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服務大局 積極主動作為
努力提高農村關心下一代工作水平
四川省關工委執行主任 張中偉
同志們:
今天,我們召開農村關心下一代工作座談會,主要任務是,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認真貫徹省委決勝脫貧攻堅、推進綠色發展的部署和中國關工委農村關心下一代工作座談會精神,總結我省農村關心下一代工作,交流經驗,分析形勢,明確任務,努力開創全省農村關心下一代工作新局面。剛才,眉山市委書記李靜同志作了熱情洋溢的致辭,充分體現了眉山市委、市政府對關心下一代工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省關工委,向眉山市委、市政府表示衷心的感謝!
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是在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的歷史節點,在全面深化改革、決勝全面小康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會議。全會專題研究全面從嚴治黨重大問題,審議通過了《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和《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為新形勢下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加強黨內監督提供了基本遵循。習近平總書記在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深刻闡明全面從嚴治黨的重大意義,深入回答管黨治黨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創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要求,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開創黨的建設新局面的行動綱領。全會明確習近平總書記的核心地位,正式提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反映了全黨的共同意志,反映了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對維護黨中央權威、維護黨的團結和集中統一領導,對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更好凝聚力量抓住機遇、戰勝挑戰,對全黨團結一心、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對保證黨和國家興旺發達、長治久安,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 是關工委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要政治任務。我們要把學習六中全會精神同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結合起來,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更加自覺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用全會精神指導全省關心下一代工作。
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歷來是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習近平總書記對農村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特別指出:治貧先治愚,把下一代教育工作做好,把貧困地區孩子培養出來,這才是扶貧、脫貧的根本之策;扶貧必扶智,讓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貧開發的重要任務,也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要切實辦好農村義務教育,讓農村下一代掌握更多知識和技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三農”工作,全省“十三五”規劃提出要發展優勢特色農業,改善農村發展環境,建設幸福美麗新農村,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去年9月,省委常委會議對關心下一代工作提出要求,要進一步突出重點、開拓創新,因地制宜做好中心城市、貧困地區、民族地區關心下一代工作,改進方式方法,提高針對性和實效性。我省是農業大省、人口大省,地區差異大,農村青少年成長成才困難多。針對我省農村工作實際,深入做好農村關心下一代工作,是農村青少年健康發展的迫切需要,是加快農業現代化、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內在要求,是關工委組織堅持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的具體體現,各級關工委和廣大“五老”志愿者使命在肩,大有可為。下面,我講三點意見:
一、全省農村關心下一代工作全面推進、成效明顯
歷年來,省關工委始終把農村關心下一代工作作為重點,常抓不懈。特別是近年來,全省各級關工委認真貫徹落實省委和中國關工委要求,圍繞農村改革發展穩定大局,深入開展“講政治、育新人、學科技、奔小康”活動,以立德樹人、幫扶助困、固本強基為重點,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傾情幫扶農村困境青少年,鞏固農村關愛基礎,為建設美麗鄉村作出了新的貢獻。
(一)農村關心下一代工作體制機制建立完善。2010年7月、2016年4月,省委兩次召開全省關心下一代工作會議,對關心下一代工作進一步加強了領導、作出了部署、提出了要求。各級黨委切實貫徹落實省委會議精神,全省關心下一代工作整體推進,成效明顯。今年4月全省關心下一代工作會議后,21個市(州)委常委會全部聽取了匯報,15個市(州)黨委召開了關心下一代工作會議,認真學習會議精神,研究貫徹落實措施。已有13個市(州)由市(州)委、市(州)政府兩辦出臺了貫徹落實《四川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工作規則》的具體意見。各級黨委把關工委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納入目標考核內容,納入精神文明建設規劃。各級關工委以建立健全體制機制為重點,著力解決基層關工委特別是鄉鎮和村關工委組織有人辦事、有錢辦事、有地方辦事問題,關工委主任基本由鄉鎮黨委書記(副書記)、中小學校校長、村黨支部書記兼任。省關工委提出年工作經費縣關工委不低于30萬元、鄉鎮不低于3萬元、村不低于3千元,各地積極響應、主動爭取,許多市(州)已經全面落實到位。全省農村關心下一代工作建立了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縣鄉村關工委三級聯動,相關部門積極支持,全社會廣泛參與的良好機制。省關工委還建立完善了干部培訓機制。近六年來,省關工委聯合省委黨校舉辦了6期干部培訓班,培訓關工委干部1800余人次,省關工委在培訓中心舉辦17期干部培訓和健康療養,培訓基層關工委干部1700余人次,有效提高了關工委干部能力素質。省關工委印發了《四川省關工委2016-2020年干部教育培訓規劃》,計劃5年培訓1500名縣級以上關工委干部,培養造就高素質的關工委干部隊伍。
(二)農村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卓有成效。各地關工委以立德樹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老少共筑中國夢為根本任務和永恒主題,深入開展“學黨史、頌黨恩、跟黨走”、“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黨史國史教育等主題教育活動。省關工委聯合省文明辦、省教育廳、團省委、省關心下一代基金會連續6年開展萬名青少年夏令營活動,8萬余名青少年參與,其中不少為農村留守兒童,一些地方直接將夏令營辦到鄉鎮、村社,深受農村孩子歡迎和喜愛。近兩年,省關工委組織了90名藏族青少年到成都參加“漢藏學生手拉手”夏令營。四川萬名青少年夏令營活動規模宏大、主題突出、特色鮮明、完全公益,得到中國關工委和省委領導的充分肯定,已成為我省關工委開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活動的響亮品牌。各地組建關工委宣講團、文藝宣傳隊,深入到農村中小學校、鄉村學校少年宮、農家院落,通過報告會、宣講會、文藝演出、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方式,老同志以親身經歷和自編自演的文藝節目為青少年講述革命歷史,傳播紅色文化。今年,全省各級關工委宣講團結合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開展各類宣講活動3800多場次,近110萬名青少年聆聽講座,受到教育。眉山市在6個縣(區)全部建立青少年社會實踐基地,廣泛開展國防、法制、勞動實踐等教育培訓,農村貧困青少年參加完全免費,目前已開班900余期,14萬余人次參訓,受到普遍歡迎。各地關工委和老同志充分利用農村留守兒童之家、社會實踐教育基地、“五老”關愛活動室、家長學校、四點半學校等活動陣地,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學校、家庭、社會聯動,積極開展關愛活動,引導農村青少年和留守兒童從小培養愛黨、愛國、愛家鄉的高尚情操,發揚光大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志存高遠,放飛夢想。
(三)深入調研當好黨委政府的參謀助手。各級關工委針對農村青少年成長發展的狀況和問題深入調研,形成了一些重要的調研報告,引起了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一是關愛農村留守兒童。2005年,省關工委經過3個月的調查研究,撰寫了《四川留守學生狀況調查報告》上報省委,引起了高度重視,普遍關注,形成了全省黨政、相關職能部門、社會組織和社會各界都聯動關愛留守兒童的局面。2012年,在調查研究基礎上形成《優化農村留守學生(兒童)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研究》的調查報告,上報省委、省政府,其中不少建議意見被采納。二是關愛“五失”青少年。2014年5月至12月,省關工委開展了全省百鎮“五失”(失足、失管、失學、失業、失親)青少年情況調研,撰寫了《關于我省“五失”青少年情況的調研報告》上報中國關工委、省委、省政府,得到顧秀蓮主任、王東明書記的高度重視、作出重要批示。今年1月,“幫扶‘五失’青少年”已被寫入了全省“十三五”規劃。三是關愛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今年3月,省關工委深入涼山州4個國定貧困縣的鄉、村、學校,針對事實無人撫養兒童進行調研,撰寫了《關于涼山州“愛心助孤”情況的調研報告》,得到劉延東副總理、顧秀蓮主任、王東明書記、尹力省長的充分肯定,作出重要批示、提出明確要求。儀隴縣救助關愛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的經驗已被納入全省精準脫貧工作部署。省政府將出臺政策,把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納入困境兒童救助保障。各市(州)、縣(市、區)關工委都根據各地的實際,做了大量的調查研究,為黨委政府提出很多切合實際的建議,充分發揮了黨和政府教育青少年的參謀助手、聯系青少年的橋梁紐帶作用。
(四)關愛農村重點群體青少年落到實處。2010年以來,省和16個市(州)、3個縣(市、區)相繼建立了關心下一代基金會,現已籌資近3億元,為關愛事業、特別是關愛農村青少年提供了有力支撐。省關工委先后開展了腦癱兒童救助工程、農村貧困青年就業技能培訓、成長階梯送書工程、關愛活動室建設、青少年社會實踐教育等重要關愛項目。全省各級關工委扎實開展愛心助學、助困、助孤、助殘、助業和愛心幫教活動,重點開展了愛心助孤、愛心助業、愛心幫教“兩助一幫行動”,切實為農村青少年辦實事、解難事。宜賓市關工委開展的“棟梁工程”扶貧助學活動,九年共募集資金7329萬元,扶助了1.9萬名貧困大學新生;瀘州市關工委實施“朝陽工程”,每年扶助1000名貧困大學新生順利入學;攀枝花市、南充市等地堅持開展“暖冬行動”;涼山州、巴中市、儀隴縣等地重點開展愛心助孤行動,深情關愛困境青少年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成都市、德陽市、樂山市等地和各地政法系統關工委充分發動政法戰線“五老”,開展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預防和遏制未成年人犯罪、關愛幫扶失足青少年、營造良好的社會法治環境,依法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據統計,近五年來,各地關工委共籌措關愛幫扶資金4.4億元,其中大部分用于幫扶農村困境青少年。全省建立了1.2萬個基層關愛活動室,為廣大農村青少年豐富了活動場所,惠及青少年573萬余人次。從2014年全省開展“五失”青少年調研至今,各級關工委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對“五失”青少年進行登記造冊、困難救助、結對關愛、動態管理,全省“五失”青少年由15.8萬名減少到13.3萬名,目前結對關愛7.4萬名,結對率55.1%,努力實現“幫扶到人,關愛到心”。
(五)助力農村青年創新創業亮點頻現。各級關工委配合有關部門,發揮老專家、老科技工作者優勢,針對農村青年、特別是“兩后生”(初、高中畢業未繼續升學的學生)的就業創業需求,舉辦了1.5萬余期各類技能培訓,培訓農村青年141萬余名,著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創辦專業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動更多農村青年創業致富。省關工委聯合大型企業創辦職業技能培訓學校,投入820萬元,對720名農村貧困初高中畢業生進行免費就業技能培訓,并推薦就業,實現了“幫扶一人、脫貧一家”。四川農業大學關工委參與學校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組織老教授、老專家在技術指導、校地合作、搭建平臺、籌集資金、市場推廣等方面服務學生創新創業,培養了一大批創新創業領軍人物和致富帶頭人,2015年團中央、中國青年報社等單位評選的“全國創業英雄100強”中,川農大就有5名學生上榜。巴中市關工委配合有關部門對2296名符合就業條件、具有就業意愿的青年進行了培訓,1971名失業青年實現了就業。遂寧市關工委會同市運管處,動員22所駕校捐助30.9萬元,免費對150名農村貧困青年進行汽車駕駛培訓,幫助他們依靠技術脫貧。漢源縣關工委依托產業基地培訓農村青年,引進德成牧業公司在皇木鎮紅花村建立奶牛養殖基地,聘請川農大、新希望乳業、菊樂乳業和省市縣農業技術人員為基地舉辦奶牛養殖培訓班五十多期,培訓1500多人次。基地每年給當地增加收入500多萬元,帶動了當地農村青年創業致富。樂至縣關工委實施“幸福喜羊羊”精準脫貧項目,采取“關工委組織+扶貧戶+龍頭企業+保險”的循環公益模式,循環幫助建檔貧困戶脫貧。天全縣十佳創業青年韓勇,采取公司加基地加農戶模式,帶動5000多戶農戶種植獼猴桃,年銷售收入達6900多萬元,被團中央、農業部授予“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稱號。各地紛紛呈現的農村青年創業典型,經歷感人,振奮人心,充分展現了廣大農村青年的精神風貌,他們已成長為農村改革、發展現代農業和建設新農村的生力軍。
(六)農村基層關工委組織健全、“五老”隊伍壯大。按照省委和中國關工委部署要求,從2010年起,全省各級關工委大力加強基層組織建設、開展創建“六好”基層關工委活動,著力解決基層關工委“空白點”、“空架子”問題,取得明顯成效。2013年底省關工委在自貢召開了基層組織建設經驗交流會,表彰了200個先進基層關工委組織,提出了深入開展創建“六好”基層關工委活動。各地認真貫徹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轉發的(川委廳〔2014〕4號)文件,創建“六好”基層關工委活動實現制度化、規范化、長效化發展。六年來,全省關工委組織由6萬個發展到7.8萬個,其中農村鄉鎮、村、學校關工委組織已達到5.7萬個,關工委組織領導成員21.9萬人。市(州)、縣(市、區)、鄉鎮(街道)、村(社區)關工委組織基本實現全覆蓋。不少地方關工委組織還延伸到村民小組,據統計,全省已建立村民小組關工組織5.9萬個。全省“五老”已達到123萬人,其中75.7萬名“五老”常年活躍在最基層的鄉村、學校。去年8月,我省58名“五老”受到中央文明辦、中國關工委表彰,其中縣以下就有50名,占86%。今年4月,省關工委、省委老干部局、省文明辦、團省委聯合表彰的568名先進個人中,縣以下就有471名,占83%。我省連續舉辦了四屆關愛明天十佳“五老”評選表彰活動,共表彰了十佳“五老”40名,縣以下就有29名,占73%。表彰了提名獎52名,縣以下有44名,占85%。廣大“五老”發揚“忠誠敬業、關愛后代、務實創新、無私奉獻”的“五老”精神,履行著立德樹人、幫扶助困、引導農村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神圣職責。
(七)各地關工委創新工作方法,呈現出一些新的特點。主要是在黨委統一領導下,更加注重依托黨政職能部門,對農村重點青少年群體進行全域救助關愛。各地關工委主動配合民政部門,將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全部納入民政救助機制,并進一步加強了對留守兒童的關愛。巴中市實施“鑄魂工程、關愛工程、固本工程”,市關工委會同22個相關職能部門參加的聯席會議共同部署,關愛救助全市4402名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等困境兒童,做到不漏一人。眉山市關工委會同有關職能部門,將“五失”青少年建立臺賬,進行分類救助。德陽市對全市需培訓的青年造冊登記、分類制定培訓計劃。威遠縣關工委會同教育部門,發動千名退休老教師,從事關愛工作。各級關工委準確定位,突出重點,主動配合,形成合力,使我省農村關愛事業更具生機和活力。
在農村關心下一代工作創新發展的實踐中,我們深深體會到:一是堅持黨的領導,做好農村關心下一代工作才有根本保證。農村關心下一代工作才能沿著正確方向發展。把黨關于農業農村工作的路線方針政策貫徹到農村關心下一代工作的全過程和各方面,關工委才能發揮好黨和政府教育農村青少年的參謀助手作用。二是堅持服務大局,農村關心下一代工作才能找準著力點。開展農村關心下一代工作,必須緊緊圍繞中央“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脫貧攻堅、精準脫貧重大部署,通過關愛農村留守兒童、“五失”青少年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等困境青少年,切實為農村青少年排憂解難,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美麗四川作出貢獻。三是堅持面向基層,農村關心下一代工作才能落到實處。堅定不移抓農村基層組織建設,關心下一代工作才能真正在農村基層扎根。實踐證明,萬名青少年夏令營、主題宣講、“兩助一幫”等關愛行動的開展,越是深入到農村鄉鎮、村社,越能切實解決青少年的實際困難,越能受到青少年和群眾的歡迎,越能體現關工委組織的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四是堅持弘揚“五老”精神,農村關心下一代工作才能不斷增強凝聚力。“忠誠敬業、關愛后代、務實創新、無私奉獻”的“五老”精神,在條件艱苦的廣大農村尤顯光輝閃耀。要大力宣傳“五老”深情關愛農村下一代的感人事跡,形成全社會尊重“五老”、愛護“五老”、學習“五老”的社會風尚,團結動員更多“五老”參與農村關心下一代工作,為黨的農村發展事業后繼有人貢獻力量。
在農村關心下一代工作取得很大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與黨委政府的要求相比,與農村青少年的發展需求相比,我們的工作還存在不少問題和薄弱環節。比如,各地農村關心下一代工作發展不平衡,關工委老同志對當前農村發展新趨勢、新變化的認識有待增強,在幫助農村青年創新創業方面作用發揮還較少,部分地方縣、鄉關工委組織負責人后繼乏人,一些地方農村關工委工作條件保障落實不夠、關愛活動不經常,等等。我們要高度重視,認真研究,采取措施,切實加以解決。
二、新的形勢對農村關心下一代工作提出更高要求
當前,全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中央作出“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提出五大發展理念,全省奮力推進“兩個跨越”,對農村關心下一代工作提出了新任務和新要求。
(一)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部署指明了農村發展的趨勢方向。《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明確指出,農業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現代化的基礎,要著力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建設現代農業生產體系,建設現代農業經營體系。要求推進糧經飼統籌、農林牧漁結合、種養加一體、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推進農業與旅游休閑、教育文化、健康養生等深度融合,發展觀光農業、體驗農業、創意農業等新業態,大力培育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養新型職業農民,重點培養家庭農場經營者,加快發展涉農電子商務,實現家庭經營、合作經營、集體經營、企業經營共同發展。最近,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完善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辦法的意見》,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實行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并行,推動農業現代化與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同步發展,這是繼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后農村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創新。廣大農村發展趨勢發生快速而深刻的變化,吸引著農村青年為發展現代農業創新創業。渠縣董立平、董云亮、曾雪峰三個年輕人,放棄外出打工,回鄉創辦了用戶可遠程監控的“瓜娃下地”家庭農場,為廣州、重慶、成都市居民家庭種植供應生態農產品。崇州市在農業共營制示范中,已涌現出245名35歲以下的農業職業經理人。各級關工委和老同志要深刻理解和認清農村發展趨勢,把農村關心下一代工作放在整個農業農村發展大局中來認識和思考,明確方向,找準定位,抓住重點,配合發力。
(二)服務脫貧攻堅是農村關心下一代工作的必然要求。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了新的重大戰略部署,發出了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沖刺的新的動員令。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的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特別是在貧困地區。沒有農村的小康,特別是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四川是全國6個重點扶貧省份之一,88個貧困縣,面積超全省三分之二,貧困人口380萬。省委、省政府把脫貧攻堅放在事關全面小康的高度來謀劃推進,從2016年起,每年確保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00萬左右,到2020年全面消除絕對貧困。各級關工委要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傾情關愛農村貧困青少年,堅決打贏脫貧攻堅這場世紀決戰。扶貧先扶志。成都市雙流區農村女青年羅燕是先天性腦癱患者,不能上學,父親早逝,家庭困難,她身殘志堅,自學成才,創作詩歌散文,自學技術指導母親養兔創收。她的事跡廣為傳頌,受邀到成都信息工程大學等大中小學校講課100多場,10萬余名青少年聽講,反響很好,被譽為“輪椅上的追夢人”、“四川的張海迪”。對困境青少年的幫扶,不僅要使他們“生活得到保障”,還要使他們“心靈充滿溫暖”,從小志存高遠,長大感恩自強。
(三)推進綠色發展為農村關心下一代工作提出新的任務。省委十屆八次全體會議,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關于綠色發展的新理念新戰略新部署,作出了《中共四川省委關于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美麗四川的決定》。王東明書記在講話中指出,要把綠色發展理念進一步扎根干部群眾之中,把推進綠色發展作為四川長遠發展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之舉。《決定》強調,重視從娃娃和青少年抓起,從家庭學校教育抓起,增強全民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抓住綠色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的重大機遇,把良好的生態優勢轉化為生態農業、生態工業、生態旅游等產業發展優勢,實現綠色富省、綠色惠民。綿陽市農村青年董欽金,是川農大本科生、華中農大碩士研究生,立志務農,利用所學專業,在江油市大康鎮創業種植百合花,在他帶動下,建成了占地5200畝的全國最大標準化百合花種植示范基地,實現加工生產、旅游觀光、民俗文化一體發展,僅2015年就帶動當地700余農戶平均每戶增收1.8萬元。要構建全民參與的社會行動體系,推動形成綠色發展人人有責、人人參與、人人共享的良好社會風尚,讓建設美麗四川成為全省各族人民的自覺行動。這些為關工委和“五老”進一步創新開展農村關心下一代工作,打開了思路,指明了方向。
(四)中國關工委對農村關心下一代工作作出明確部署。黨和國家高度重視農村青少年成長,國務院印發的(國發〔2016〕13號)、(國發〔2016〕36號)文件,全面部署了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和困境兒童保障工作,要求“五老”協助做好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的關愛與服務工作。顧秀蓮主任指出,深化農村關心下一代工作,更好地支持和幫助農村青少年成長成才,有利于加快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提高農民素質和農村社會文明程度,為農業基礎穩固、農村和諧穩定、農民安居樂業注入內在動力。中國關工委對深入推進農村關心下一代工作,加強農村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幫助青年農民創新創業、凈化農村社會環境、關愛農村重點青少年群體、提升農村關工委組織建設水平等方面作出了明確部署。前不久,顧秀蓮主任在視察巴中市關心下一代工作時再次強調,要結合中國關工委相關會議精神,繼續抓好農村的關心下一代工作。我們要按照中國關工委的部署,結合四川農村關愛實際,抓好落實,抓出實效。
三、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點工作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深化農村改革、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美麗鄉村,提出了許多新理念、新論斷、新舉措,對關心下一代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是我們做好農村關心下一代工作的行動指南。我們要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緊緊圍繞“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五大發展理念,堅持服務農村青少年的正確方向,突出立德樹人、幫扶助困、固本強基工作重點,教育引導廣大農村青少年“講政治、育新人、學科技、奔小康”,以改革創新精神推進農村關心下一代工作深入發展。
(一)堅持立德樹人,加強農村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一要培養農村青少年愛國主義精神。結合建黨95周年、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紀念,引導青少年學黨史、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在廣大農村青少年中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法治教育,增強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感情。加強民族地區農村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用“三個離不開”、“四個認同”引導青少年,增強他們對偉大祖國的認同感、歸屬感和自豪感。二要引導農村青少年樹立艱苦奮斗的品格。用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中國革命不屈不饒的精神和改革開放取得的偉大成就,教育引導農村青少年發揚腳踏實地、艱苦奮斗的精神,勉勵他們拼搏奮進,自立自強,志存高遠,放飛夢想。三要向農村青年宣傳黨的農村工作政策。組織熟悉農村政策的老干部和專家學者,配合農業、林業、水利等涉農部門,深入宣傳中央全面深化農村改革的重要舉措和農村發展的形勢政策,統一思想,凝聚共識,堅定廣大農村青年改變貧困落后面貌的決心,團結和動員廣大農村青少年以高昂的斗志、飽滿的熱情參與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來。省關工委將會同有關部門總結典型,樹立榜樣,促進農村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
(二)落實精準關愛,切實為農村困境青少年排憂解難。各級關工委要認真落實中央、省委關于農村留守兒童、困境兒童工作的要求,做好相應關愛與服務工作。重點針對留守、流動兒童、“五失”青少年、事實無人撫養兒童,開展愛心助學、助困、助孤、助殘、助業和愛心幫教行動。開展“五助一幫行動”,貴在獻愛心,重在見行動,盡力解除農村困難家庭的后顧之憂。要與有關部門協同配合,把關工委的關愛幫扶工作融入到脫貧攻堅、精準脫貧戰略部署中,在幫助困境青少年得到國家政策保障、社會救助的同時,充分發揮關工委和“五老”優勢,采取“一對一”、“多對一”的方式進行結對關愛、心靈撫慰,努力做到“幫扶到人,關愛到心”,實現精準關愛。當前,各地關工委要緊密聯合有關部門,有效整合社會資源,廣泛開展“老少牽手,溫暖童心”暖冬行動。在今年冬季和明年元旦、春節期間,重點關愛民族地區、貧困地區、革命老區的困境青少年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各地要結合實際抓緊抓好。
(三)培育新型農民,服務現代農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提高農民素質,培養造就新型農民隊伍,確保農業后繼有人。各級關工委要發揮“五老”在熟悉省情、精通政策、貼近群眾等方面的優勢,為農村青年創新創業分析情況、宣傳政策,幫助他們加深對本地農業資源特色優勢的認識,提升他們的發展意識、進取意識和競爭意識,增強他們發展現代農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要積極爭取農業職業技術學校、農業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大力支持,聯合老科協廣泛動員老科技人員、老農技員,借助全省所有行政村“農民夜校”全覆蓋的機遇,主動配合有關部門對農村青年、返鄉農民、特別是“兩后生”進行就業創業培訓,在爭取政策支持、提供技術指導等方面發揮優勢、各盡所能、做好服務,培養和提高農村青年自力更生、致富奔康的能力,切實阻斷貧困代際傳遞。要深入調查研究,善于發現農村現代農業發展方向和成功典型,總結創業致富經驗,充分發揮新型農民帶頭致富的引領示范作用,輻射帶動更多農村青年創業就業,努力實現創業一人,發展一片,帶動一方。
(四)加強宣傳培訓,助力綠色發展。各級關工委要充分利用農村寶貴的生態資源,將其作為推進綠色發展、關愛農村青少年的重要舞臺。要加強綠色發展宣傳教育。充分發揮“五老”優勢,在推進綠色發展理念進機關、進學校、進企業、進社區、進農村中,以學校為重點,向青少年普及綠色文化和綠色發展理念。要開展綠色發展主題活動。配合有關部門組織開展世界地球日、世界環境日、世界水日、全國節能宣傳周、全國低碳周等主題教育活動。因地制宜,引導青少年參與建設綠色校園、綠色田園、綠色家園活動。在萬名青少年夏令營活動中融入綠色發展主題。要建設一批綠色發展教育基地。積極配合有關部門,發揮科研院校優勢,將綠色發展內容融入到已經建立的社會實踐基地,新建一批綠色生態教育基地,向青少年普及生態文明的法律法規和科學知識,加強綠色發展體驗教育。既辦成青少年社會實踐基地,又辦成就業創業培訓基地,從娃娃抓起,從小樹立綠色發展理念。
(五)強化自身建設,提升農村關心下一代工作水平。要切實貫徹落實(川委廳〔2016〕22號)文件精神,各地關工委要向黨委認真匯報,盡快出臺貫徹《四川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工作規則》的具體實施意見,努力實現關心下一代工作更加規范化、制度化、法治化。要重基層,抓基礎,切實抓好創建“六好”基層關工委活動,圓滿完成“六好”基層關工委今年達到60%的目標。要加強農村基層關工委班子建設、隊伍建設和經費保障。建立老年志愿者登記注冊制度,注重吸納一批農村老干部、老教師、老黨員、老農技人員加入關工委組織,充實“五老”隊伍。創新關愛活動方式、創造關愛品牌,切實提升農村關心下一代工作水平。要進一步尊重“五老”、愛護“五老”、學習“五老”,加強對農村“五老”的培訓和關愛,加強農村關愛先進典型的總結宣傳,大力弘揚“五老”精神,增強農村“五老”參與關心下一代工作的榮譽感和歸宿感。
同志們,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是發展現代農業的希望。農村關心下一代工作任務艱巨、使命光榮。我們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要緊緊圍繞中央、省委脫貧攻堅、精準脫貧戰略部署,主動作為,真抓實干,深入推進農村關心下一代工作,促進農村青少年健康成長,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美麗四川、譜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四川篇章作出新的貢獻,用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 |
Copyright©1990-2024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http://www.195055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內大街225號 郵編:100010 京ICP備18034403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7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