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關工委、自治區總工會、自治區工商聯主辦,烏魯木齊市關工委、昌吉州關工委協辦,新疆師范大學承辦的“‘三新’迎新年 聚力新征程——《紅流》致敬城市奮斗者”專場演出,在新疆師范大學溫泉校區昆侖講堂隆重舉行。
來自民營企業、商會協會、外賣、家政、快遞、物流、網約車司機等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新就業群體的50多名青年職工代表,新疆師范大學的200多名大學生和該校附屬中學的320名中學生、教職工,共計600余人觀看了演出。
自治區關工委副主任兼秘書長張國領發表致辭,自治區關工委成立35年來,堅持“急黨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盡關工委所能”的工作方針和“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積極配合,主動作為”的工作定位,組織和動員老干部、老戰士、老專家、老教師、老模范,大力弘揚“忠誠敬業、關愛后代、務實創新、無私奉獻”的“五老”精神,著力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引導青少年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支持和幫助青少年成長成才,團結教育廣大青少年聽黨話、跟黨走。全區共有各級關工委基層組織1萬3千多個,“五老”人員14萬多人。我們愿與青年交朋友,為青年創業者搭建溝通交流、資源共享、合作共贏的服務平臺。紅色資源是我們黨艱辛而輝煌奮斗歷程的見證,是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重溫經典,是為紀念,更為傳承,希望通過今天的觀演活動,每一位青年朋友都能從中感悟革命先烈意志,講好紅色故事,當好紅色精神的傳播者。希望青年朋友們切實增強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一起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當好民族團結的踐行者,共同建設美好新疆。
隨后,新疆師范大學原創校史劇《紅流》精彩開幕。該劇以抗戰時期的迪化師范學校為背景,講述了來自延安的共產黨人許亮、劉子平、陳谷音等人在這里教學、編輯教材、組織修建校舍,向各族學生宣傳黨的抗日主張,運用話劇、歌詠等形式號召各族群眾團結一致、共同抗戰,引導師范學校大批青年學子走上革命道路,喚起新疆各族民眾的愛國情懷的感人故事。
觀看演出的“三新”組織青年職工和大中學生紛紛表示,這場話劇不僅是一次藝術的享受,更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禮,讓我們銘記那段艱苦卓絕的歲月,讓我們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和平。同時,也激勵著我們在新時代里,繼續傳承和發揚革命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參加工作半年的美團外賣小哥阿卜杜薩拉木·圖爾蓀說,平時工作忙碌,難得有這樣的機會欣賞到這樣精彩的話劇。話劇中的每一幕場景都令人震撼,深刻感受到了共產黨員的堅定信仰和無私奉獻。非常感謝自治區關工委組織今天的活動,讓我們感受到了冬日暖陽般的關愛。
京東快遞小哥田超說,作為一名快遞員,能參加自治區關工委組織的專場紅色舞臺劇演出活動,深感榮幸。雖然我只是一個平凡的快遞員,但我也是城市運轉不可或缺的一環。我要認真負責地對待每一個包裹,用最快的速度、最貼心的服務把它們送到客戶手中,在平凡的崗位上發光發熱,為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此次活動為“三新”組織的城市奮斗者代表發放慰問金和大禮包。大禮包中有一份特別的新年禮物——由自治區關工委、自治區黨委黨史和文獻研究院聯合出版的《新疆英模故事》。這本書以《天山豐碑》為基礎,以共產黨人在新疆革命的歷史足跡為主線,講述了不同時期、不同行業的42位英模人物和兩個英雄團隊的先進事跡。
自治區關工委主任李學軍、常務副主任巴代,自治區總工會、自治區工商聯、新疆師范大學有關領導出席活動。自治區關工委專家委員會、“天山松”宣講團代表也受邀觀看了此次演出。
![]() |
Copyright©1990-2024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http://www.195055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內大街225號 郵編:100010 京ICP備18034403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7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