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新疆師范大學聯合主辦,新疆青少年研究中心、新疆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承辦的首屆自治區青少年家庭教育理論與實踐研討會在烏魯木齊舉行。
這次研討會是新疆首次在省級層面以青少年家庭教育為主題舉辦的研討會,來自中國青少年研究會、中國家庭教育學會、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浙江省家庭教育學會、南京師范大學、陜西師范大學、華南師范大學、新疆大學、新疆師范大學、石河子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育理論與實踐》編輯部等15個省區市的專家學者,自治區關工委其他在家領導、各地州市關工委領導和成員單位代表,自治區關工委專家委員會、“天山松”宣講團、各地州市“五老”代表120余人參加研討會。
開幕式上,新疆師范大學黨委書記葛國致歡迎辭。
自治區關工委成員單位代表、自治區婦聯黨組書記、副主席李靈慧致辭。
自治區關工委主任李學軍發表講話。
李學軍指出,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而社會建設是事關新疆長治久安的根本性、基礎性、長遠性工作。做好家庭教育,落實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對新疆具有特殊重要意義。做好家庭教育必須做好五個“立足”,即:立足時代、立足法治、立足中華文化、立足工作主線、立足新疆實際。
李學軍強調,我們要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著眼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深入開展文化潤疆,加快現代文明培育發展,深入推進青少年“筑基”工程,全面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引導各族青少年深刻認識祖國“遼闊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開拓的,悠久的歷史是各民族共同書寫的,燦爛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創造的,偉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牢固樹立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鑄牢中國心、中華魂,不斷增進“五個認同”;著眼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積極創造共居共學、共事共樂、共建共享的社會結構和社會條件,逐步實現各民族在空間、文化、經濟、社會、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李學軍表示,近期自治區關工委對家庭教育促進法貫徹實施情況作了專題調研。調研發現,各族群眾的家庭教育觀念發生了積極轉變,家庭教育方式更加科學合理,家庭與學校的合作更加緊密,但也仍存在家長的法治觀念比較淡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不夠完善,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的銜接不夠緊密等問題。舉辦此次研討會就是為了積極回應當代青少年教育和家庭教育指導的發展問題,持續推進青少年家庭教育基本理論創新與實踐發展。
自治區關工委常務副主任巴代以“淺談家庭教育促進法在我區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為主題作主旨報告,介紹了家庭教育促進法在我區的執行情況,客觀總結了執行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針對性強、切實可行的對策建議。
巴代建議,要加強家庭教育促進法宣傳和培訓,提高該法的普及度;要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要改進家庭教育方式,提高教育質量;要加強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要完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提高服務質量;要通過網絡賦能,助力家庭教育工作高質量發展 。
其后,洪明、趙剛、孟凡麗、武建芬等10名專家學者,分別圍繞我國家庭的基本特質、中國式教育現代化需要家庭教育專業化、數字時代兒童自我認同的異化與重構、家庭動力系統與青少年心理健康等方面進行主旨發言,分享最新研究成果。
在下午的圓桌論壇上,與會專家學者圍繞“青少年教育理論與實踐”“家庭教育指導理論與實踐”兩個主題展開討論,為與時俱進推進新疆青少年家庭教育工作貢獻真知灼見。
據了解,自治區關工委高度重視家庭教育工作,此次研討會有自治區黨委、政府、人大、政協、軍區的相關部門,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有關群團組織等20多家部門單位參與,累計收到170余篇征文,規格高、層次高、理論水平高,必將實質性推動新疆青少年家庭教育高質量發展。
今年,自治區關工委還與新疆師范大學聯合開展家庭教育指導、青少年教育研究工作,聯合成立“新疆青少年研究中心”,以家庭教育指導和青少年教育研究為中心任務,開展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總結經驗,研究問題,提出意見,為提高家庭教育科學水平提供智力支持和決策參考。聯合組成調研組,圍繞家庭家教家風開展調查研究,形成比較全面、系統深入具體的研究報告,并促進研究成果向應用實踐層面轉化。聯合推進“家庭家教家風”示范點建設,在農村、社區、企業、單位等聯合開展家庭家教家風示范點建設,打造新疆家庭特色品牌,弘揚家風家教傳承中華美德。
![]() |
Copyright©1990-2024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http://www.195055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內大街225號 郵編:100010 京ICP備18034403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75號 |