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關工委主辦的“深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 切實增強青少年‘五個認同’”座談會在烏魯木齊舉行。自治區關工委主任李學軍主持會議并講話。常務副主任巴代,顧問毛肯· 賽衣提哈木扎、達尼亞·沙依托夫,副主任兼秘書長張國領,副主任杜魯坤·托乎提、何甜、王培芳,專家委常務副主任王愛國,副秘書長兼辦公室主任季長琴參加會議。各地州市關工委領導,自治區黨委宣傳部、政法委、網信辦等28家成員單位分管領導,以及自治區關工委專家委員會、“天山松”宣講團、各地州市“五老”代表90余人到場參會。30多名代表進行現場發言,交流工作經驗。此次座談會主題鮮明,內容充實,效果明顯,全面展現了關工委系統有形有感有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創新實踐和工作成效。
自治區關工委主任李學軍主持會議并講話
李學軍在講話中從五個方面充分肯定了這次會議取得的成就,一是高度重視,自治區關工委、各地州市關工委和成員單位對此次會議組織做了大量工作,一些縣市和基層單位給予了大力支持。二是準備充分,會議籌備共收到267份經驗交流材料,38個短視頻,今天還有32位同志現場交流發言。三是主題鮮明,會議從設計到組織到召開,包括到最后的成果利用,都緊緊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切實增強青少年‘五個認同’”這個主題。四是內容豐富,各級關工委和成員單位開展的主題活動與實踐豐富多彩、有聲有色。五是成效顯著,各級關工委和成員單位,特別是“五老”,面向青少年開展的宣傳教育、幫扶教育成效顯著。
李學軍表示,這次會議還有四點收獲值得關注,一是交流了經驗,很多都是可以借鑒、復制、推廣的經驗。二是堅定了信心,堅定了深入持續地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切實增強青少年‘五個認同’”宣傳教育的信心。三是明確了目標,緊緊圍繞主題主線開展宣傳教育,增強青少年、未成年人的“五個認同”。四是梳理了問題,大家提出的問題值得我們深思和研究,在下一步工作中有針對性地去解決。五是改進了方法,特別是自治區成員單位交流的工作經驗,值得我們各級管理部門認真研究琢磨。
據了解,今年以來,自治區各級關工委及成員單位認真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安排部署,聚焦主線開展調查研究,提出改進工作的意見建議;聚焦主線開展學習培訓,切實提高服務主線、踐行主線的能力水平;聚焦主線開展宣傳宣講,讓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根植各族群眾心靈深處,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項重大政治任務抓深抓實。
李學軍表示,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正視問題和不足。在當前的工作中,仍存在對黨的創新理論理解掌握還不夠深刻,講故事的水平還需要提高,對青少年的教育還需要加強,在有形有感有效上還有差距等問題,大家要正視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進一步提高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宣傳教育水平。
針對下一步的工作,李學軍指出,要進一步提升政治素養、提高宣傳宣講質量、建強宣傳宣講隊伍、創新宣傳宣講形式。關工委系統主要依靠的力量是“五老”,所有資源要向“五老”培訓傾斜,要培養一批政治上可靠、熱心青少年事業的骨干。宣傳教育方式要從“大水漫灌”向“滴水灌溉”轉變,要用好短視頻等青少年喜聞樂見的宣傳形式,要積極開展新經濟組織、新就業群體的宣傳教育。
30多名代表現場發言交流工作經驗
據了解,2024年,自治區關工委把“新疆踐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主線”作為重點課題,深入全疆各地的城市、鄉村、機關、社區、學校、企業,采取現場走訪、座談交流、資料分析、問卷調查等多種方式開展調研。調研組還多次與自治區關工委成員單位、有關專家學者座談交流,邀請他們提供了100多篇文字資料,最終形成了高質量的《關于新疆踐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主線的調研報告》。先后在烏魯木齊市、克拉瑪依市、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舉辦3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訓班,培訓各級關工干部和“五老”2.6萬人次。與自治區黨委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組織編寫《新疆英模故事》,以共產黨人在新疆革命的光輝足跡為歷史脈絡,精心挑選陳潭秋、毛澤民、魏德友、拉齊尼·巴依卡、庫爾班·吐魯木等42位杰出英模以及兩個英雄集體的生動事跡,教育引導各族青少年賡續紅色血脈、傳承紅色基因。成立“天山松”宣講團,首批50名成員由全疆各地的領導干部、專家學者、“五老”等組成,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題深入學校、社區、企業宣講13場,覆蓋1200余人次,形成推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新疆實踐的強化合力,為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更好建設美麗新疆作出應有的貢獻。
![]() |
Copyright©1990-2024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http://www.195055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內大街225號 郵編:100010 京ICP備18034403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7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