和“五老”資源的空間配置分布,確定精準扶貧的聯系戶。聯系戶可以首選各級領導選定的結“對子戶”中,“五老”參與其中,協助領導做一些信息服務、咨詢服務和需求銜接等一些常態化工作。或者采取“五老”“十大員”、黨員和共青團員,“三員”包一個聯系戶,體現群體優勢,抱團送暖。
二是要建立完善結對子戶(一對一、幾對一)載體,量力而行。各級關工組織要按照量力而行的原則,以自身能力貯存量為基礎,組織有技術專長的“五老”或幾名“五老”對精準扶貧口進行“結對子”幫扶,一幫到底,幫出成果。亦可把結對子戶幫扶工作同培養精準扶貧戶典型結合起來,抓好關鍵少數,一事多義,一舉多得。
三是要建立完善咨詢服務團(組)載體,量需而作。建立完善以“五老”為主體吸取少量青年技術人員參加的精準扶貧技術咨詢服務團(組),著眼于對精準扶貧戶面上的需求,進行現場指導,答疑解惑,排憂解難,這樣使關工委參與精準扶貧點上與面上兼顧起來,防止顧此失彼,做到相得益彰。
四是要建立完善信息網絡服務載體,量化調度。關工組織亦要建立對精準扶貧的QQ群、微信群隨時對精準扶貧戶提供項目新技術信息、產品市場銷售信息、學習培訓信息等等,成為為精準服務的千里眼、順風耳,成為精準扶貧戶提供便捷服務的平臺和窗口。
![]() |
Copyright©1990-2024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http://www.195055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內大街225號 郵編:100010 京ICP備18034403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7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